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视角下政务服务中心流程改进案例分析

2018-03-03 00:25付雅琴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创业师资

付雅琴

[提要] 毋庸置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变得炙手可热。而对于高校来说,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质的学生是最为关键的。因此,笔者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义入手,剖析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现状,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构建进行探究。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师资;基本条件;现状

本文为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NJZC1750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28日

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定义解析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主要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考核等管理活动对资金运转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单位资金效益的经济管理学科,它培养的目标是使得学生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如金融、经济、法律、管理等)与较强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对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做到熟知,能够较好地胜任与之专业有关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金融企业等单位所从事的金融管理、财务以及科研、教学等相关方面工作,能够制定出相关财务方面的分析报告与决策方案,能够具备对财务危机进行预测、防范以及化解的能力,能够成为一个创新型的高级应用专业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在人们对生产管理的需要伴随下逐渐的产生,它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具体来看,财务管理主要指的是依据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财务管理的原则,来处理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无论对于政府单位、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来说,它在管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发展前景上来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具有多重的选择,企业毋庸置疑成为这一专业的主战场。当前,很多企业管理会逐渐将重心放在财务的掌控上进行管理,因此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这也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知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下不断更新,特别是网絡时代下,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出现,外界的大环境更是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加的迅速。因此,创新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作为一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她身上所肩负的一条重要使命,就是在向学生传授相关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然而,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老师自身首先要具备这种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只要这样才能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使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在有意识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创新能力训练,使学生逐渐具备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主要指的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教学任务作出的主观判断与推测。一个具有较强教学效能感的教师是充满自信的,他会相信自己的教学活动能够成就学生,对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学效能感强的教师往往会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会对自己的教学投入很大的精力,付出很多的努力,会不断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总结出丰厚的教学经验,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因此,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效能感,这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精深的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知识,比如说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学等,教师要对这些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与掌握,这是教好这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前提与基础;其次,作为一名老师还需要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系统的大学教学理论与教学技巧,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大学生心理等,使得教师能够对教育的一般规律及教育的本质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并能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掌握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从而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方法与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升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四)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主要指的是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并且能使得他人认同并采取行动的一种能力。沟通可以说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它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较高的情商为支撑。良好的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是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高校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名老师不具备良好的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就很难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会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大大减弱,不能与学生之间产生良性互动,从而影响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endprint

(五)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具备较为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财务管理或会计工作与其他专业技能与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看是一样的,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并且实际的操作实践工作要比其理论知识复杂得多,只有权变并创造性地对其理论知识进行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在财务管理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一名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如果自身没有具备较为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很难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做到准确的理解,很难抓住实际教学的重难点,很难合理的处理与把握教材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过程的差别,从而使得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更别说以创新创业的视角进行财务管理教学;相反,如果作为一名具备较为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会很好地处理上述所出现的问题,同样也会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并且使得课程生动有趣,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学科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具备较为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

(六)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的科研工作不仅能丰富自己在这一科研领域的知识,使得自己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化,还能在这一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知识;不仅能够提升这一领域的科研价值,使其具有创造性,还能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在创新创业的视阈下进行教育教学,并使得教学成果取得较高的实效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一名教师,由其是一名具有较高应用型的专业教师,要想在创新创业视閾下对学生进行培养,就必须成为新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者与践行者。只有当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对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研究时,才会在这一领域发现并且创造更有价值的东西,这对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现状

(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专业特色上较为缺乏。财务管理专业主要是从金融学与会计学专业分离出来的,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上仍会带有其相关专业的特点,比如说实践操作上会有会计的手工模拟、证券投资模拟等。所以,从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来看,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并非主要依据本专业的特点,而是依据学校现有的师资与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偏向会计与金融方向,因此缺乏专业特色。

(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市场运营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的成功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业知识、创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与获得上具有很大的欠缺性,在实践教学上只是简单的让学生了解认识一下企业管理的基本流程以及各种职能角色的体验,这对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发挥具有极大的抑制性。

(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单一化,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际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岗位与工作较为广泛,这对所在领域的职员的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是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展开的,内容与方法都较为单一,缺乏综合性,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真正做到理论应用于实际,并且缺乏综合能力以应对工作岗位出现的实际问题。

(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在校企合作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很多高校为提高这一专业的实践仿真性与多层次性,大多采取与企业进行合作。但在实际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缺乏专人的指导,学生几乎很少能真正地参与到企业具体的财务项目上来,这对于学生实质上实践能力的提升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四、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构建

(一)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进行定期培训。高校要想在创新创业视阈下打造一支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就必须加强对教师进行财务管理方面的定期培训,来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从而保证教师所教授学生的知识是最新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使学生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创业能力,从而与之俱进,更好地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高校应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有计划地为教师安排相关的课程进修、外出考察学习、聘请企业财务管理专业进行培训等,能够使得教师不断地拓展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学习财务管理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从而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二)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应支持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到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或者兼职。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要打造一支过硬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让任课老师深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当中,在具体的实践学习过程中去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这对于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据有关材料显示,很多西方国家的商学院所聘请的教师大多都来自于企业,因为他们具有较为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在讲授内容时会更具有针对性与重点性,并且会使复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得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应支持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到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或者兼职。

(三)创新创业视阈下高校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任课教师的招聘管理。打造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任课教师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加强校内教师的培训学习,还要加强校外教师的招聘管理。因为,教师的整体素质除了入职后的培训对其有影响外,入职前其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能力对高质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任课教师的师资队伍的打造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任课教师的招聘管理,采用多渠道的方式来引进人才,不要只是单单地局限于大学的毕业生,因为大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缺乏社会实践性,最容易导致思维同化,缺乏创新;另外,在招聘过程选拔中应更加的严格,注重选聘人才的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从而有利于高校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

五、结语

一言以蔽之,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无论对于政府单位、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来说,它在管理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变得炙手可热,而对于高校来说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质的学生是最为关键的。由此可知,高校打造一支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红侠,陈海燕,李标.基于职业发展能力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2]嘉兴学院会计学院财务管理教研室.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实验”教学环节设计构想[J].嘉兴学院学报,2005.S1.

[3]吴士健,孙专专,刘新民.知识特性、创业导向对大学衍生创业绩效的影响——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12.

[4]史容,郑锐洪,谢觉萍.基于创业导向的高校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专业创业师资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提升路径研究与实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改革与建设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