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生活之源,绽课堂之花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思考

2018-02-27 08:24冯丽香
新课程(中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乡土降水教学活动

冯丽香

(吉林省农安县三岗镇初级中学,吉林 长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将“生活化”教学引入课堂之中,使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和多种多样的生活教学手段下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入生活教学,一方面可以转变教师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在生活无穷无尽的地理资源中丰富地理储备,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那么,我们如何将生活手段有效地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之中呢?

一、“生活化”导入

导入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初始环节。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导入环节,教师一般会直接将所要讲授的新知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大量枯燥的知识砸向学生。如此,对地理学习兴趣本就不高的学生,其在课堂教学之初就不会产生听课兴趣,这也就是在地理课堂上一些学生昏昏欲睡的原因所在。对此,我在组织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借助生活化的方式来导入新课,使学生在生活内容的引导下产生对新知的探究兴趣。

我在组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一内容导入活动的时候,会直接借助几个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呢?有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有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如此,学生可以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驱使下,解决以上的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他们潜意识里会认识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之处。我会把握这个时机,再次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可以成为发达国家,而有些国家则成为发展中国家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我们要依据什么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此,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不仅可以对问题解决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快速地进入到新知学习之中,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新知。

二、“生活化”教学

1.引入生活内容

既然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那么生活中自然会蕴藏着丰富的地理资源。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乡土资源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资源进入了我们的眼帘。所谓的乡土资源是指极具地域性且充分地展现本地区地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等内容。乡土资源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最为广泛的内容,其对这些事物和现象是极为了解的。在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将这些乡土资源引入课堂之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在自然现象的引导下自主思考,自主寻求与其有关的地理内容。与此同时,乡土资源的引入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本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的保护意识,提高其思想道德认识。

我在组织“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降水和降水的形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其了解尚处于表面层次。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本地区以往的降水情况,来说一说什么是大雨、什么是中雨、什么是小雨,以及本地区的降水情况如何?在哪一个季度或者月份最多?哪一个季度或者月份降水最少?本地区的降水情况和其他地区的降水情况一样吗?我国其他地区的降水情况如何?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降水情况呢?如此,在乡土资源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对降水及其分布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有些学生在纵向对比本地区降水变化的时候,联想到了环境污染、地球变暖等,借此丰富了学生在自然环境和人文方面的知识。

2.引入生活手段

地理教材中枯燥的语言文字只会拉远学生与地理之间的距离,使其丧失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对此,我在组织教学地理活动的时候,会借助生活手段,将文字以生动直观的生活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我在组织“地球和地图”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发现,教材中只是在对地图有关的内容进行抽象的讲解,学生在抽象思维不发达的情况下,难以联想到实际。对此,我会直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我们学校的地形图。由学生充当小导游来带领大家游览学校。如此,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况中,在游览的过程中学会读地图、用地图,这就为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生活化”作业

布置地理作业的时候,我除了会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外,还会借助课外实践活动来丰富作业形式,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使其在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丰富其地理认知的基础上,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

我在组织“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内容教学之后,会引导学生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问题:我们的家乡主要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其土壤有什么特点。本地农村地区所种植的植物有哪些?为什么我们要种植这些植物?我们家乡的自然环境如何呢?……如此,在亲身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自主地将地理与生活联系起来,还可以在生活中用地理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采取生活教学的方式,借助生活内容来丰富学生的地理储备,利用生活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在生活的氛围中学地理、用地理。

[1]辛军.山东高密市立新中学,浅谈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N].发展导报,2017-01-20.

[2]罗学超.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乡土降水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成都市夏季早高峰时段降水天气短信指引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为什么南极降水很少却有很厚的冰层?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