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朵 这次“死里复活”后,我收获的是“未来”

2018-03-02 01:00李梦琦
南都娱乐周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归来

李梦琦

五年前,在事业巅峰与精神低谷的矛盾挣扎中,阿朵选择放弃“虚名”,离开娱乐圈。令她自己也未曾预料的是,这次绝望“出走”,却令她在人生的低谷中获得了“精神的高峰”。五年里,她从身心上的“备受煎熬”到一次次蜕变出更好的自我;她走遍全球的苗族聚居地,为“新·民族音乐”创造出一片生养之地,完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死里复活”。

關键词:出走

出生在湖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阿朵,很早便展现了艺术方面的天分,七岁开始登台,十六岁因成绩优异被二炮文工团留在北京,二十岁时被日本知名音乐人小室哲哉挖掘,开始演艺之路。在2005年的央视春晚上,阿朵以一曲《再见,卡门》同韩红的《天路》、刘德华的《恭喜发财》并列“我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节目”三等奖,自此,阿朵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走红。

七年前,面对人气与光鲜,阿朵产生了疑惑,她告诉记者,那时的她经常在思考着自己所做的音乐到底具有多少价值。显然,音乐的变现会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与更好的经济环境,但阿朵有更深层次的烦恼,在她看来,艺术应该给人们带来某种更深刻的意义。“价值”“意义”是采访间阿朵提到的高频词,她也用这一标准来审视自己,因此,无论是她那时的音乐本身,还是音乐为她所带来的名气,都不足以让她的内心拥有真正的“充实感”,突然,阿朵发现自己没有“价值感”了,如何创造有价值的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回到音乐“原生态”的地方与创作新·民族音乐的计划,在阿朵脑海中初现雏形。

五年前,阿朵的“出走”突然成行,令许多粉丝与业内人士都“措手不及”。谈及此,她坦言道,“真正出走的原因挺多的,一般的事是打不垮我的,那时候,感情、经济、工作、健康,所有的问题都袭来了”,阿朵感到“心、身、灵都病了”,最终,她选择离去。

关键词:蜕变

阿朵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隐退”期间,阿朵先去西双版纳养了四五个月的病,之后前往美国接受并学习了心理辅导,而随后的几年里,她走访了遍布在全球的苗族聚居地,开始生活、采风与创作。在记者看来,这样的生活多少有些“山水田园”,但归来后的阿朵,却以“死里复活”这样强烈的字眼来命名她的音乐专辑,“死”这个字眼是否太“重”了?当记者提出了很多人的疑问,坐在对面的阿朵却笑笑说,“在你真正经历真实的生活时,文字怎么也没有生命之重”,随着话题深入,阿朵也向记者打开心扉:“艺术是艺术家内心的投射,我这七年来,其实就是经历了一个从‘死到‘复活的过程。”在她描述的心路中,我们方知,从“强撑”到不断“调适”,五年里,阿朵不断改变,直至蜕变。

五年内,阿朵首先学会了适度“示弱”。由于“好强”的性格,在身与心“濒死”的状态里,阿朵去了哪里,在做什么,竟连最亲近父母也不知情,“我不想让任何人看到我非常软弱的、倒下来的样子”,阿朵说, 她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也习惯了“承担”,如今想来,阿朵也表现出一丝“后怕”,“那时候(如果)我没了,父母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能连最后一些彼此交流沟通的机会都没有了,天堂美好,活着的人却很痛苦”,事后,她决定“学会更智慧地去爱”。

事实上,“出走”三年后,阿朵告诉记者,自己曾有了“不回头”的想法,但“使命感”却最终将她拉了回来,“我最大的使命感,便是想要把我们的民族音乐变成一种更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让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成为一个流行的元素,让更多的人,包括90后、00后,包括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够听到,都能够喜欢。”尽管采访期间阿朵并未过多谈及她几年来潜心音乐的过程,但采访结束前,阿朵给记者讲了个故事,她说在西双版纳的山中有一种毛竹,四年只生长5厘米,但到了第五年的时候,却每一天长15厘米,当你挖开土地,你会发现,在头四年里竹子的根已生长了100米。从离去到回归,“昔日歌手复出”的背后,正是阿朵几年来的蜕变与积累的过程,如她所说,“你们没有看到我在生长,是因为我在向下扎根”。

关键词:归来

2017年11月12日,阿朵在个人微博上发布文字“忠于梦想,忠于自己,忠于所有的爱,我用五年干了一件事,为了这片生养之地正式汇报一声:新人阿朵‘死里复活”,以此宣布了她的正式回归。

五年后再归来,阿朵推出了她的新专辑《死里复活》,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们举办了live秀。1月23日,阿朵前往瑞士达沃斯论坛,在马云宴请世界政商名流的晚宴上现身,带领少数民族传承人站在了世界舞台上完成了自己回归后的国际首秀。曾经畅想的“新·民族音乐”之路,正在步步展开。阿朵对音乐市场抱有乐观态度,“我觉得我赶到了一个很好的时间,当我再次回来,我觉得这两年是一个音乐行业在‘回春的季节”,阿朵也庆幸,政策的调整让“传统文化”在两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于她而言,这便是一次“时机”。当越来越多歌手与创作人刚刚开始尝试对传统、民族、原生态与流行的“跨界”时,阿朵的新·民族音乐实则已迈出了半步距离,“如果(迈)太远会有一些问题,落太远也会有问题”。采访最后,我们问及阿朵在那个“浴火重生”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阿朵回答:未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归来
安静的等待——观《归来》有感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
浅谈《归来》影视剧片断改编——教学说明
从真实影像系统的角度浅析电影《归来》的审美意蕴
影片《归来》影像构图与镜头语言分析
电影《归来》的诗意叙事与美学意象
《归来》:去掉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