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南稻虾共生生态模式技术要点

2018-02-25 07:07张永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龙虾技术水稻

张永刚

摘 要:稻虾共作综合种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水环境,在稻田里既种稻又养虾,实现稻虾双丰收,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风险小的特点。笔者对该模式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龙虾;共养;技术

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由于其较高的综合效益而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大力发展。南阳市以桐柏、邓州、唐河稻虾共作发展最为迅速,面积大,技术也逐渐成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豫西南稻虾共作种养模式。现将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一、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周围无污染,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低套稻田进行套养,稻田面积一般以40-50亩 为一个种养单元为宜。

二、基地建设

1.加固田埂。开挖环形沟的泥土可以垒在外围建设田埂并夯实、加高、加宽、加固,确保田埂高于田面0.6~0.8米,顶部宽约2米。

2.开挖虾沟。开挖1条环形沟,环形沟距田埂1.5~2米处开挖,沟宽2~3 米、沟深1~1.5米,外田埂面宽2米左右,坡比1:2.5。为了便于水稻田浅灌、晒田、施化肥、农药及捕捞,必须在养虾稻田开挖虾沟和虾潭。

3.设置防逃设施。要开好进、排水口,在进排水口安装铁丝网或双层密网,田埂上设置围栏,高40~50厘米,可用硬质钙塑板或尼龙网片和硬质塑料薄膜共同使用或石棉瓦作围栏材料;田块拐角处设置成圆弧形,以避免逃虾和成虾控制天敌进入。

三、消毒与培肥

1.消毒。投放虾苗前15天左右进行干法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撒施,经3~5天晒沟后,灌入新水清除敌害生物及寄生虫等。

2.培肥。施肥培育浮游生物作为虾的直接天然饲料。一般放养前7~10天,亩施腐熟禽畜粪肥300~500 公斤,使水色有一定的肥度。此时水位较浅,随着水的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

四、栽种水草

龙虾食性杂,在动物性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吃水草来充饥。龙虾摄食的水草有伊乐藻、苦草和轮叶黑藻,可采用栽插法、播种法等,主要在虾种放养前栽种 。

五、虾苗放养时间和数量一般在每年8~10月份或次年的3月底前

规格3厘米左右(250~600只/公斤),每亩1.5万尾左右,约30~50公斤。

六、日常管理

1.投喂管理:饲料投喂要求做到“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采用多种饲料轮喂方式,提高小龙虾的消化酶活性,促进生长。前期主要以腐熟的农家肥肥水和投喂人工饲料为主,中、后期主要投喂水草、麦麸、饼粕、豆渣和人工配合饲料。成虾养殖阶段,每月投喂1次水草,投喂量为100千克/亩;动物性饵料每天投喂2次,每次为3~5千克/亩;农副产品和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1次,投喂量为虾总重量的1%~3%,均在傍晚投喂。定期在饲料中加入免疫多糖和多。

2.水质管理:水质管理必须满足小龙虾和水稻的生长,水位通常是“前浅后满”、水质为“前肥后瘦”。4月中旬以后,稻田水位逐渐提高至50~60厘米,使稻田水温稳定在20~30℃,以利于小龙虾生长,避免提前硬壳老化。

3.病害防治:一般采取疾病预防为主,从提高虾体质、改善和优化环境、生物防治疫病、生物改良底质入手,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有效并持久维护好水质,不仅预防虾病,还可以增产增收。

4.田间管理:晒田要坚持轻晒或短晒,即晒田时,使田塊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田晒好后及时恢复原水位,晒田时间过长,对稻田中的虾苗有伤害作用。如发现虾苗有异常反应时,应立即注水。施肥要坚持“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在插秧前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发酵腐熟的有机粪肥1000~1500千克。追肥主要选用叶面喷施生物肥、生物钾肥、有机液肥和沼液等,可以追施1次尿素和过磷酸钙,严禁使用氨水、碳酸氢铵、硝态氮肥和以硝态氮肥作基肥生产的复(混)合肥作追肥。

七、捕捞

成虾采用地笼捕捞。第一茬虾捕捞从4月底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第二茬虾捕捞从7月底开始,到9月底结束。

参考文献:

[1]唐玉华, 雍正保. 虾稻同塘共生养种技术[J]. 农村新技术, 2017(4):12-13.

[2]曹凑贵, 江洋, 汪金平,等. 稻虾共作模式的"双刃性"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9):1245-1253.

[3]陈铭. “虾稻共生”种养模式增效益[J]. 农家致富, 2017(23):21-21.

[4]徐卫国, 钱伦. 虾稻共生种养模式[J]. 渔业致富指南, 2017(18):38-41.

[5]许洪善. 随县鳖虾稻高效生态种养技术应用与推广研究报告[C]// 2014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次学术会议. 2014.

猜你喜欢
龙虾技术水稻
捉龙虾
什么是海水稻
钓龙虾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一季水稻
水稻花
龙虾的迁徙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