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为偏差生的教育研究策略

2018-03-03 10:57广东省江门台山市台城二小陈搌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飞偏差教育

广东省江门台山市台城二小 陈搌南

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里,总有一些行为偏差生。这些行为偏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教师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但这并不是说,这些学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他们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渴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我们必须寻找有效的教育转化对策,使他们健康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有效地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和预防行为偏差。

一、重视学校教育

(一)消除隔阂,爱心感化

行为偏差生由于平时表现不好,学习成绩差,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班级與论的“谴责”,因此,在思想感情上容易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产生隔阂,甚至形成对立情绪,这就为他们接受教育设置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如不消除,教育就不可能收到实效,或收效甚微。要消除这种心理障研,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没有实际行动,不管你把好听的词句说得多么动人,也无济于事。我们首先需要对行为偏差生倾注真诚的爱,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我把爱心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用细心的阿护去感化学生。已有二十年教学生涯的我深切地体会到:要做好教育工作,就要坚持用爱心去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

2015年秋,我教的一位学生,父亲已去世,母亲改嫁他乡,其跟随爷爷生活。他从小失去父母之爱,造成成他沉默寡言,性格暴躁;在校纪律散漫,经常旷课,不交作业,甚至动不动就和同学打架。接班后,我并没有嫌弃他,多次找他谈心,知道他家生活贫困,缺衣少穿,我就把自己儿子的一些衣服,校服送给他,并多次到他家进行家访和辅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变得开朗了,乐于学习了,肯主动完成作业和依时缴交作业了,也自觉遵守纪律了。学期末的最后一天,他的爷爷放学来接他,他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激动地对我说:“谢谢你,陈老师,是你挽救了我的孙子!”

(二)因势利导,以理服人

我们对行为偏差生要真诚相待,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行为偏差生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良习惯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如果能抓住时机适当引导,可以使学生提高认识。陶行知曾经告诚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我们在说理教育时必须生动、形象,切忌讽刺、挖苦、连训带说。只有用民主的说服的方法,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启发他们的自觉性。

二、加强家庭教育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步入人生的起点站。可以说,每个人的意志品质、个性性格、礼仪道德、人生理想、求知兴趣等都是首先在“家庭”获得熏陶与启迪。古语言:“父母耕读子孙贤”“老子偷瓜果,儿子杀人放火”。足见家庭教育中,父母言传身教的巨大作用。

两年前,我班的学生小飞,他生活在一个离异后再婚的家庭中,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庭教育,他行为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我行我素,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与同学发生争吵。父母的离异使小飞心灵受到创伤,造成了他牌气急躁,情绪易激动,言语粗鲁。针对小飞的情况,我认为转化的关键是为小飞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于是多次与其父母联系、谈心,指出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间题。在我的要求下,小飞的父母同意配合老师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家庭成员关系

首先,小飞的父母打消了原来的消极想法。小飞的父亲曾对我说:“我对他不抱任何希望,怎么抓也不行,他没有读书的心思,我也没有办法。”我指导小飞的父母真城地与小飞多沟通,以消除孩子与父亲的隔阂。于是,小飞的父母把每天的晚板时间作为家庭成员交流的时间。小飞向父母倾诉学校中的生活,父母在倾听的同时给子适当的指导,这种和谐的关系加深了他们之间的亲情。

(二)建立共同学习的家庭学习环境

小飞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让他们去指导小飞的学习不太现实。但为了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小飞的父母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家底学习氛围。比如,每天晚饭后一小时是家底成员其同学习的时间,父母带头学习,读书、看报,孩子做作业、复习功课,营造了家庭或员共同学习的氛围。

总之,良好的家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是哺育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

三、多方合作,共同教育

纠正行为偏差,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为此,我建立了帮教网络。

(一)首先,在学校里开展”一帮一、一助一”活动

各方面主动关心帮助行为偏差生,让他们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生活学习,实现自身的转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让行为偏差生自己选择帮教的“小老师”,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自已,帮教的效果更好。去年我班的小杰,本来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一,平时也不守纪律,我让他自选帮教“小老师”,他俩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也一起学习。结果,在期末考试中他的成绩大幅度提高,缺点也改了不少。

(二)其次,加强家校联系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

总之,班主任应该多家访、多与家长联系,及时把学生的一些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主动配合,以加强日常的教育和管理。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社会的各种影响错综复杂,学生的认识又处于不稳定阶段,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因此,行为偏差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在转化过程中行为偏差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转化行为偏差生生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谈话,采取几项措施,就能使他们发生根本的转变。因此,今后我要有特别的爱心、耐心、信心和恒心,做坚持不解的努力,这样才能纠正学生的行为编差。

猜你喜欢
小飞偏差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均数与偏差
“小飞”的杰作:地月合影
嫦娥五号小飞成功
令小偷无语的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