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走寝、师生连心”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实践

2018-02-26 07:23
关键词:寝室党员干部网格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浙江舟山 316111)

一、“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重要作用

1.“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拓展思政课堂教育

寝室是高校学生第二课堂,高校需瞄准寝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实践阵地,将学校思政工作与“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寝室管理互相融合。使学校、教师党员干部、学生三者给力融合。“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开展,使得学校、教师党员干部、学生三者无缝对接,不仅解决学生所需,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执行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倒逼”了我校各项设施、机制的完善。

2.“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架起师生连心桥

在高校,巡查寝室、了解学生各方面动态,是辅导员、班主任的常态工作。学校安排72名党员干部、教师同辅导员、班主任相结合,与1300余名学生建立联系,组成4个党员服务团队,与学生寝室“连心”,建立了“网格走寝”的新型思政工作方式。其核心工作内容是通过组团服务的形式,与若干个寝室结对,组成联系、服务的关系,定期走访、答疑解惑,成为一种赋予特殊含义的“新型班主任”工作,加强了力量,促进了寝室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网格走寝、师生连心”运行体系的构建

1.立足思政工作需要,合理构建网格团队

实施走寝网格化管理,打造思政工作个性化、精细化教育,充分依托我校学生管理体系、信息网络载体和党建工作平台,将我校学生寝室划分为4个团队、20个网格。5-6个寝室构成1个网格,10个网格构成1个团队。每个网格设置1名组长、3—4名网格成员和2名学生格长,每个团队由校党领导担任团长,牢牢把握学校思政工作的方向,监督、指导、评价团队内网格“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落实与开展。网格组长由学校中层干部的党员担任,其较普通党员更为熟悉校内各部门的分工和处理机制,大大缩短了解读问题所需的时间,主要负责“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具体运作。网格成员由教师党员、辅导员、班主任担任。

2.认真开展选拔培训,打实网格工作基础

首先,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考评、推荐确定网格组长人选,选拔一批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有创新意识的干部。其次,由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共同推荐确定网格组成员,并组织专题培训,提高网格团队的管理、服务意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加快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突破发展。再者,由学工部、团委和思政教师共同负责学生格长的选拔培训。

3.开展走寝服务活动,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每周各网格团队对所管辖寝室区域进行走访服务,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基本情况、思想动态等进行全面摸底和研判,特别掌握困难生、问题生、少数民族等的情况。同时,各网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梳理、分析、上报和反馈,提供学生所需的实时服务,实现网格内寝室管理全覆盖、多角度、全天候、零距离的动态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干部在学生思政教育和寝室管理中的作用。

4.拓展网格走寝模式,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依托“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各网格团队建立网格QQ群、微信群等网络载体,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快速反应机制。具体开展以下活动:(1)共同解读、学习“网格走寝、师生连心”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制定本网格实施方案;(2)研讨月活动主题,并制定相应实施方案;(3)根据热门话题、事件,组织网格内探讨,发表健康的评论,弘扬、传播正能量;(4)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互联网+”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党员干部和学生闲时,实现对学生的实时教育引导和服务管理。

5.建立问题反馈机制,提高思政工作信度

建立网格星期例会制度、月走访制度和问题反馈机制,各网格团队定期进行问题梳理,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团队间、网格间定期进行学习交流、经验分享、问题研讨,共享工作亮点,共商存在问题、工作难点。对于网格团队难以立即解决的重大问题,填写《问题处理流转工单》,直接提交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处理。学校党委每月组织召开网格工作推进、分析、研判会,并通过网格团队及时解答和解决学生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提出的问题和困难。

6.丰富网格活动载体,提高思政工作实效

各网格根据学校“网格走寝、师生连心”实施方案、月活动主题,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考察新农村建设、义工活动、主题竞赛、趣味活动、团队拓展、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网格主题活动,使网格走寝走出寝室、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同时,克服学生思想教育的程序化、枯燥化,实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方式的多样化、生活化。建立教师党员干部与学生“平起平坐、交心谈心”的相处方式,使听上去枯燥、难懂的思政大道理融入生活、贴近生活,易于让学生接受,在点滴交流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治意识,开展最美寝室评比、文明寝室创建等,丰富寝室生活,提升寝室文化品位。

7.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确保网格长效坚持

对“网格走寝、师生连心”的各网格工作成效,实行网格内学生评定、网格自评、网格互评、党委评定四个方面的综合评定。总分设置为100分,网格内学生评定、各网格自评、网格间互评、党委评定各占25%。网格的综合评分,作为优秀网格、优秀老师党员干部评定的重要依据,确保“网格走寝、师生连心”工作长期有效坚持下去。

三、取得的基本成效与启示

1.“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是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公寓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生休息场所,而是逐步演变成集生活、学习、活动于一体的场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活动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之一,它把教师党员干部组成网格服务团队,划分认领各自的学生寝室网格责任区,党建引领、党员先行,充分体现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对网格内的学生开展思政互动交流、党建渗透、党员发展联系培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在政治思想教育上的优势,传播正面声音,传递正能量。同时,“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活动,还把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学生骨干纳入到网格服务团队,作为重要的辅助力量,发挥学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作用。以文明寝室创建为主要抓手,紧密配合学工部工作,定期设计走访主题,开展爱党爱国爱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教育工作。

2.“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是推进“温馨校园”建设的有力举措

建设“温馨校园”,让全体师生在学校里像家的感觉,是学校不懈追求的目标。“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活动的开展和不断深入,迫使每一位党员教师们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千方百计深入到学生之中,交流、帮助、服务,与学生做朋友,从而把思想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感觉到校园学习生活的安全、快乐、幸福。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校、对教师的认同感,既而产生对学校、教师的热爱而激发与学校共同建设“温馨校园”的热情。

3.“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是师生快乐交流的有效平台

“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倒逼学校组建了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寝室网格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寝室信息采集、走访交流、梳理反馈、问题督办系统。在线上线下有效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畅通渠道、及时反馈,使师生的思想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得到沟通,使师生的情感在这个平台得到快乐交流。极大满足学生在信息化、个性化状态下沟通交流的需求,实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管理理念。

4.“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是提高教师党员干部能力的催化剂

“网格走寝、师生连心”活动中,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势必要求学校认真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补上短板。这就倒逼学校不断改革陈旧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问题的处理机制,不断去适应学校发展实际需要。同时,“网格走寝、师生连心”工作,成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学生的良好平台,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培训、问题探讨、活动组织、总结经验,也成了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有力举措,锻炼了教师党员服务学生、服务学校、处理基层问题的能力,丰富了“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内容,体现了“群众化路线”在高校思想工作中的实践和应用。

猜你喜欢
寝室党员干部网格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追逐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