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6年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国内外研究综述

2018-02-28 21:32李柱
商业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述评

[摘 要]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改变了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近几年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通过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知网分别收集了2011年至2016年移动电子商务采纳国内外研究文献,对这些研究文献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述评,发现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研究存在研究成果较多、研究层次较高、研究理论与视角多、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已逐步成熟的特点。未来应从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研究;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移动电子商务采纳;以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相信在世界各国学者的不断努力与研究下,移动电子商务还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 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述评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2-0047-0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近几年全世界范围内迎来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大发展,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研究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

一、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分析

为了了解国外对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研究情况,通过google学术搜索使用关键词”mobile commerce adoption OR acceptance”在学术文章的标题进行搜索,共搜索到195篇相关研究文献(去掉了专利),通过一篇一篇的人工梳选,去掉重复的、不符合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研究主题的文献,最终共搜索到了87篇研究文献。2011年至2016年各年度的文献数量分布以下表所示:

通过对收集到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2011年至2016年国外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研究的特点:

1.从研究文献的数量上来看,2011年至2016年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研究的文献比较稳定,数量变化不大,说明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

2.从研究文献的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1)研究文献中的发展中国家的文献较多。主要集中有印度、马来西业、印度尼西亚、南非、巴西等国;

(2)研究对象较多。有专门研究老年人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的,也有专门研究学生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的,有研究组织或企业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的,也有普通消费者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的,但是研究个体消费者的文献明显多于研究组织采纳的;

(3)研究方法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来做实证研究,也有部分案例研究的文献,还有少量理论分析的文献;

(4)研究的理论基础较多。主要利用了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技术采纳模型等理论模型与基础。

3.为了对国外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研究情况有个整体的了解,深入分析了所有收集到的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国外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典型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不同视角和理论研究个体用户移动电子商务采納行为。典型的研究成果有:Halbach M等(2011)基于角色领导行为的技术接受模型,专注于银行领导人使用移动商务的意图的研究,调查在美国工作的FDIC保险的商业银行101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感知相容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与银行领导人使用移动商务的行为意向呈正相关。HeT等(2012)基于TAM和TTF理论构建研究模型,通过研究指出感知匹配性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安全的积极影响,感知价值与用户打算使用移动电子商务正相关;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感知安全性对用户使用移动电子商务的意图有影响。Iddris(2012)把用户体验和年龄被纳入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TPB)采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来研究加纳的B2C移动电子商务用户采纳的意图;Jaradat MIRM(2013)基于改进的统一理论的接受和使用技术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影响约旦消费者接受意向和移动商务后续使用的因素,得出:用户接受和使用移动电子商务可以从用户行为意向预测,努力期望、社会影响、绩效期望对其移动电子商务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Joubert J等(2013)建立模型采用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研究了信任和风险在南非移动商务采纳中的作用;Josimovski(2015)基于技术采纳模型研究了马基顿移动电子商务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有用性、易用性和风险性;Mishra S(2015)以结构方程模型(SEM)为主要分析工具来研究印度移动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有积极的和显着的影响个人采纳移动电子商务的意图,,采纳意图显著的正相关使用移动电子商务的行为;Morga(2016)采用技术采纳模型来研究老年人对移动电子商务的采纳行为,通过研究发现老年人对移动商务采纳兴趣在与年轻消费者有类似的水平,但方法比较谨慎,对风险和后果感知较强,老年人也更关心移动电子商务的功利效益和对他生活方式的改善,而不是娱乐价值、炫耀和地位的代表等;Yadav等(2016)基于UTAUT理论采用SEM研究发现服务的多样性、社会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信任成本对用户采纳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的意愿有显著影响,感知易用性对用户采纳移动电子商务的影响不显著。

(2)研究企业或组织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典型学者的研究成果有:Kioi P G(2011)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解肯尼亚内罗毕中部商务区中小型中小企业采用移动商务的程度与影响因素。Wamuyu等(2011)基于TIF和UTAUT模型研究肯尼亚小微企业发现技术匹配性和用户接受度影响企业采纳移动电子商务行为;Swilley等(2012)基于组织制度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证实强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和电子商务能力影响美国组织移动商务采纳意图;Alrawabdeh W(2014)通过研究指出约旦电信公司采纳移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竞争压力、监管环境、社会影响力、支持行业、客户压力和政府压力;AlFahl H(201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沙特电信和银行采纳移动电子商务的因素包括性能预期,组织准备和移动商务的功能和机会;Grandhi S等(2016)影响北美组织采纳移动商务的关键指标有组织的战略因素、组织移动商务利益感知、抑制剂和界面设计的特点、有组织的准备。endprint

(3)各类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用户采纳行为的研究。典型的研究成果有:Lin(2011)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和信任理论构建研究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移动银行用户采纳行为,发现感知的相对优势、易用性、兼容性、能力和完整性显着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银行的态度与意向;SABIRRI等(2014)使用技术接受模型研究了巴基斯坦大学学生和讲师采用手机银行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指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自我效能提高影响用户使用移动银行意图,感知觉风险、感知成本、感知相容性能对用户使用用移动银行的意图产生负面影响。Slade等(2016)基于UTAUT扩展了感知风险的模型研究了英国移动支付用户采纳行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绩效期望和感知风险影响用户采纳移动支付的行为。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分析

