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2018-03-03 10:57湖南省耒阳市金杯小学阳三元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意识交流

湖南省耒阳市金杯小学 阳三元

数学,应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即学校数学教育应关注什么?著名数学家波利亚通过研究指出:“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研究数学或从事数学教育的人占1%,使用数学的人占29%,基本不用或很少用数学的人占70%。”为此,他认为数学教育的意义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一种数学文化修养。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也指出:“对于作为知识的数学,学生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思想和方法等随时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就是人们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审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和物,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能用基本的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密切相关,数学知识技能是数学素养的一部分,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是其他数学素养形成的基础,但数学素养绝不是一时的数学知识灌输就能形成的,而是数学技能经验累积中内化而成的。数学素养一旦形成,它将超越数学学科知识范畴,在人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发挥长期的功效。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即具有适应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包括数学意识、数学思考、数学交流、数学应用以及数学人文精神等方面。我们认为,数学意识等要素是原来的数学教学中被忽视,需要在教学中加强的方面,这里作重点阐述。

1. 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指人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自觉地从数学的视角进行观察和思考的思维习惯。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主要包括数量意识、数学化意识、推理意识等。数学意识的培养与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有着密切关系,但知识技能的掌握不能简单地代替数学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和学习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逐步学会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初步形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能力。

2. 数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考主要是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对小学生而言,数学思考是指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数学的思维方式包括合情的推理,还包括运用数量、图形、数据等进行思考。

3. 数学交流

数学是一种以文字、图式等为载体,以听、说、读、写等方式接受和表达数学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认识活动。小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初步运用简约、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能理解他人的数学表达。数学交流的方式是多样的,讲、写、读、听、做都是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教学应该重视数学交流,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提供机会,注重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懂得将数学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别人的数学表达。

4. 数学应用

数学应用主要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进行数学应用的教育,重在使学生全面认识数学,遇到实际问题能数学化思考,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养成用数学的习惯,掌握数学常规方法,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实际助力数学学习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要从学生们的思想和态度入手。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

2.充分用好教材中的生活数学素材

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要用新的理念、发展的眼光去驾驭教材,拓展教材资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数学素养生成的载体。在处理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有丰富现实背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伴随着丰富的情境走进数学世界。

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

翻翻当前的报纸,彩票,股票赫然在目,可是数学课堂对此不屑一顾。电视上“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数学课上只字不提。在此种情况下,“中国学生几乎失去了应用能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自然。在无形之中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使人人能够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语言是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基本前提,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三)关注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中理解数学 学习数学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四)重视实践应用

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做数学、用数学,就是为学生提供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开展操作实验、猜想验证、合作探究、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探索性数学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在经历与体验中逐步形成数学观点、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理解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策略,促进数学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意识交流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