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科走班下初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尝试

2018-03-03 10:57北京市通州区第四中学张海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定滑轮橡皮筋势能

北京市通州区第四中学 张海燕

随着北京新课改的稳步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修订)》指出学生的学习要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物理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新课程改革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物理由必考科目变为“五选三”的之一或者不选科目。毕竟孩子还小,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随着知识的增长或者周围环境的影响会有变化,家长和老师不敢放松任何一科的要求。在选课走班的实践过程中新的问题就出现了:物理的要求没有降低,但课时少了;各科都有作业,课外在物理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少了,学生疲于应付,学困生越来越多,尖子生越来越少。当务之急,必须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学习、适应、调整。以下是本人在选科走班下开展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尝试。

一、创设科学探究情景,引发学生提科学问题,体验实验带来的趣味

老师要重新认识物理实验的作用。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责任等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实验教学,指导学生在探究、应用过程中体会概念之间的联系,深化认识和理解。实验与物理观念形成的关系,一种通俗的说法,“我听了,会忘记;我看了,能记住;我做了,才理解”。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实验就是激发兴趣和求知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

以往的实验是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之后的应用,现在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孩子的主观体验以及寻求解决问法的方法。如弹性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换教学时,以往会这样处理实验:先展示投石车,提出问题:“松手时,投石车的内的石子会做什么样的运动,能量如何转化?”学生根据经验能说出“投石车内的物体射向远处,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石子的动能。”这个实验本身就没有思维深度,只是验证。现在将科学实践活动课的和课本进行整合,极大丰富了实验内容:先演示投石车再演示滚筒实验:先展示滚筒,提问题:“松手时,滚筒会做什么样的运动?”松手后,学生观察到“滚筒向斜面下滚去,静止后,又回来了!”马上就问“滚筒为什么会往回滚呢?其内部的结构?”再出示透明的滚筒,学生此时热情高涨,有学生就会说“滚筒的来回运动与橡皮筋的扭动有关”。此时老师不用任何的言语,分发器材,每个孩子积极主动看说明组装,并展开比赛看谁的滚筒滚得远。小组几经商讨:滚筒向前滚动的过程中,筒的动能逐渐减小,而橡皮筋越拧越紧,橡皮筋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加,筒的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滚筒静止时,橡皮筋形变程度最大,它的弹性势能最大。由于橡皮筋的扭动作用,滚筒反转,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巧妙的科学情景的创设,能引发学生提科学问题,能激发孩子深度思维和动手操作的愿望,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二、设计实验时要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

以《滑轮》一节为例。首先有建模意识。滑轮教学时,鼓励学生实际动手尝试用多种方法提高重物,在提高的重物的过程中观察到定滑轮围绕轴转动,有支点,也有动力和阻力,轮子转动时轮子的卡槽内与绳接触的每一个点都有力作用,无数个动力臂。此时再出示老师自己做的杠杆,将每一个杠杆展开通过演示体会定滑轮的实质是杠杆。但动滑轮的支点不好确定,让学生边竖直提升重物边找支点,学生发现:动滑轮沿着绳子转动着的同时上升,支点是动的!拨开云雾露出庐山真面目,学生很是兴奋,真正体验了一把建模过程。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其次,体会实验的方案的实施取决于器材。探究定滑轮是否省力时,动力的测量是难点。学生都知道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弹簧和外壳受到重力的作用)如何测量动力的大小?方法一:有说挂钩码的,反方说用等质量的钩码,两钩码都是静止的,应该在提升过程中观察力的大小;方法二:说挂小桶,里面慢慢地加细沙,直到小桶匀速下降,称出小桶和细沙的总重力即为拉力(多数都赞同);方法三:还有同学说再增加一个定滑轮,改变拉力的方向,反对的说增加了摩擦。讨论中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最终还是选择第一种方案,原因是,滑轮的轮与轴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对实验的影响很小。在整个过程中,不自觉地用着理想模型法和等效替代法,方法教育渗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多角度设计实验,改变以往纸上谈兵的强化训练,真正达到“我做了,才理解”。

三、改变作业的形式——针对学困生,多样化和个性化

1. 动力不足型的学生

表现为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可根据可视实验书,布置看有趣视频的作业。

2. 知识薄弱型的学生

表现为新旧知识脱节,无法有效衔接所学的知识。看老师录制实验微课视频,教会学生不光看热闹,还要看操作要点和实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

四、改变评价标准

改变仅单一分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 科学实验表演

鼓励并指导学生动手做一些安全、易操作且有趣的科学实验,可以录视频,也可以在同学面前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提升学生专注程度和思考深度。这种形式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实验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他们在求学路上的极大财富。

2.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进行跟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档案评价,以动态的评价替换静态的一次性评价。

总之,用一位教育名家的秦老师金句“以变应变才有无限空间”。老师要紧跟时代的变革,改变观念,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依赖于有效的课堂,而有效的课堂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成长,让每一孩子参与到科学实验的活动中来,为进一步学习埋下兴趣的种子。

猜你喜欢
定滑轮橡皮筋势能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动能和势能”知识巩固
“动能和势能”随堂练
生活中的小魔术
由易到难识滑轮
动能势能巧辨析
橡皮筋
橡皮筋小妙用
“绳上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分类例析
自己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