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器械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探究

2018-03-01 18:21何晓梅陈桢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1期
关键词:显微镜

何晓梅+陈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1.1

摘要 断指再植术手术时间长,对手术精细操作程度要求较高,故手术器械性能和操作精细程度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显微器械的合理科学使用是保证断指再植类手术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手术过程中护士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合理使用显微器械,以保证手术质量。本文主要阐述显微镜、显微镊、显微剪刀、血管夹等器械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情况和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临床和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显微镜;显微镊;显微剪刀;血管夹

断指再植术是指借助光学显微器械将完全或不完全断离的指体重新接回原位,将断离的血管进行重新吻合。断指再植术要求彻底清创,进行神经、肌腱、骨及皮肤的整体修复,术后进行各方面综合治疗,使患者指体恢复血液循环,重新成活、恢复功能。断指再植术对于手术精细程度要求较高,对显微仪器的要求非常精细。1965年,Kleinert最早应用放大镜接通手指血管,同年7月日本的Komatsu和Tamia成功进行了全球第1例断指再植术,1966年我国陈中伟院士进行断指再植术成功。

手术方法

患者就诊后,应立即对断指进行清洁、包扎、止血处理,并用6~8层无菌纱布包裹后置于冰箱中干燥冷藏保存,但切勿置于冷冻层,严禁断指接触酒精、生理盐水、消毒液等物品。在6 h内对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手术,以提高断指成活率。所用显微器械有显微镜、显微镊、显微持针器、显微剪刀、血管夹、血管缝线、冲洗针头等。本手术使用的显微镜为光学显微镜,手术全程在镜下完成;显微镊在本手术中用于夹持软组织;显微持针器在断指再植术中主要用于夹持缝针来缝合组织;显微剪刀用于细小血管或较大血管、神经的柔和牵离。以上仪器与血管夹、血管缝线配合使用,并于手术操作后做严格消毒处理。在显微镜下对患者断指清创处理,应注意在显微镜下进行严密观察,避免误将陷缩在皮下组织的血管和指神经切除;然后进行骨与关节的固定,用微型螺丝固定或骨钉髓内固定;之后在显微镊、显微持针器、显微剪刀、血管缝线配合下,进行肌腱缝合、血管缝合、神经缝合和皮肤缝合。

护理

术中应密切注意患者血液循环情况,在显微镜下严密观察血管是否接通。进行严格的术后护理,对再植指血运情况进行观察:①显微镜下观察指体色泽:由于远端指体血管已失去神经支配,故全部处于扩张状态,所以再植断指的色泽比正常指红润。②指体温度:术后常规应用皮肤测温仪进行接触检测,并即时记录。③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再植术后数天内指体比正常指体红润,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比正常指明显。④指腹张力:再植指的指腹张力应属于正常,大致同健指或略高于健指,称指腹饱满。⑤指端侧方切开放血:指端侧方切开放血,观察出血情况,可简单、有效地鉴别是否有动、静脉循环障碍。此外,应指导患者主动运动患侧手腕关节、健指的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训练患者手指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确性,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实施按摩治疗,加强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加强患者关节屈伸程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手指功能,达到手术效果。此外,按摩治疗还可以达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效果。患者术后应进行定期复诊和随访,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3周进行肌电图检查。此后每3个月复查1次,每隔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随时了解患者斷指恢复情况,给予相应功能锻炼指导。

结论

如何吻合血管,保证血管吻合口通畅、合理应用显微器械、加强护理人员操作培训是断指再植术成功的关键问题。此外,如何提高断指再植后的存活率,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促进护理质量提升的目的,值得临床医师和护士进一步关注。endprint

猜你喜欢
显微镜
《用显微镜看大象》
基于光切显微镜的实践教学项目开发
打开微小世界的大门——显微镜
显微镜
显微镜中奇妙的沙世界
显微镜下的社会投资人
显微镜下看沙
显微镜下看蚊子
智能手机变身“数码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奇妙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