凉州区建立农业水权管理机制经验与做法

2018-02-25 07:07陈世莲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水权水价水管

陈世莲

凉州区水权制度经过多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实践证明,要维持流域上中下游持续发展、和谐用水,必须将水权逐级明晰到各行业具体的用水户。在水权管理和落实中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群众参与的机制,以水资源使用权配置方案为主线,以制度建设为关键,以提高用水效益为动力,以输、配、量水工程设施为基础,以广大用水户积极参与为保证,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用水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生态整体和谐发展。

一、推行“一证一卡一账一平台”的精细化水权管理模式,严格水权过程性管控

1.明晰水权到户。坚持“压减农业用水,节约生活用水,增加生态用水,保证工业用水”的总体原则,将全区总水权水量分配到各行业。按照宏观总量控制与微观定额管理两套指标,建立了区政府-灌区-乡镇-用水户协会-用水小组五级水权分配落实机制,连续13年制定年度水资源配置方案,将水权逐级分配到灌区、乡镇、协会,明晰到17.48万用水户,落实到具体地块、机井、渠系,每年逐户核发实名制水权证,用水户按照“节约归已、超用不补、统筹使用、有偿转让”的原则合理安排使用。

2.建立用水台账。按照先确权、再计划,先申请、再分配,先刷卡、再配水的程序,分轮次控制农业灌溉用水,建立轮次供水台账,详细记载作物轮次供水量和灌溉面积。在水权使用过程中,水管单位按水权证确定的水权水量编制供水计划,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按照种植作物情况编制用水计划,用水户协会提交轮次用水申请,水管站通过逐次审批、轮次控制、台账登记、刷卡取水,杜绝了乱用水权、超用水权现象发生。

3.培育水权交易市场。出台了水市场管理办法,建立了1个区级和7个灌区级水权交易中心,在镇设立水权交易分中心,在农民用水户协会设立水权交易(站)点,搭建水权交易平台,创造条件鼓励用水户开展水权交易,实现了水资源的余缺调剂和二次优化配置。

4.实行水资源管理举报制度。全区水权推行网格化管理,公布监督单位、服务人员名单和电话号码,对水管单位、用水户协会等组织管水人员服务不到位或违规供水的行为进行举报,督促一线工作人员及时服务、规范供水,创建了和谐平安的水事环境。

5.推行水权审计制度。乡镇在每轮次灌溉结束后对用水户协会水权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灌区水管单位每半年对基层水管站水权使用情况进行集中审计,水务局进行不定期抽点审计,通过水权年初预算、分阶段审计、年终决算的全过程审计制度,切实强化了水权使用的过程性控制。

二、创新管理机制,规范用水行为

1.健全管理制度。相继编制出台了80多个规范性文件,使全社会用水行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建立乡镇部门联动机制。区政府将水资源管理指标纳入各乡镇、部门考核内容,各镇成立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对本镇水权进行监督管理;水管单位与用水户协会签订水权落实协议;公安、水务等部门联合打击违规取水行为,形成了上下联动、乡镇部门齐抓共管水资源的局面。

3.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水权改革的主战场在农村,主力军是广大农民群众。全区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433个。民政部门对协会全部进行了登记注册,水行政部门以灌水小组为单位向用水户颁发集体会员证,通过政府补贴和会员交纳会费的方式解决协会运行费用。将协会分为一、二、三级分类管理,形成了“农户+用水户协会+水管单位”的民主参与运行模式,使农民用水户协会既成了群众的“火车头”,也成了水管單位与群众联系的“纽带”。

三、实行自动控制、远程监管的智能化用水计量措施,关死无序用水的“阀门”

1.完善计量设施。对河水灌区干、支渠道量水堰进行全面更新改造,在斗、农渠道上配套量水堰和标准量水断面,实现了斗口准确计量。2007年对全区4887眼机电井全部安装了智能化计量设施,通过水表、智能控水控制器、IC卡缴费终端、中间管理机、配套软件,达到自动控制用水的目的。

2.严格用水计量管理。成立计量设施专门管理机构,建立维修服务站,保证设施故障2小时内处理,管理人员水量充值刷卡24小时在岗。推行刷卡水量、水表读数、台账数据“三对口”和水管单位、乡镇、水务局“三检查”等制度,做到了配水、计量、收费“三到户”。

3.研发应用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河水灌区渠首、干支渠上安装了流量监测设施和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供水信息。井水灌区,依托机电井智能化计量设施,安装远程传输设备,应用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将信息数据实时传送至控制中心,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机井运行情况,若出现水权超用等违规取水行为可远程关闭机井,有效实现对水资源的监管。

四、实行终端水价+分类水价+累进加价的多样化水价政策,激励节约用水

2006年以来,凉州区对农业水价实行分类差别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大田实施滴灌的种植作物,地表水水费优惠25%,地下水优惠50%;采用传统方式种植的小麦、大麦、露地平作玉米等高耗水低效益作物,地表水水费上浮25%,地下水水费上浮50%;特色林果业种植和生态用水,按农业用水价格的50%计收。按照用水超定额“30%以下、31%至50%、50%以上”三级梯度,超额部分分别按标准水价的“150%、200%、300%”累进加价。出台了《凉州区农业水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对水费征收使用管理进行了规范。通过制定和落实多样化的水价政策,形成了激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倒逼机制,既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田间工程管护经费和协会运行费用,堵住了搭车收费的漏洞,又充分发挥了价格“杠杆”的撬动作用,引导群众发展高效节水产业。

猜你喜欢
水权水价水管
论建立水权登记制度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灌区农业水权的界定与分配问题探讨
首席水管工
小赛和水管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马虎的水管工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可交易水权分析与水权交易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