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2018-02-26 08:43孟晓
智富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互联网

孟晓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被普及,并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使用,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成为产业调整发展的新方向。传统商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本文分析了当前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策略,以期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正式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金融的成本,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通过网络化、程序化交易和计算机自动化、快速处理等,大大提高了银行业务处理的效率。但是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仍然伴随着一些风险,因此银行应该加强对风险的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

一、当前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一)“Parkinson”式管理思维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管理与自动化、海量化的风险管理标准还存在一些差距。从管理思维上看,我国的风险管理仍停留在Parkinson式的人工模式下,即通过在商业银行机构中设置大量层级和岗位来进行管理,这与目前通过智能端、信息化手段来管理商业银行大数据的要求不符。此外,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的制度并不完善,相关制度缺乏规范化以及科学的协作机制。我国大部分的商业银行中缺少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相关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也很少,导致商业银行在承担风险管理职责方面缺乏权威性。不仅如此,传统机械式组织结构还存在很多弊端,造成管理体系的缺乏系统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度不够明细化等。

(二)内部数据信息管理存在问题

传统商业银行在数据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信息化的今天传统的商业银行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的利用新科技,造成多元化的数据建设目标没有建立起来,无法将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数据处理方式比较单一,对风险管理的力度不够集中,造成数据管理存在风险。

(三)缺乏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

现阶段,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仍然采用传统人工风险管理方式,风险管理偏重于组织架构,数据化和信息化的资源配置存在较大的缺失,没有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理念融入到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造成风险管理制度缺乏完整性。而且在操作流程上未将风险决策触发与量化评级结果相关联,从而导致风险管理的量化手段难以贯穿全流程,实现其价值。

(四)外部数据使用不足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传统的商业银行对于外部数据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数据挖掘、整合、集成与利用,仍然停留在内部信息数据的循环中,导致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风险管理过程中信用评级及风险模型的开发与验证。实质上,在政府、机构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搜寻到很多极具价值的信息,如税务信息,关联公司信息、客户工商信息及贸易支付信息等。

二、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完善风险管理综合风险评估体系

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采用先进科技,不断对风险管理综合风险评估体系进行完善,以客户评级、产品评级、行业评级、区域评级为指导,充分结合四维定位、分维排序等手段,将风险进行全面的描述,通过对风险管理相关数据的实时和动态分析,提高风险管理评估的效率,优化风险管理。

(二)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的建设有时比具体的风险控制手段更重要。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理念能够保证现有的金融环境的安全性。要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加强风险控制意识,银行的管理者应该了解经营的重要基础必须建立在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营造浓厚的风险文化之上;其次,管理层人员还应该遵纪守法、严于律己;最后,相关管理人员應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风险控制人员对潜在风险的敏感度,从根本上防范风险发生,维护商业银行的安全运行。

(三)规范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针对传统商业模式风险管理流程不规范的问题,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其流程进行变革,促使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式更加科学、有效。风险管理一般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因此需要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防止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可以通过应用“互联网+”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加强对风险的辨析能力,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在各环节和各阶段中实现数据、信息的自由交流。

(四)优化内部数据管理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扩充风险管理的内部数据,这样能够加强信息的广度,将各类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和归纳,然后通过对数据的运算和分析,加大数据和信息利用程度。此外,大数据技术的使用能够推进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模型和算法的优化和更迭。例如,在客户内部评级过程中,传统商业银行多以内部数据进行评价。

(五)强化对外部数据的综合运用

目前,由于我国缺乏对数据的积累和获取,传统商业银行和国外专业评级公司在客户评级结果的趋势性和稳定性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外部数据的综合利用,在以往的内部数据循环基础上,搭建双边或多边平台,加大对外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与自身的内部数据相互补充,从而实现跨平台、跨业务和跨区域的信息共享、转化和融合,从而全面、准确地对风险进行评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商业银行仍然面临着一些风险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使传统商业银行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变化,银行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加强风险管控。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国外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风险管理人员要完善风险管理综合风险评估体系、加强风险管理的文化建设、规范风险管理流程、优化内部数据管理、加强对外部数据的综合运用,从而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静.论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J].经贸实践,2017(18):17-18.

[2]张晓涵,江菲.互联网+环境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变革[J].商,2016(05):159.

[3]侯一民,于洋.“互联网+”形势下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J].时代金融,2016(21):90+99.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互联网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