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2-26 07:23
关键词:组内思维评价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熊绎中学 湖北襄阳 441600)

一、合理组建合作小组,组内成员搭配得当

在教学之前,先要科学地编排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合作学习小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外在组织方式。合理进行分组是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一般来说,合作小组的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原则

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要班主任协同任课教师商定,一定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差异等情况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三或四个层次的学生。这样的小组构成,既可实现相同层次学生的结对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也可实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帮扶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相应的学习目标。

2.人数适中原则

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考虑组员的参与机会,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组员分工的合理性。通过多次实践我们发现:如果小组规模太大,不利于小组全员参与;如果小组规模太小,又使组数过多,不便于教师管理。因此,在每个小组安排4位学生是最佳规模。小组成员之间必须进行优化组合、实现能力互补,才会有更多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才会有更多的思维和观点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促进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

二、选择小组合作最优时机,科学安排学习时问

每一节课,甚至是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不能一灌到底,得创造一个教学相知的民主氛围。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问一味安排在课45分钟内完成有时也过于紧张,所以可不失时机的把它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或活动课,甚至可以是课余时问。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带来了展现白己、体验成功的机会。

1.以学生的“学”为切入点

(1)在学生情绪涣散时进行“合作”

教育心理学证明,课堂开始后的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最佳状态,课堂的最后 1O分钟,学生则大脑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教师应在这两个时间段里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注意学习活动的多样化。

(2)学生认识偏差时进行“合作”

在课堂讲授和练习过程中,难免有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此时若能抓好这类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往往比教师的“独白”效率要高。

(3)在学生答题被卡住时进行“合作”

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常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一时难以回答或回答错误的情况。此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运用集体智慧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4)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进行“合作”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哪怕问题是古怪、离奇、幼稚可笑,甚至是错误的,教师都要善于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中找出闪光点,要耐心与学生一起探讨、解答。教师只有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才能使学生喜欢提问,才能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提出问题的质量才会越来越高,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以教师的“教 ”为切入点

(1)需要突出重点时进行“合作”

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教师必须集中精力研究和解决主要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讨论,在讨论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就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失氧、得氧等,这些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

(2)需要突破难点时进行“合作”

针对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或规律等,设计一些环环相扣或层层分解的讨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时,教师可将难点分解。

①复分解反应有哪几类?

②产生气体的有哪几类?

③生成水的有哪几类?

④哪几类复分解反应必须生成沉淀?

让学生思考、讨论不同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种由浅人深增设问题台阶的方式,易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解决难点,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3)需要扩展深化时进行“合作”

对某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接受能力予以扩展和深化,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空气的污染、水的污染等这些内容可让学生讨论扩宽知识面,达到对知识的扩展和深化,不仅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

(4)需要联系实际时进行“合作”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将教材知识与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空气、氧气、水、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燃烧和灭火等。

(5)需要巩固总结时进行“合作”

讨论是学生“学”与“思”的结合,即使教师的讲解十分详尽清晰,但并不意味着学生能全部接受。若对课堂讲授的内容及时展开讨论,让学生一起回顾、总结,则能有效地将知识变成学生思维的产物。

三、灵活实施课堂调控,创设多元化评价机制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探究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加上课堂时问有限,所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一定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以求人人进步。侧重对小组进行评价,适度地将个成绩与小组挂钩,激励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合作的进行。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问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一体,多元化多角度进行。

由此可见,在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分组要合理,组员任务要明确,组织时机要成熟,评价方式要多元。只有这样,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既充分展现小组的整体效益,又使每位学生都发挥白己的特长,才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组内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