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2018-03-03 06:24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 孙 颖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播种下一种思想,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下一种行为,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下一种习惯,会收获一种性格。这说明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至关重要,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对于一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模仿性比较强,可塑性比较大。在这期间教师对学生要多加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使孩子受益终身。

人们常说的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动作通过无数次的重复或者练习而逐步变成了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每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都是在后天慢慢地形成的。形成这种习惯的原因之一,就是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重复的练习而达到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德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如何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的手段,使我们的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我作为一名一年级的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在我自己的教学中,通过和这位音乐老师的对比,我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

一、要求要细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对于抽象的概念还是不能理解。为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过于空洞、笼统,要做到要求细,实,让学生一听就懂,知道做法,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要注意,做每件事情老师都要先把要求提在前面,这样对学生评价也有依据。

二、评价要具体及时

对于课堂中表现好的、进步的要及时表扬,但是要注意,评价时不要单一,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话“你说的真好”,要说出他好在哪里,要细化到点,比如:你观察地很仔细,×××同学回答问题是声音真响亮,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就像他一样,×××同学真爱动脑筋,你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的答案等等,这样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对于一年级学生,一句表扬,一个小印章,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小小的成绩都要看在眼里,并且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可以激励他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要及时提醒。提醒方式也很多,可以是以自身示范,总之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信心,这样也给其他同学做了示范,知道如何做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什么样的动作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应如何改进。

三、在课堂要加强“倾听、表达”训练

1.学习倾听

学生只有在耐心听别人讲话的情况下,才能把别人所说的话听清、听准,之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回应。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准确把握,可以采用听后让学生复述的方式,老师先说出简单的一段话,之后让学生把老师说的话再复述一遍。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也可以问同学,你听清他说的话了吗?你能把他的话再说一遍吗?这样反复的训练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2.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发言,不怕问题回答错误,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回答,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大胆的面对全班同学,教学中的小组讨论的内容可以进行表演或者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回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教学的内容安排和呈现要多样化,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就要面对枯燥的学习任务,很多的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通过何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这位老师的教学中采取的是肢体动作进行教学,老师先根据乐曲的旋律示范做《恰恰恰》的动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其他人作为评委进行裁判,使学生在玩中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方式也可以使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在以后自己的教学中也应该想一想如何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在班级的环境布置时,可以利用一下这个机会,为孩子们贴上他们喜欢的风景、动物,玩具像或科学图片等等,这些东西,每天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映入孩子的眼睛里,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充实了孩子们的视野。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五、多用欣赏的语言来肯定孩子的行为

我们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尽量找出学生的长处来奖励他,夸奖他,让他发现自己身上具有的过人之处或者是亮点,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即使是严格的督促,合情合理,仍然会普受欢迎。人们常听到这样的话“严师出高徒”,其道理就在于此。如果老师直接指着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种话语,常常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可以变换一种方式来说,表示老师可以和他共同来学习,把不会的知识补上,这样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六、培养孩子主动自我的激励

虽然是一年级的小孩子,他们常常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就需要大人的鼓励,而不是否定,平时多鼓励孩子多思考,对于孩子思维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可以和家长沟通,做到家校共同来教育孩子,提醒家长应该更多的引导孩子自己思索,自己独立地去寻找错误,并且做到自己独立纠正错误。只有这样,孩子的智力提高得才会更快。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让孩子能够主动地激励自己,从而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常抓不懈,要体现在“反复”上面,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通过强化训练,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只要老师心中有规范,“严”要有尺度,“教”要有方法,要求要一致,就可以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真正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老师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上课好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