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8-02-26 07:23
关键词:开放性教学资源科学

(东营市利津县利津街道中心学校 山东东营 257400)

青岛版的小学科学教材大改传统的教学方式,构筑了自己的一套新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是一套目标多变性、内容多样综合化、过程灵活多样、评价多元性为基本特征的创造性教材。此教材使小学生们的童年充满好奇和情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冒险的精神,使他们的童年充满色彩与活力,并成为他们童年生活必不可缺的一个“朋友”。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需要的特点

1.贴近生活性

科学教学很大程度的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乐趣,是这门学科看起来不那么的枯燥乏味。抽象性是科学的一大特点,这种抽象性极大程度的与人的正常生活抽离,使人越发觉得无聊。任何事情一旦与现实生活脱离,让人缺失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厌倦这门学科。此教材这样的改变,让学生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里寻找自己熟悉的素材作为学习的内容,让孩子们探究自己身边比较新奇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想要探索的精神。

2.探究性

学会探究才是孩子们在学习科学这门学科时最需要具备的能力,要让孩子们能具备这项能力,首先它的教学资源必须有能力去支持孩子们的活动,需要能方便孩子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难题,并且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等探究,从而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难题。小学科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的一种科学启蒙教学。它需要面向的是全体小学生、并立足他们的发展、还要能够体现教学的本质、最终反映出权威的科学成果。所以,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必须具有探究性,要能够方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探究,或者是在探究中学习。

3.开放性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内容中所具有的开放性需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科学事实为依据的开放性。也就是向科学技术前沿、生活及社会开放。另一方面就是向学生提供资源的信息渠道需要开放性。就是让学生们通过研究来获取一系列信息,自身主动去接受,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它们,这样会让他们对科学充满兴趣。科学教学的开放性不仅表现在老师们和孩子们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机会和选择空间。例如:如果课本中讲到需要孩子们观察蚯蚓的生活方式等问题,那么在一些没有蚯蚓的学校就可以自己改变课题,变成观察小鸟之类的问题。科学开放性还表现在去引导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家庭中、学校中大自然以及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渠道这些丰富的资源中进行科学的学习。不断扩展学习的范围,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经历。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1.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明确的目的,想要对哪方面知识进行开发。为什么要对这方面知识进行开发,自身教学条件是否能完成这些知识的教学,以及开发这方面知识对孩子们有哪些积极影响。

2.对课程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主要是对现有资源的普查。普查它们的数量、特点以及存在的必要性,分析其存在的意义。最终进行筛选、增添最终实现课程的开发工作。

3.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建设,主要是对第二阶段筛选出来的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改造及加工。制定学生能够接受的模式,真正成为贴近学生生活的科学资源。

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

科学教材以小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为发展线路,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立足于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每个年级的课本教材都是根据每个年级孩子们该有的生活及经验所编排的。比如三年级的小学生们,在平常生活中还是以玩游戏玩玩具,观察小动物为主,那么他们所学的知识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些科学理论。例如一些物体的外形特征、空气、力以及测量之类的课题。这样就是利用他们日常的玩耍从而学习到这些知识。让孩子们轻松又简单的学到了知识。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生活用品、学习工具、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惯成为四年级学生们主要关注的对象。他们在这些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及浓厚的兴趣。因此四年级的科学教材以这些为“切入点”,以动植物的行为特点、地球、岩石、各种各样的材料、热现象、光的传播形式等方面为主要内容来开展研究。使得学生在原有浅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培养了孩子们“大胆想象、尊重科学、尊重事实依据、尊重他人科学成果”等一些科学情感。

五年级学生开始对自身身体变化、天气变化、日月星辰变化、昼夜交替变化、一些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表现极为明显的好奇心。这些孩子新的变化成为五年级教材的“切入点”。本年级以人和动植物的身体结构器官、声音、光的形成与传播、电的使用、风、雨的形成、昼夜的变化为主要内容来编写。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产生的一些疑惑能在科学的学习中解决。让学生们懂得了一些自然现象的出现原因以及随着自身年龄增长出现的一些变化以及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培养孩子们“中长期科学意识、珍爱生命、认识到任何变化都有原因”的价值观。

六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了超强的思考能力,相比以前,想了解的都是更深层次的课题,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界中内部的一些相互作用、宇宙、高新科技。所以六年级教材以更深层次的科学技术作为“切入点”,以信息、新型高科技、宇宙、生物和环境、矿产资源、机械、能量、地球构造为主要内容来编排。让孩子们运用各种方式进行综合性学习。培养了孩子们“乐于将自身生活与科学联系在一起、用科技来改善生活”的科学情感和价值观。

结语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应更多的结合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开发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更多的切合实际,实事求是,真正做到为学生考虑。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开放性教学资源科学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科学拔牙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