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

2018-02-25 12:56梁先红景宝玲杨海青霍晓勇
农家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梁先红 景宝玲 杨海青 霍晓勇

摘 要:非洲猪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疫病,主要来源于非洲猪瘟病毒,这种传染病的临床变化与普通猪瘟的病症十分相似,会出现皮肤发热与淋巴结出血等现象,该疾病的病毒特性会发生较高的死亡率。本文主要对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非洲猪瘟;研究进展;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最早发现在肯尼亚,1957年传到非洲内部。随后在许多欧洲国家都发生了暴发疫情,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才彻底的消灭。2007年再次出现非洲猪瘟,除了欧洲国家,其他国家也连续暴发疫情,我国2018年8月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发生第一例生猪非洲猪瘟疫情。相关部门及时通报并扑杀疫区全部生猪,为防控非洲猪瘟进入国内开创了先例。

一、非洲猪瘟病毒特性

非洲猪瘟样病毒科仅仅存在非洲猪瘟病毒这一项病症,该病毒所呈现的颗粒直径大概为190nm,病毒面体是对称的。非洲猪瘟病毒是双线DNA病毒基因,病毒基因中部通常应用在猪瘟基因辨别与病毒分子诊断。非洲猪瘟病毒包含多个基因型,该疾病病毒存在较为复杂的组织结构,多种病毒蛋白均存在感染细胞中,其中几种蛋白是具有免疫性的,对于该病症的诊断治疗具有辅助功能。非洲猪瘟病毒具有较强抵抗力,长时间保存的血液也可进行病毒分离。

二、流行病学

非洲猪瘟是一种接触性病毒,野猪与家猪都可以表现出相同的症状,猪的呼吸以及相关的污染物都是病毒感染特征,软蜱是非洲猪瘟的贮藏寄主,美洲也存在较多的软蜱,使非洲猪瘟得到传播,软蜱是该病毒传播的主体,我国也分布着较多的软蜱。软蜱通常是经过猪的消化道进行感染的,感染猪是非洲猪瘟病毒中最大的感染源,该病毒在猪与软蜱之间循环感染,将病症转换的更加复杂,非洲猪瘟是通过与感染猪接触的饲料与工具进行传播的,最大的传播量来源于猪平时的流动,区域性的传播来自猪肉制品的传输,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发病率也是非常高的。感染猪长时间维持着病毒感染,并且不会产生抗体。非洲猪瘟的存活时间较长,彻底根除是非常困难的。

三、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

非洲猪瘟与普通猪瘟的临床症状是十分相似的,可分为急性病例、亚急性病例以及慢性病例等症状。现今出现的非洲猪瘟主要是急性病例与亚急性病例这两种急性型病例。在发病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高温,食不下咽,神经系统不稳定,咳嗽,呕吐等特征,皮肤会出现血块,心脏出血,发生突发性死亡。病理检查过程中可以发现细胞坏死,肺部出现血泡,脾脏肿大的问题。亚急性病例发病症状与急性病例相似,在检查时也可以看到淋巴结出血,胆囊水肿,喉部扩散性出血。慢性病例的并发症状与以上两种并列相比,病症会有所缓和,在检查时可以发现,感染猪会出现体重减轻,逐渐消瘦等特征,病变情况主要表现在脾脏、淋巴结与肝脏等部位。

四、 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我国在2018年8月3日发现了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截止到2018年11月16日的统计结果,我国目前已经有66起疫情,在辽宁、河北、云南、湖南等19个省份,全部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目前仍没有研制出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我国采取了封锁,销毁的防控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创建合理的防控理念,为防止非洲猪瘟病毒的快速传播做好充足的准备,将所出现的非洲猪瘟病毒进性彻底消除。通过加强行业人员的培训,使行业人员及时了解到非洲猪瘟病毒的疫情动态,收集非洲猪瘟病毒的相关素材并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收集的内容。兽医部门应与检测部门进行信息共享,避免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其次我国应了解到部分国家的非洲猪瘟是因为进口猪肉制品发生的,限制世界各地所进口的猪肉制品。对于其他地区所进口的猪肉制品进行严格把关。大力度的打击非法走私的猪肉制品的人员。对于现阶段疫区所出现的交通工具或人员所携带的物品都要进行严格控制。目前我国除了港澳台以及新疆等几个区域外,其他省份以及市区的生猪跨省调运行为已经被全面制止,造成了生猪跨省的瘫痪现象。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者也包含野猪,野猪的传播速度也是非常快速的,更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途径。根据相关国家对野猪样品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野猪对于非洲猪瘟病毒的流行趋势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我国也要对国内所出现的野猪进行严格检查,对于出现死亡现象的野猪,林业部门应及时了解死亡情况,了解临床症状,进行采样检测,观察样品的变化。对于现阶段所出现的猪瘟疫情,应控制泔水喂猪。泔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可以使非洲猪瘟病毒长时间的存在,严格控制非洲猪瘟的传播。对于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载体,要进行严格把控,软蜱作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载体,存活的时间非相对较长,除虫剂也无法消除软蜱,在疫区蜱会发生严重的病毒感染,这种病毒消除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并不存在彻底消除的方式方法。因此,针对现阶段所出现疫情,若检查结果是软蜱进行传播,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制定解决对策 。专业人员应具备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实验诊断能力,通过合理的实验机制,对所出现的非洲猪瘟病毒进行彻底检测,从而控制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降低非洲猪瘟的传播速度,实现全面的防控。

非洲猪瘟病毒控制策略:对于现阶段所出现的非洲猪瘟疫情,应尽可能的防止非洲猪瘟病毒大范围的传播,对于目前所出现非洲猪瘟病毒的周围环境应设置临时保护区,限制感染猪的行动范围,对于防护区域进行监测,了解感染猪的发病症状。将该区域的所有通道进行封闭,彻底隔绝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接触。对于发生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猪,应进行焚烧,扑杀、消毒等一系列措施。彻底避免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是对非洲猪瘟的研究進展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研究。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已经出现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应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等解决对策,彻底根除非洲猪瘟病毒。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猪科宿主对非洲猪瘟传播的作用比较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四川省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