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庆的理想

2018-02-27 18:57南山泉
妇女 2018年2期
关键词:村官村民

南山泉

闵晓庆是在2008年9月,作为辽宁省首批“大学生村官”来到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东岗子村任职的,那年她22岁。其实,她本人就是柳树镇人,家在东岗子邻村:“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我爷爷做过村里的大队长,我父亲是村的党支部书记。”她说,从小耳濡目染,对黑土地的爱,对乡亲们的情扎根在心里。在大连理工大学就读时,别的同学四处联系工作,她就打定主意回家乡:“广阔天地,自由自在,适合我。”

但当时老百姓并不看好她,觉得“一个小丫头能干什么大事”。

小丫头心里明白这些,她用行动证明自己:“接地气、攒足人气是做好村官工作的基础。到村后,我先走遍全村,摸情况。”这一走,晓庆知道自己该干啥了——

最先进入她视野的是村里的几处垃圾堆,污水横流、蚊虫泛滥、臭气熏天。这在农村有些司空见惯,但大城市回来的闵晓庆意识到,这样的环境不但不好看,还是大家健康生活的隐患。正赶上营口市委组织部专门组织大学生村官到 “示范村”参观,示范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晓庆深受触动和启发。

当时闵晓庆家附近有个工地,几辆大翻斗车和铲车每天晚上刚好都停在她家院子里。两村很近,闵晓庆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我家把院子借给你们,你们帮我干点活儿呗。” 结果,她带着三辆大翻斗车、两台铲车,用了三个傍晚,把村里的垃圾堆全部清理干净了。

接着,闵晓庆趁热打铁,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资金,买来方砖和沙石料,带领村里的团员青年义务劳动,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村路两侧砌了20多处垃圾收集点,并挨家挨户将300多座旱厕改造成无公害水冲式公厕,这项工程十分艰巨,晓庆整天开着自己家的车到处跑,买材料、协调各种事。之后,大家又一鼓作气,在村路两旁栽上3000多棵速生杨树。

这些事看起来不大,然而,对于农民来说,水冲式厕所,是多少代人的梦想。

几年后,2014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江苏调研时表示,解决好厕所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015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就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批示。

晓庆干到了点子上!

读书与明理

挨家挨户走访,闵晓庆最先去的是村里的困难户,往往看了一次就放不下了,逢年过节,自己掏钱买些米面油什么的给他们送去。低保户王维仁说:“晓庆这孩子实惠,跟我就像叔叔侄女一样亲。2008年末到我家来,一看我家条件确实不是太好,就常来看我们。后来我儿子出车祸了,腿骨折,晚上九点多钟,晓庆知道这事开车赶到医院,垫付两千元。春耕了,怕我家种地没钱,特地跑来……”晓庆当时的工资不到两千元,但她觉得自己挣钱了,看到有困难的人,就不忍心不管。当时的村妇女主任李桂先说:“对这些老年人,她是真放在心里的。得知台风要来了,她立即跑到几位老人家中挨个查看了一遍;发大水时,大伙儿排水,晓庆开车一趟一趟,跟百姓一起干,像自个儿的事一样……她真为老百姓办实事,你需要什么,谁家有什么困难,她指定到场。长了群众一看,就认可了。”

2009年初,养鱼专业户霍秀红想和客户签销售合同,眼看签合同日期就要到了,可合同书还没拟出来。晓庆帮她查阅资料、请教律师,及时拟好了合同,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此事启发了闵晓庆,不久,村里“法律政策咨询站”和“村民矛盾调解站”两块牌子挂了出来,“我是在农村长大的,知道村里的矛盾纠纷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有时就是话赶话僵住了,可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要是处理不及时、不得当,也可能变成大事,由两个人变成两家人,再上升到两个家族之间,甚至世代结仇。所以,村里特别需要有个调解纠纷的人,能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此,閔晓庆开始钻研法律,读书、上网、搬救兵,几年下来,为村民解决大大小小的法律问题上百件。

也是在这一年,晓庆多方奔走,为村里争取了“农家书屋”项目。“1500册图书到达村里,法律的,医疗的,养殖种植的,还有常见病预防、养生方面的,孩子们读的名著……非常多,农民业余时间也能读上书了。”晓庆找她同学当帮手,把所有的书分类编号上架,登记在册,方便借阅。

