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阅读与班级文化建设

2018-03-03 10:57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杨其凯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学班级精神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 杨其凯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直是人类文化与人类精神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总是在字里行间渗透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感情,以丰富的诗意与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对人类精神领域进行净化、升华和拓展。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社会责任;从“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的自我惊醒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行为规范;从”宁死必信“的守信原则到“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经典文学中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几乎涵盖了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而经典文学中的责任感、进取精神,为人处世的道理等等都是班级文化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文学经典,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把经典中的思想精华与班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促进班级健康发展。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

班级文化是依托并通过班级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指的班级精神文化,它的形态包括以集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为核心的班风、教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当你走进一间地面整洁、窗明几静、环境优美的教室时,你能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能在教室追跑,大声喧哗随便吵闹吗?不能!这些不良现象都会悄悄退避,这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魅力。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行为准则的总和。这些集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使学生们的班级自我意识不断强化,班级成员对自己所在班级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班级荣誉感不断提高,当班级成员意识到个人的言行代表着班级形象时,他们不仅会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够自觉主动地维护集体形象不受损害,班级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班级成员在校际、班际等各类竞赛和创优活动中努力发挥各自特长,团结协作,为班级争光。

二、文学经典的阅读价值

文学的社会作用是指通过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形象而产生的,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从中领悟到社会、人生的真理,并使人的道德情感得到熏陶。任何一个民族的最优秀的文化都是依托文学的形式得以传承下来的,要真正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自然离不开文学阅读。文学经典是民族与世界、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强调:“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北大钱群理也强调经典的“立人”作用,关注学生在阅读经典中生成的价值取向。他认为应当将母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精神扎根在孩子心灵的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文学经典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融合

班级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班级发展的最高目标,让学生阅读文学经典是构建班级文化一个重要方面。

1. 借助经典营造优美的班级物质文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学生在学校可以同时受到两种教育,获得两种知识:一种是有意识地获得的知识,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专门的学习学到的,而无意识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人文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中看、听、与人交往时所获得的知识。”所以,一个班级的班风、班训,班级的文化角等都可以成为班级文化的住阵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说话。在经典的作品中,选取一些名言警句粘贴在墙壁上,时刻提醒学生的行为,也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思想。比如,在班级设立读书角,“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引导学生多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班级的文化墙上张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再比如为班级或小组设计一个独特的名字,设计班级口号等等。

2. 依托经典建立班级制度文化

阅读经典文学与行为习惯教育结合起来。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中华文化的闪光点。比如《弟子规》中讲到“事虽小,勿擅为”,这些要求与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是一致的。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促使学生掌握基本道德规范,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人人可以做到读经典,悟思想,化行为。

3. 延伸经典思想形成特色精神文化

文学经典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正面人物,他们都是“正能量”,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作为自己的榜样。比如《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学习他那种敢于挑战,敢于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阅读苏轼,感受词人豁达乐观的胸怀,从而用于面对现实中的各种困难。阅读杜甫,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经典文学作品的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延伸经典中的思想,弘扬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猜你喜欢
文学班级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班级“四小怪”
我们需要文学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拿出精神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