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18-02-25 07:07袁颖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质量农产品农民

袁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工作仍然是全党工作重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新时代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显得越来越迫切。同时,报告中还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只有农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只有实现美丽乡村,才能更快建成美丽中国。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局限性

我国虽为传统农业大国,但由于我国农业基础建设薄弱,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具体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我国农业基础建设薄弱。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对农业发展作用越来越小,特别是与现代化机械生产相比差距越来越明显。诸如,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绝大多数农田还不能得到有效灌溉,靠天吃法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有些地方为提升土地产量不得不采取用桶提水的传统办法,由于缺乏现代化灌溉,农作物生长始终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农作物产量提升有限。此外,在农田播种和管理环节,由于现代化机械还没有普及,播种和田间管理依然需要体力劳动者,施肥、除草和收割多数由农民自己完成,这种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其产量和质量也很难满足市场需要,由于农业基础建设薄弱,我国农业经济始终发展缓慢。

2.农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已经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十分接近,并且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很多农民面对城市吸引,更愿意脱离农村传统种养殖业,到城市谋求发展,而留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年人和妇女,这些人不仅缺乏现代生产知识,在种养殖技术上也多采取传统模式。农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最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人才,缺乏懂得现代化知识和技术的现代化农民。一方面,由于留下来的农民文化素质有限,对于现代化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够透彻,也很难将这些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种养殖之中。另一发面,由于我国农民缺少系统教育体系支撑,很多农业先进技术缺乏传播路径,农业管理部门对于农民教育重视程度够,也导致农民的知识和技术始终得不到更新,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3.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从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角度看,多数农民在农产品生产上还没有与市场进行有机结合,仍然按照传统农业种植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农民不愿意尝试畜牧、花卉等新型农产品,单一种植模式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农业发展缺乏规模效益,农产品销售缺少有效渠道,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制约条件较多,很难形成农产品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发展严重脱节,从农产品生产,到农产品运输、储存,再到农产品销售,各个环节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

4.农业生产环境恶化。进入新时代,农业经济发展不仅要注重产量和效益,更要注重农业生产环境和土地资源的使用情况,当前,伴随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农用耕地被占用的现象较为频繁,由此,农业生产用地在逐渐减少。加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部分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意识不足,或是没有认识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导致土地资源被破坏,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问题。农业经济发展如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仅阻碍了农业生产和发展,从更深层次意义看,也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这也背离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二、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重“生態”,彰显“美丽”,既要符合美丽乡村的建设构想,又要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1.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伴随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经济发展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推动我国农业经济走向国际化是主要趋势,为此,如何走向国际化是必须深思的问题。在国际社会中,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我们既要加大农业经济的发展力度,同时也要加大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力度。而要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我们始终不能脱离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原则,同时这也是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和美丽建设的应有之义。

2.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条件,我们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具体来说,应考虑如下方面:其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发展要兼顾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电力、道路等。此外,还应注重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基层应做到统筹规划,互相监督。其二,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鼓励机械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同时也应出台一些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政策,而对于价格较高的机械设备,可以通过集体公用的形式来解决。

3.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打造产业化链条。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产品销售是一个大问题,现代农业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更加注重产业化,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效推广,为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农业经济产业化链条的打造有两个优势,一方面,有助于将农产品与消费者对接,避免资源浪费,增加农民收益;另一方面,有助于收集市场反馈信息,优化农产品结构,农产品生产要适应市场需求,打造产业链条能够降低农民的损失,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信心。除此之外,各级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为农产品销售拓宽渠道,对农民生产何种产品、使用何种生产技术提供必要的指导,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4.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长期以来,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以经验为主,缺少系统的农业知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原有的农业生产方法迫切需要革新。那么,农民首先就要认识到农业知识、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并能够自觉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发挥社会舆论、媒体等的引导作用,或是出版相关书籍,开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为农民知识提升和技能提升提供支持。此外,还可以组织农业专家深入到农村地区,推广农业知识,传播农业技术,或是鼓励具有丰富农业知识的人们回家乡,到农村地区发展。总之,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农业技能。从农民角度和村集体角度出发,可以组织不同村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传播自身的优势,相互借鉴和学习,懂得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展生产,面对病虫害积极寻找应对之策,同时也要总结经验教训。总之,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者,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不论从何种角度考虑,都应首先让农民变得更有“魅力”,经济才能更有“活力”乡村才能更“美丽”。

5.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显然是对农业发展不利的,甚至会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致命的损害。为此,要进一步利用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流转标准和流转程序,全面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基层乡镇应积极相应国家的号召,鼓励建设能源节约型农业,并做好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工作,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在农产品销售环节中,也应鼓励绿色食品的生产,对环境资质等进行严格审查,对农业污染企业严格查处。此外,在推进绿色农业发展进程中,我国还应提高农产品的检测检验标准,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来推动农业经济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应注重可持续、绿色多元发展,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

猜你喜欢
高质量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饸饹面“贷”富农民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