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2018-02-26 07:23
关键词:班委班级政治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0)

一、高校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上的问题

现在很多高校的对于学生的思想那个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制定都是一些很强硬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性的规定,另外就是这些规定都是招办一些上级的规定或者一些其他学校或者统一标准的规定,而完全没有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际研究讨论,不能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一些思想政治问题产生明确的指导教育意义,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规定明显成为“摆设”,既不能起到教育指导学生防范、解决思想政治问题的作用,也不能为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严重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的有效解决。

2.管理模式问题

各级各类高校都会给每一个年级配备一名导员以及相关教务人员,但是由于教学模式等限制,并不能像小学中学那样给每一个班级配备一名专业负责的班主任。但是在很多高校都会在每一个班级内选出一组班委人员来进行班级日常事务的处理与管理,同时形成的一个格局就是班委人员由于没有班主任的直接束缚而在班级内形成一种存在优势,这对于其他的班级成员来说是很不公平公正的。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的制定

1.改革制度的制定定位

高校为了使得学生增加对于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都会很主动地建立起一些有效的教学平台来供师生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制度也是一样。用通俗的方式来说,学校通过制度来将学校对于学生的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期望等融合进去,使得学生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方面来感受到高校对于学生的殷殷期望,从而实现制度的渗透管理与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的影响意义。对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的制定就不能随意设置,就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来展开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有明确指向性的规定的一些制订,使得学生的能够实现从制度中来获得一些教育或者引导的作用,促进制度的影响意义深远化。

2.对班委进行有效监管

班委问题是直接关系到班级内是否能够真正的实现学生的主体性的一个重点问题,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地从班委的监管角度出发来对班委进行有效的监管,适下放自己的管理权力给班委的同时也要适当地限制班委的权利,避免班级管理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影响到班级的民主与公平公正,在班级内形成不良的生活学习作风。其次就是高校要对班委自身水平进行严格的审核,从工作能力、学习水平、生活作风、学习态度、应急处理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在对班委进行严格审核的同时还能保证神审核的公正公开性,避免一些因为师生之间关系较好的有包庇行为或者维护行为,影响学校审核的公正公开。除此之外还要尽量做到对其他班级成员公开,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无记名班委素质调查表的填写。还有一种对班委的有效监管办法就是利用班级成员的监督作用,实行班委的一年一换或者半年一换的换届制,这样就可以督促班委尽心尽力的干好自己的工作,避免被换掉。换届制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在班委换届的组织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无记名投票选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主体性的保障。

二、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上的新挑战

1.扩招与制度的变化导致工作难度加大

由于大学的扩招政策使得学生得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同时也因此带来很多的高校的教育方面的问题,一些硬件等原因导致的问题解决起来还可以有章可循或者有理可依,但是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问题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层出不穷,无形之中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很高的难度。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由于国家的一些对于高校的思想那个政治制度的变化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2.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新的挑战

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速度太快,一些高校由于工作对象庞大、工作压力巨大、工作难度大并且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紧紧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同时由于学生的思想的灵活性,导致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措手不及,比如之前突然兴起并大肆泛滥的“校园贷”,产生巨大的危害,影响十分恶劣,高校却是在危害已经产生之后才意识到严重性,却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造成的危害已经难以挽回。

猜你喜欢
班委班级政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例谈如何选拔与培养新生班委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