为了了解国内学者关于移动电子商务用户采纳行为研究的现状与水平,选择了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在利用篇名关键词组合“{(移动商务)并且(采纳)}或者{(移动商务)并且(接受)}”时间范围选择为从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进行精确搜索,选择“中英文扩展搜索”,并对搜索到的各类文献进行人工统计,去除掉重复、不属于“移动商务采纳”范畴的研究文献,整理后共有学术文献28篇,各年度的学术文章来源与分布具体如下表所示:

对搜索到的28篇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1.从数量上来看总量不多,每年的研究文献也不多,只有几篇;

2.研究成果大都利用了国外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研究的理论与成果作为基础,量表的开发绝大部分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

3.研究成果较多,研究层次较高,有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10篇,研究成果中的期刊论文发表的期刊层次较高;

4.研究方法一般采用以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的实证研究方法;

5.梳理国内学者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的内容跟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相似,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从个体用户或不同个体用户视角研究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典型学者的研究成果有:邓朝华等(2012)基于荟萃分析方法来研究移动商务用户采纳行为,研究发现:感知的乐趣、信任、移动性和个人创新对用户采纳移动商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的成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感知的易用性和主观规范的影响不显著;黄蓉(2012)以湖南地区的湖南籍用户为研究对象,以Hofstede文化维度和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湖湘文化显著影响用户对移动商务的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和信任;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显著影响移动商务用户的态度,从而影响用户的采纳意向;Wang Huipo(2013)从网络舆论的角度通过构建模型来研究中国农民采纳移动电子商务行为受网络舆论影响的机制与过程;Hua Dai(2015)基于整合模型通过对中国大城市的用户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用户感知交流的方便是移动商务使用的驱动器,用户关心的安全问题阻碍了他们采纳移动电子商务意向,用户关心隐私对用户采纳移动电子商务态度没有影响;Mark Ng(2016)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对香港年轻人研究发现:更冲动的消费者和创新的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移动商务是有用的,有较高采纳意向,消费者的意向和他们对移动商务平台的信任是采纳移动商务的关键决定因素。

(2)从企业或组织视角研究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典型的研究成果有:马玥(2012)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站在运营商视角,研究零售领域影响商家采纳移动商务服务的因素包括移动商务服务自身特性方面的因素即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商家特性方面的变量有商家新技术采纳偏好和间接利益认知;褚岷昇(2014)认为使用者的认知风险、成本、相容性、认知有用性,技术的可携带性和任务的频率,使用者行动性影响物流业采纳移动电子商务;李立威、荆林波(2016)基于TEO框架,同时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组织制度理论,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移动商务釆纳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企业采纳移动商务高层支持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竞争压力、贸易伙伴压力和潮流压力,最后是财务资源。

(3)某一类移动电子商务应用采纳行为的研究。典型的研究成果有:潘彦(2014)基于感知价值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得到接受新产品意识、感知价值、感知有用性、网络外部性、航空服务兼容性等影响消费者采纳航空移动商务的意愿。

三、述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研究存在如下特点:

(一)研究成果较多

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开始晚于西方发达国家,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大多是以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来基础来进行加入自己国家的特点,通过验证模型、量表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来开展研究。而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开始减少,这跟国内移动电子商务已经很成熟、理论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应用已很普遍有关系。

(二)研究层次较高

研究成果大多发表于较高等级的学术期刊上或是硕士博士论文。不管是国外的研究成果还是国内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大多发表于较高等级的学术期刊上,硕士与博士论文较多,特别是近期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关于移动电子商务接受研究较多,研究层次较高。

(三)研究理论与视角多

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应用也是新技术的使用,技术采纳的理论基础本来就很多如TAM,TFI以及基于众多理论基础综合的UTAUT理论,研究视角更是多样化,有研究不同用户群的,也有研究不同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总的来说,研究理论与视角都较多。

(四)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endprint

目前对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基于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的实证研究方法,也有部分采用案例研究的与理论分析的,但是总体上以问卷法为主。

(五)研究已逐步成熟,但是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的普及,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研究已经开始成熟,但是世界各國发展水平不一,应用移动电子商务的程度也不一,同时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研究的视角较多、理论也多,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的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四、未来研究展望

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的研究从2000年开始已经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移动电子商务也经历了从最初的实验室阶段进入到各行各业,逐步开始普及,但是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研究还有空间,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研究:

(一)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研究

世界各国发展水平不一,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程度不一,虽然移动电子商务在很多国家已经逐步普及,但部分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移动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应用研究存在空间。

(二)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移动电子商务采纳

移动电子商务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从技术的采纳来研究也可以从商务模式角度来研究,同是技术采纳与商务模式理论基础众多,这给我们在未来开展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研究提供了方向。

(三)以不同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移动电子商务采纳

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的研究目前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而适应用移动电子商务采纳研究的方法众多,未来我们完全利用实验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来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采纳行为。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改变了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相信在世界各国学者的不断努力与研究下,移动电子商务还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蓉.湖湘文化对移动商务用户采纳的影响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2]马玥.零售领域移动商务服务商家采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3]李柱.大学生移动商务采纳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4]李柱.移动商务采纳国内研究分析[J].电子商务,2010(11):35-37.

[责任编辑:纪晨光]endprint

猜你喜欢
移动电子商务述评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移动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探究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内二手市场交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