增收是硬道理

作为一名村官,虽然为村里做了不少事情,也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可闵晓庆心里清楚,农民最大的事还是增产增收,让日子越过越富。

“当初来的时候发现,他们都是传统种植方式,关起门,过自个儿日子那种。我当时就有一种冲动,一定要改变这个现状。后来我通过农业站,知道海城有先进的蔬菜大棚,就想把它引到村里来。”闵晓庆说。

说起这件事,种菜大户王春静记忆犹新:“那年秋天,建大棚前,晓庆找来农业师,在大队放的片子,放完片子之后,她叫我们这些个村民,有想种的,就跟她参观去。我们都去了,到那之后,一看人家那茄子秧,上下全是茄子,都想种!一开头技术不行,掰杈根本就不会掰,她就找农业师给讲课,带我们参观,左一趟右一趟地,有时还自己掏钱给我们租面包车。那年冬天下大雪,车开不进去,她惦记着我们棚里的菜,一脚泥一脚水地挨个大棚查看。这孩子泼实,和我们贴心,大伙都喜欢她,谁家棚里长出了好东西,都想着先给她留着。”

村里的蔬菜种植成规模后,销售问题出现了。“当时,都是菜贩子来村里收菜,使劲压价不说,好几天后才给钱,而且他说多少就是多少。我从小也过过苦日子,知道老百姓难。看着他们辛苦种出的菜被狠命压价,我是又心疼又着急。”闵晓庆可是学市场营销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晓庆提出,由村党支部牵头,办一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统一购资、统一种植、统一包装、统一运输、统一销售的产销链条。蔬菜价格大幅提高,不愁卖了。

走在理想的路上

不知不觉间,闵晓庆走进了东岗子村民的心里。在全国大学生村官视频短片征集展评活动中,晓庆的作品《大学生村官的一天》摘取了唯一一个特等奖桂冠。按有关规定,做村官满两年就算服务到期了。2010年,晓庆考上了公务员,不久被任命为柳树镇副镇长。虽然身份变了,但对东岗子村的真情没有变,她向组织申请,要求继续留在东岗子村。村民们也用实际行动挽留她,在党支部换届选举中,闵晓庆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走在理想的路上,晓庆信心满满。她现在的搭档、村委会主任孙福鑫,也是个80后,原来在外边做买卖,经营农家乐。两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点子特别多。村里的劳力多是老人妇女,劳动时间不能太长、劳动强度不能太大,离家还得近,考虑到这一现状,2016年,他们开始带着大家种油葵。油葵是两季作物,好侍弄,不用打药,6月、10月开花,花可以观赏,种子、花蜜由村合作社统一回收。每年6月,500亩“葵海”开花了,蔚为壮观!家家户户房前屋后,也是金灿灿的一片,吸引来了蜜蜂,也吸引来四面八方的游人。每天进村的游客多达上千人,高峰时日接待游客3000多人。时值鲜苞米成熟,村民们忙着卖煮苞米,家中的溜达鸡、鸡蛋、园子里的菜,也都卖出了好价钱。下一步,他们准备把农民家中的闲置房屋利用起来,经营农家乐,让游人赏花观景的同时,吃上杀猪菜和新鲜的羊肉。

预约的采访时间很快过去,晓庆说必须走了:林业局在搞防火演练,她得去;现在几万亩苞米地里全是秸秆,有的农民就地焚烧,污染环境,她得看着,车上放把铁锹,随时准备前去灭火。为了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她组织车和人,免费把秸秆送去养牛场……临行,晓庆反复叮嘱我:“我做的都是小事,我就想踏踏实实把这些小事做好,不想出名。”我想起晓庆母亲说的——“别人家的女儿都娇惯着像公主样儿的,我女儿却早早顶天立地了”——从心底生出敬意:晓庆本可以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安逸地生活,这也是许多农村孩子的梦想,但她却选择回到农村。这个选择看似不合常理,然而平凡工作点点滴滴的努力,她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2017年,东岗村被定为“宜居乡村”试点村,村民们过上了文明富裕的生活,晓庆也先后被授予辽宁省十佳大学生村官、辽宁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并挂职营口市妇联副主席。

(感谢营口市各级妇联协助采访)endprint

猜你喜欢
村官村民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非暴力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监管者的责任哪里去了
我只是个村官
大学生村官离职后的创业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大学生村官与村官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