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西方国家节日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

2018-02-26 07:23
关键词:母亲节学会初中英语

(南平剑津中学 福建南平 353000)

我国英语教学向来更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比较忽视文化对交际的影响和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却最终发现仍然不能应对生活中基本的交际需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倍受打击,英语学习也因此变得兴味寡然。“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脱节……,从根本上使教育受到了损害”,“使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把教育与具体目标联系起来”,很可能就是我们在困境中的唯一出路,我们绝对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变革原先的生硬的课堂,真正重视学习者的感受,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场所,而非单纯的“高分”的摇篮。要把语言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课堂富有激情而且高效,其中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把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活动引进到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初中生充满好奇又爱热闹,让学生“大操大办”地过几个“节”会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真实交际任务的顺利实现,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有助于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做人)。以下我将联系我课堂教学的实际介绍一些把西方国家的节日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并阐述这种做法的好处。

一、把西方国家节日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甚至“我爱学”

每逢一些重大的西方国家节日即将来临,我一般都会布置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初一阶段只要求能中英文夹杂简单介绍这个节日就可以了,初二、初三就要适当增加英文的比例,而且内容也可以扩大,甚至这个节日发生的特别重要或感人的事件都可以拿到课堂上交流。这个做法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复活节”是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中,制作彩蛋、寻找复活节蛋和转复活节蛋都是这一天的重要活动,我们可以在英语教学的哪些环节中借用这些活动为课堂增色呢?首先至少在学习有关颜色的词汇时,可以发动学生制作彩蛋,真彩蛋比较麻烦,“画彩蛋”相对更适用于课堂。请每个组(一般4人一组)的孩子先在组内描述自己的彩蛋作品(要求能“说”颜色),评选本组的最佳彩蛋,然后再以组为单位互相竞争“最受欢迎彩蛋”(要求能拼写颜色),最后决出优胜的5幅彩蛋作品张贴到宣传栏并发给优胜组每个孩子“最受欢迎彩蛋证书”(要求孩子自己“写”彩蛋作品描述),孩子们乐翻了天,又在各个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中不知不觉地完全掌握了大量色彩、形状等等相关的词汇。而寻找复活蛋和转复活节蛋的活动都可以和时态与句型教学挂起钩来。我们把学生分成组,每组制作供“转”或“找”的“蛋”——“蛋”的内容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参加游戏的孩子“找”齐或“转”齐这4要素后要组织出正确的句子。比如呈现的4要素为“Tom”、“play basketball”、 “in bed”、“last night”,孩子就必须将其组织成“Tom played basketball in bed last night.”才可以得分。虽然常常出现非常荒唐的句子,但也正由于它们的调剂,课堂才得以精彩纷呈,学生兴趣盎然,全情投入,知识迅速内化、固化,效果远非传统教学中的造句或改错练习可比。

二、把西方国家节日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有利于创设英语情境,使真实的交际任务得以顺利实现,课堂也得以和真实的生活需求联系起来

可以用来创设课堂情境的节日活动很多,这里仅举一个相当有趣的万圣节经常玩的“杀手”游戏为例。这个游戏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很好地用于过去进行时的教学。这个游戏的组织很符合“任务型教学”的特质。首先创设情境:小崔弟(其他戏剧性人物也可以)在送匹萨时不幸被一辆凯迪拉克撞伤,司机逃逸。紧接着布置任务:全班分为4个专案小组,分头讯问小镇中拥有凯迪拉克的4个人,找出谁是凶手。由于需要语言知识内容支持后面刺激的活动,学生会非常主动地关注和应用相应的重难点(主要是过去进行时)。做“警察”或“侦探”是多少孩子的梦想,即便不是所有孩子梦寐以求的职业,至少也要比“语言学习者”这个角色激动人心得多。这个活动可以更多地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主动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努力谋求可以比较真实和有依据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到游戏后半程,很多孩子会忘记事件的虚拟性质,完全进入角色,满腔义愤而又不乏严谨地积极辩论,质疑,推理……中文的出现几乎不可避免,但只要是本课重点及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孩子们会很自觉地用英语陈述,一节课下来,几乎人人都思考过,并且大胆开口。看到学生这么愉快地应用英语真是一个英语教师的最大幸福!

三、把西方国家节日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开阔其眼界,使其更加了解世界,热爱生活

“文化意识”是英语课程标准的新概念,旨在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语言总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和发展又决定了语言的形式。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语言和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的语言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语言反映社会和文化,文化离不开语言。

节日文化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了解与西方节日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使学习者领略到浪漫的异域风情,逐步理解西方的礼仪、规范与文化风俗,培养出初步的“世界意识”。了解一些西方的节日文化,可以形成一种世界大同的意识,实际上人们对“真善美”的崇尚和追求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共通的。通过中西方节日文化不同的比较,又有利于形成一种求同存异的宽容胸怀。这两点认识其实就是最终形成理性、成熟的“世界意识”的基础。

四、把西方国家节日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介入生活,关注生命,有助于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做人)

这里要着重提一下神圣的“母亲节”,我一直为我们中国没有自己传统的母亲节而倍感遗憾,过好“母亲节”这个“洋节”一直都是我把西方国家节日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中的绝对“主角”。

通常我在初一会设计“Is your mother beautiful?”的主题课,引导学生超越外貌,关注心灵。我会先用幻灯片展示一些我母亲的照片,一开始没有一个孩子觉得她美丽,但随着饱含深情、恩情的一个个生活场景的展开,孩子们会沉默下来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是“美”。10幅照片过后当我再问“Is she beautiful?”的时候,班级往往掌声雷动。孩子们很自然地就会检视自己的生活是否也有这种被忽略的珍贵画面,并且很踊跃地参加为期一周的“My mother is the most beautiful!”的报告活动。经过一周每节课7-8分钟的报告展示,母亲节的浓厚感恩气氛弥漫全班。星期五布置孩子们给妈妈发感恩短信,送一朵康乃馨,做一件事,孩子们完成得都相当棒!

而初二的母亲节前的周五一般安排“美文阅读”课。准备5-6篇很能引起共鸣的赞美母亲,颂扬母爱的英语小文章,设计难度递进的各种阅读题。完成后,把其中1-2篇拿出来深情朗读(这时往往有孩子会流泪的),背诵。背诵最好的15个孩子的母亲将得到我本人为她寄出的母亲节贺卡和感谢信。每个人的心都是柔软的,这样的英语课一定会触动到孩子平时可能包藏起来的心底,更加理解、热爱生活并珍惜自己的所有。

初三通常安排“My mother”主题的写作课。有了常年的感恩教育的铺垫,这节写作课实在是水到渠成,几乎没有孩子会觉得无物可写,每个孩子至少能当堂完成1篇短文,而且质量普遍较高。

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以及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我们把西方国家的“母亲节”等节日活动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是有助于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

综上所述,把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活动引进到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占据无可动摇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真实交际任务的顺利实现,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有助于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做人)。这样的教学探索有利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提出的“学习目标”的实现:“因人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确定,更尊重个体的个别性,注重个体潜能的不断发挥,以提高个体生存的质量,优化个体生命的过程,最终在建设更为美好、公正的社会的同时,实现人的生命的价值。”

猜你喜欢
母亲节学会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母亲节漫画一则
不一样的母亲节
学会分享
母亲节
点亮母亲节
学会分享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