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公路高海拔草甸地区场地恢复

2018-02-26 02:36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心西热旦增曾炜胡敏
中国公路 2018年1期
关键词:草皮料场植被

文/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西热旦增 曾炜 胡敏

国道318线拉萨至林芝段公路改造工程(简称“拉林公路”),东起林芝地区八一镇,西至拉萨市拉萨大桥北桥头,是国道318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除拉贡机场高速公路外,初步建成并全线通车的第一条高等级公路。拉林公路对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建设过程必然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减轻和避免对西藏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尽快恢复和重建因修建公路而破坏的植被,保护好西藏的生态环境,是摆在拉林公路建设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拉林公路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地处西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4300m,沿途经过生态保护景观带,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后期场地恢复时,特殊的自然环境对植被要求较高,经过项目技术人员论证,提出通过移植当地原生草皮来后期场地恢复,解决高原地区绿化恢复植被存活率底,与当地生态环境不协调等问题。

拉林公路的气候条件

拉林公路米拉山至墨竹工卡段沿途经过生态保护景观带,道路沿线极具藏族风情的农牧与田园风貌,大片草地以及零落散布的游牧帐篷是米拉山高山草甸区典型的景观形态。当地植被以草地、灌木林为主,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干燥寒冷,空气稀薄,阳光充足,只有温带季风之分,夏季多雨、冬季多风,最热月平均温度10℃至1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至-7℃。区内降雨量低,降雨多集中在6月至9月,多年平均降雨量265.3mm至451.5mm,昼夜温差大,冬长夏短,年日照时数为3000小时至3200小时,年无霜期100天至200天。由于高寒、干旱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制约,植物生长缓慢,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极大。

拉林公路场地恢复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从拉林公路沿线植被恢复、路基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草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出发,拉林公路建设沿线植被恢复与重建主要采取了利用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的方法。

临建恢复

从拉林公路的工程建设过程来看,一般来说,有项目经理部、队伍驻地、沥青拌和站、稳定土拌和站、混凝土拌和站、预制梁场、小型构件厂、碎石场、钢筋加工场等临建设施。临建场地恢复时,先将占地内全部设备及小型机具清理然后,拆除临时建筑物,拆除后将施工台座、水沟等混凝土结构物全部破除,将所有杂物、垃圾外运至弃土场掩埋,最终将场地全部恢复至原土地覆盖面貌。临建场地拆除后刷坡处理边坡。场地平整完毕后,项目将利用集中养护的高山草甸移植覆盖,将场地恢复至原生态面貌。

施工便道恢复

该标段施工便道占地类型为荒地、草地、老路、河流和灌木林等。除了保留需使用的便道,其他便道根据原占地类型实施绿化恢复。对于需继续使用的便道,从标头开始重新编号,并更换便道口的警示标志牌,不需要继续使用的便道,拆除便道口导向指示标志牌,并及时恢复处理。

便道恢复前,先将不再使用的便道封闭,以免恢复期间不知情人员进入,造成人员伤害。便道恢复时,先将与国道接壤处硬化便道混凝土全部破除,并将杂物、垃圾统一运至弃土场,将便道填土挖除运至弃土场,现有边坡、场地恢复至原地貌,便道占地范围内不留有任何建筑垃圾、施工杂物等。场地平整完毕,利用集中养护的高山草甸移植覆盖,将便道占用的场地恢复至原生态面貌。

取料场、弃土场恢复

取料场使用完毕后必须将场地内坑洼或土堆处理平整,覆土撒播草籽恢复原地貌。开挖过程中边坡较大时,在取料场边坡顶部外2m处位置设置30cm×30cm矩形截水土沟,避免雨水对坡面造成冲刷。边坡高度较高时需放坡处理,每级放坡高度8m,坡比1∶1,放坡平台宽度2m。刷坡完成场地平整后,利用集中养护的草皮移植覆盖,绿化恢复取料场占用的场地。

弃土场在弃土完毕后,将顶部整平,边坡进行刷坡处理,坡比1∶1.5,边坡高度较大时按8m一级放坡。刷坡完毕场地平整后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利用集中养护的高山草甸移植覆盖,将取料场占用的场地恢复绿化。

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的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施工工艺

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项目临建、施工便道、取料场、弃土场等施工用地在开发建设前,离区域内原有草皮植被,并在临近地点增设高原草皮存放区,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集中养护管理,在相应施工区域使用完毕后再用于后期场地恢复。

施工便道、取(弃)土场、场地临建等区域施工前,将表层土连同原有草皮灌木一起剥离,就近位置集中堆放并保存好,用于后期场地环保恢复。

集中堆放对剥离的草皮植被,并使用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避免其腐坏,影响后期使用。

工程建设完毕,破除占用区域场地结构层,挖除和周围土体不一致的换填土,将区域场地整平。依据施工方案,将占用区域下方表层原状土适当翻松,之前采用土皮剥离方式的区域,按照就近原则使用养护的草皮实施回植。若有高山草甸覆盖不到位的地方,要喷洒披碱草、早熟禾、紫花苜蓿等草籽予以恢复。

技术关键点

移植的草片要与表土充分贴实。避免起挖草皮破坏植物根系,若移植草皮与下垫面结合不紧密,土壤毛细管系统将遭到破坏,植被易受蒸腾和大风等因素影响而形成风干现象(特别是冬春季节更为严重),造成第二年出现植物返青晚,甚至死亡的现象。因此,移植的草片要与表土充分贴实。

对于环境条件恶劣的高原地区,对施工过程中剥离草皮的养护要求较高。拉林公路所处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常年多雨雪天气等,特殊的环境条件对养护措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剥离草皮的养护管理工作。

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适用于环境恶劣的恢复区域,对绿化恢复植被要求较高的地区和草皮稀疏地区,此方案恢复效果不佳。

采用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时,应与其他恢复方案充分对比,在人工、机械费用高的地区,绿化恢复采用此种方案更为经济。

绿色环保效果

以往高原地区同类施工中,采取原有植被利用回植的做法很少,施工场地剥离的原有植被以及渣土,会作为污染物处理,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损害。拉林公路采用原有植被回植,减少了剥离植被及废弃渣土,避免了污染物对当地脆弱的生态坏境造成影响,同时使高原上十分珍贵的草皮和表层腐殖土得以保存,回植后的植被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地的高寒环境,植被成活率高,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以及完工后的环保恢复都有着重要影响。从经济效益来看,采用草皮移植的办法恢复场地绿化,节约了腐殖土培育时间,避免了重新播种草籽。

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拉林公路高原生态脆弱地区施工后场地恢复的问题,保护了西藏的生态环境,同时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节约了绿化环保成本,为类似地区相关工程提供了施工经验。

猜你喜欢
草皮料场植被
移动漏斗在玉钢综合料场中的运用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钢铁企业无人化料场的设计与实现
从江县宰章水库料场开采方案优化设计
三维地质建模在水利水电工程料场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全自动草皮裁剪整理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阅读理解专练(五)
西藏地区草皮移植技术在铁路、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