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教学经验

2018-03-03 10:57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孙凯月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材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 孙凯月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某个孩子一提到某一学科就感到头疼,那他在学习的道路上肯定是痛苦的,这是我们作为老师所不愿意看到的。高中化学课开始,很多同学发现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不同,知识的总量骤然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这时候,学习意志坚定的同学会愈挫愈勇,坚持下去,而有一些同学则知难而退,从此一蹶不振,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教学实践,在这里我粗浅地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一、开设学法指导课

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不仅是一次性的启发学生如何去学习而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一)重视预习

每节化学课前,都要好好预习一下本节课化学教材中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如方程式、反应原理、概念等等。对于不清楚的问题及时标记下来,一定要做到对于那些内容不了解心知肚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要学习的东西有个大体的了解。

(二)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三)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二、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初三教材中有些知识点在课本上出现了但考试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很多知识教材里没有出现但考试时需要用到。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三、教学方法上,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化学作为科学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过于重视教学的结果,而应更多的关注教学过程。例如,在进行氯水的漂白性教学时,我给学生创设了了这样一个探索知识的情景: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试液变红,在向上述溶液通入氯气,红色褪去。组织学生讨论原因,原因可能有两种:其一,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二,有一种漂白性物质把红色漂白。进一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求证真实原因。在教师有意识创设的探索氛围中,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对学生而言终生受用。

四、重视实验

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上台代替教师去做,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过滤、萃取、蒸发等演示实验,我都是让学生上台完成的。

五、注重研讨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和阅读能力。但让学生自己泛泛地阅读,常常会出现不明确阅读目的、抓不住重点,造成花时间多、收益甚微的结果。课堂讨论能诱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相互交流看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所以阅读前,要悉心指导,提出要思考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再讨论,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勤于总结

我们学习一个单元后要进行系统小结,因为化学知识相对零散,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知识由点联系到线和面,比如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元素和其它元素联系起来,通过流程图或者框架图让我们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我们小结的目的是要揭示知识的实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让我们的知识形成网络。

七、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

人本身就有一定的潜能,对人的潜在的素质挖掘、开发,激活内在的东西,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而能解决的。有人说教师就像“助产士”,给受教育者提供条件和氛围。我们的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的要求甚至超过对学识的要求。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去参照这些去做,以饱满的激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讲授的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支配下,思维变得灵活而敏捷,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高,成绩一步步逐渐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八、更新教育观念

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已成必然,学校已不是知识学习的唯一场所、最后的场所,课堂中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必须跳出原有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当然传递知识依然是教师责任,但不能把此视为教师工作的全部,更不是终极目标。教学思想上要发生转变,教学应由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