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好好吃饭

2018-03-02 21:40温淑
女性天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辅食饥饿零食

温淑

不少新手妈妈在喂宝宝吃饭这件事上遇到麻烦。宝妈们为了让孩子茁壮成长,花了不少心思在食物的搭配上,可事与愿违,孩子不爱吃饭,营养无法被吸收,身体生长自然不理想。

宝宝从出生开始吃母乳和配方奶,从半岁就开始需要吃辅食。3岁之前的幼儿与家长的沟通处于磨合期,通过言语教育和边追边喂的方式很难让宝宝自觉吃饭。于是就出现强迫喂饭的行为,越是如此,宝宝越是反抗,陷入恶性循环。爸爸妈妈应该清楚地知道,培养孩子吃饭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案例1:

一两岁的小孩通常很活跃,不肯安静坐着,更不要说安静地吃完一顿饭。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通常都是让孩子边玩边喂他吃饭。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勉强完成一天的进食定量。刚开始还能顺利地把饭喂完,一旦孩子掌握了规律,就开始更大程度地进行反抗,喂饭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孩子的营养能跟上,家长只能碗不离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喂饭的时机。该如何让孩子吃好一顿饭呢?

分析:这个案例中,孩子属于好动型,容易被其他更好玩的事物吸引注意力,对吃饭则不感兴趣。家长的做法恰恰让他们把吃饭和玩耍混为一谈,一旦形成在玩耍的过程中吃饭的坏习惯,孩子就会认为吃饭只是玩耍的附属。而家长无法让孩子安静下来,只能变着花样地喂饭,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排斥。尤其是孩子玩耍到兴头上时喂饭,更会对吃饭产生厌恶情绪。

案例2

小孩在母乳阶段通常都能正常完成每日进食,但到了半岁后开始添加辅食吃饭就开始变得困难。家长们给孩子规定了每天必须喝多少奶,吃多少辅食,无论如何都必须达到。孩子虽然把食物都吃完了,照理说营养应该跟上了,可体重却增长很慢。这是怎么回事呢?

分析:这个案例中,孩子虽然能接受父母的喂养,但是注意力却不是在吃饭上,吃了几口饭就失去了耐心。家长们迫不得已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每次只吃几口,隔一会儿再喂一次。这种方式看似每天吃的量达到了,但是在缺乏饥饿的刺激下,胃部形成了惰性,胃酸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发展。

案例3

一些孩子虽然食欲正常,但却很挑食,吃到不喜欢的食物就会吐出来,并产生抗拒。在吃蔬菜、水果时尤甚,总是把肉和饭吃完,蔬菜全吐掉。而有些小孩更极端,本来母乳就吃得不多,等到半岁之后开始吃辅食,南瓜泥、胡萝卜泥、米粉、鸡蛋羹等辅食也都不怎么爱吃。但是一旦把零食交到他们手上,就吃个不停,零食吃得多了营养跟不上,又影响吃饭,自然不长个。孩子的挑食该如何解决?

分析:宝宝挑食是正常反应,他们只能分辨食物的口感和味道,而无法分辨什么食物是对他们有益的。事实上有一些挑食偏食的习惯是家长养成的,家长看到孩子喜欢吃什么,下次就会给他们多一点,不喜欢吃什么,就会少一点。这样一来,宝宝就意识到把自己的好恶表现出来就能随意吃想吃的东西。宝宝挑食偏食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照顾到他们吃饭的情绪,以及对吃饭的兴趣不足。

培养孩子的吃饭兴趣

在孩子吃饭问题上,家长的关注重点放在了食物的种类和进食量,却没有关注孩子吃饭的情绪。孩子不像成人,在情绪控制上无法做到收放自如,一些孩子正在玩耍就开始让他们吃饭,他们自然会反抗。吃饭的情绪往往才是决定孩子愿不愿意吃饭的关键。另外,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没有饥饿感时,就想着给他们喂饭,而现在孩子的零食都很充足,无时不刻都有东西吃,自然很少出现饿的时候。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这样做:尽量避免给孩子太多零食,也避免在孩子面前吃零食。到了饭点,如果孩子还在玩耍,家长就自己到饭桌上吃饭。孩子们看家长吃得这么香,也凑过来要吃的,这时候再喂他们吃饭,效果肯定比强迫他们吃饭要好得多。

调动吃饭情绪

一些家长觉得,孩子能吃多少饭是管出来的,不管着,他们就不会按时吃饭。为此,给孩子规定了每日进食量,要求孩子无论如何都必须吃完。孩子感到他们是被迫在完成这项任务,心里就产生了抵触情绪。更好的方法是,降低预期值,让孩子在进步中成长。孩子吃饭时,不要求他们吃得太多,但要诱导他们取得进步。例如,今天孩子比昨天多吃了两口菜了,这就是进步,需要及时鼓励他们,没完成也不必责备。在夸奖时可以加一个条件,你可以说“今天表现非常好,如果明天再多吃一口就更棒了!”让下次继续取得进步。根据孩子的进步不断调整目标,使孩子最终爱上吃饭。

让宝宝感受到饥饿

改变孩子饮食习惯的最好方法是饥饿疗法,等到孩子真正饿了再喂他,让孩子逐渐养成正常进食的规律和习惯。

家长需要改变给孩子的喂食习惯,在两餐之间除了水之外,不要给其他零食。即使他告诉你饿了,也不要给他们吃东西。孩子不吃饭往往是因为对吃饭这件事兴趣不足,衣食无忧的环境无法让他们意识到吃饭的重要性。

一开始采用饥饿疗法时,孩子即使在还未吃饱时就会开始玩耍。家长们应注意控制每顿的吃饭时间,一般掌控在半小时以内。如果半小时内宝宝依然没把饭吃完就应停止进食,等到下一餐时再给他们喂。有些宝宝还未意识到“游戏规则”的改变,肚子一饿就闹着要吃东西。此时,父母们不能心软,除了水之外绝不能再给他们其他任何东西吃。这种情况,家长们也应避免采用一些嚴厉的措辞,例如“谁让你不好好吃饭”,这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更好的做法是采用回避的方式,对孩子表现出同情、无奈的情绪,并假装到处找东西给孩子吃,最终即使找不到食物,孩子也不会意识到家长是故意不给他们东西吃。几次之后,宝宝就会认为这是一种规则一样的存在,只有在固定的饭点才有饭吃,而不吃饱就有可能饿着。饥饿的刺激改变了孩子吃饭的兴趣,也保证了每顿的饭量,促进了生长发育。而且这种做法还能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做事习惯。endprint

猜你喜欢
辅食饥饿零食
宝宝添加辅食要注意什么
秋天的尺度
零食的迷幻世界
哼哈部落夺回零食
饥饿奏鸣曲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零食不能乱吃!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
狼与羊
零食,也要悠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