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8-02-26 07:23
关键词:图层信息技术老师

(浙江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 浙江杭州 310021)

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实施,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与动手实践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笔者多年的课堂观察与分析,发现限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提出问题。而学生提不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脑袋空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二是问题太多,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属于什么种类;三是不习惯提问,不善于提问,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一步一步的去提出问题。因此,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策略解决了学生提问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

1.脑袋空转,不知问题

信息技术课堂需要借助于计算机完成课堂任务,而计算机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他们常因自身的自控力不够,会做一些无关学习的事情。有些学生会借助于计算机显示屏“高高在上”的位置,躲在角落里与同桌探讨娱乐八卦、游戏等等。当老师布置完任务后,他们却不知道要做什么?有些学生听课时三心二意,遇到困难时不知道如何表达问题。比如,当一节课中有多个知识点需要讲解时,当老师在讲解下一个知识点时,有些学生却忙于上一个任务或是与同桌讨论上一任务的效果。因此看到下一个任务时,他们常常会问:“老师,刚刚没听,这个怎么做,我不会啊。”

2.问题太多,不知种类

信息技术学科的技术性很强,很多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会很重视技术的教育。他们认为只要掌握了技术,学生就会将技术迁移到生活学习中去。比如,在学习完了《图像的处理与应用》单元以后,老师想让学生设计一个主题作品,但学生会问:

“老师,是不是这样?”

“老师,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主题?”

“老师,第一步应该怎么样?”

……

实际上,上述的三个问题属于完全不同的三类问题。第一个问题属于是否判断型问题,这类问题老师只需要用是或者不是,就可以回答;第二个属于偏好型问题,而对于偏好型问题的答案往往因人而异,老师除非足够了解你,否则很难给出精准回答;第三个属于依赖型问题,这类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操作,而不主动思考技术背后的设计理念,当老师告知第一步怎么操作以后,他们往往会接着问,老师,第二步怎么做?

3.方式有误,不知流程

信息技术内容的学习往往需要具备流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提问应该也是具有一定的流程的。但实际因学生个体的差异,在学生的学习习惯、表达方式、学习效率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比如,有些学生遇到问题以后,他们往往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哪个环节卡壳了,因此他们就能很精准的描述自己的问题,老师也很容易指导和帮助解决他的问题;然而有些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按照何种流程去提问,甚至他们害怕提问,惧怕提问出错后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宁愿有困惑也不提问。

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让他们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

1.建立和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思考

(1)营造融洽氛围,与学生一起教学相长

信息技术这个学科知识更新较快,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了解到很多的信息,因此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可能会难住老师。此时,教师应该明白教和学是两个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学习过程。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应努力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才能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共同发展的美好夙愿。

(2)巧用一问二答,给学生一些深层思考

“一问二答”是和“一问一答”相对应的。平时,我们对别人抛来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复,这是“一问一答”。如果我们能在回答对方的问题本身之外,稍作延展,说一些跟答案相关的其他信息,这就是“一问二答”。

笔者在讲授《奇妙的图层》这一课时发现,当学生提出问题:“我的文字怎么看不见啊,该怎么把它调出来啊?”

如果教师只说:“把文字图层拖上去。”学生很可能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但如果教师说的是:“把文字图层拖到上面去,你就会发现它显现出来了。这就是图层‘后来居上’的特点”,此时,学生明显能对图层的理解更上一个台阶。

2.巧妙运用问题类别,培养提问方法

(1)给足机会,确保学生能够提问

通过上文分析,很显然,判断型问题、偏好型问题、依赖型问题这三类问题都不是一个好问题。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可能不要提出判断型以及偏好型问题。当然教师也不要因为学生问了这两类问题就去批评和指责学生,而要乐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让学生在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中敢问、主动问。面对依赖型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主动去思考知识背后的逻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升。

(2)给足时间,培养学生提问方法

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这对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的确有学生不会提问,这就需要给予方法上的引导。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提问加强对学生提问技巧的指导,发展学生提问能力。尝试训练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人”,只有培养学生提问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让学生无保留提出问题,做真正学习的主人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一条途径。如允许学生随时提问;课堂上不要满堂灌,要留有学生充分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是学生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充满磁性的教学氛围;提供一个能让学生思考的环境,使学生能大胆思考,在放飞思维和想象中自然创新;能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多提问,引导学生在提问和总结中取得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就一定可以取得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图层信息技术老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解密照片合成利器图层混合模式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跟我学添加真实的光照效果
六·一放假么
国外建筑CAD图层标准发展现状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