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平等思想

2018-03-03 10:57广西平南县大安高级中学谢胜强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讲台师生

广西平南县大安高级中学 谢胜强

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教学方面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教学理念,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实施均衡教育,让学生各个学科教学中均衡发展,在班级里实施均衡发展教学理念则是促进全班学生共同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平等思想运用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做一个粗浅的总结。

一、语文教学要求的平等

所谓要求的平等,既有师生要求的平等,也有优等生与差等生要求的平等。

(一)师生要求的平等

即当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时,教师本人必须能够达到,而且在完成的质量上与时效上都要超过学生,这是平等思想得以实施的关键所在。因为教师是师生群体的领跑者,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能率先完成自己所提出的要求,则既能显示出所提要求的意义与难易度,又能让学生在佩服老师才华的同时而自然产生出完成要求的压力与动力。

(二)优等生与差等生要求的平等

看似脱离实际,因为在大多数老师看来,差等生很难与优等生同等完成要求,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事实,即老师们采取的是集体性的课堂授课形式,而不是私塾式的个别辅导形式。在课堂授课的形式下,教师既不可能对优等生格外照顾,也不可能阻止差等生努力进取,相反,当采取优、差等生平等要求后,优等生常常会更加自觉而积极地完成要求,以与差等生拉开差距,而差等生也会感到老师并没有把他们扔在一边不管,自尊心会驱使他们奋力前进。这种优等生与差等生同等要求的做法,实际是心理学上“期待效应”的灵活运用,这样易于行成学习上的竞争风气,全班的语文成绩也会整体提高。 当然,无论是师生要求的平等还是优等生与差等生要求的平等,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应掌握好所提要求的“度”,要求不能过难过重,也不能过易过轻,否则就失去了要求本身的意义。

二、课堂活动中的平等

平等思想不仅贯穿于平时的教学要求中,还应实施于课堂活动之中。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平等思想具体化的体现。我们知道,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能依赖于题海战术,要提高语文能力,在课堂上实施平等思想是一个较为科学与理想的语文教学方法,平等思想要求语文教师一改以前的教学模式,而要让学生全部动起来,教师也是学习群体中的一员,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教学。

一是平等的学习任务。应该说,在课堂上本来就是人人有任务,但实际情况是,有许多学生学习并不主动,有些学生在一学期内也没有被老师提问过一次,语文课成为教师与少数优等学生的对话课,其他学生只是旁听的观众,因此,必须做到语文课上人人有任务。当然,人人有任务,并不是每节课都要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次表现的机会,这是不可能的,但教师可进行安排,至少每周每生有一次任务,或读书,或评论,或板书,或背诵,等等。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能有十多次被关注的机会,长期以往,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及提高语文能力将是有利的。

二是老师的平等评价。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回答质量作即时评价,也要在每节课上预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对与讲课有关的事情进行评价,或者评价课文内容,或者评价其他学生的回答,还可对教师授课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评价,尤其是后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也许有些老师难以接受学生对自己授课的当堂评价,认为学生不可能评价得准确,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讲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能够提高语文能力,而即时评价既能对授课内容起到一个很好的复习作用,也能提高学生的识鉴能力,对于不当之处,教师加以点拨,岂不正好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契机?要使即时评价形成风气。离不开老师的鼓励与赞许。

三是师生平等利用讲台。讲台本是教师授课的专利,但平等思想要求讲台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讲台,而是师生共同的讲台,教师立于讲台讲课,学生也可以上讲台讨论。为什么要让学生上讲台?这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不仅要训练学生能在座位上说,还要能在讲台上说,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来都是要面对观众演说的,而中学时期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尤为有利。当然,让学生上讲台,教师事前要精心准备,要循序渐进,可先选择胆量大、口才好的同学登台,尤其在初始阶段,更要一次成功,为后来者树立榜样。设计好问题的难度是学生上讲台成功的关键。事实证明,学生上讲台是训练语文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是师生平等对话。语文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浸润着人文的色彩,流溢着生命的动感,承载着智慧的传递,因而语文课堂必须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精神交流的园地。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如何平等对话,从阅读层面看,就是尊重对文本的不同解读,但不违背文本的本旨,这里的平等,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默契,是求知者与引导者之间的一种在人格对等基础上的心灵之间的交融。在尊重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才会真正融洽,这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才会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的。教师与学生同样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不存在高低之分,这是民主语文和人文语文理念的体现。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才能与学生平等对话,平行交谈,真诚沟通,民主协商,直至共同成长。这种平等对话,也是师生双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这种平等对话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才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综上所述,平等思想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契机,以关注每个学生为理念。通过长期的施行,平等思想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收获的不只是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能力,更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是学生自我价值的发现,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之路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讲台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爱在讲台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麻辣师生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