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情感状态调查

2018-03-03 00:29王状李惠茹杜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

王状+李惠茹+杜丹

[提要]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保健等事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疾病多发人群,需要他人的照料。但是,由于社会生存压力的加大,子女对父母的照料、交谈在逐渐减少,父母的孤独感也是日益剧增,所以单纯依靠子女已经很难胜任照料好老人的任务。本文寻求一个新型的针对社会老年人情感的解决方案,免除他们的孤单和孤寂以及身体不便所造成的伤害,以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避免空巢老人的孤独无助。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养老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26日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必成为现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使得老年人口与日俱增。随着这一现象的严重,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希望老年人在退出社会后能愉快、健康的度过晚年。但是,随着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家庭养老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老无所依,虽然儿女健在,但是自己情感上缺乏归宿,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老年人问题,尤其是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空巢老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生活保障、日常照料服务、精神慰藉问题。与此同时,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家庭结构也正由“大家庭结构”向“421小家庭结构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单独居住或老年夫妇独立生活,儿女不在身边又无他人照料,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空巢老人”,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正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进一步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我们团队希望从老年人的情感方面入手,做了“给你的亲情加把火——老年人情感状态调查”项目来间接的解决此问题。项目旨在通过调查现如今社会老年人情感问题,提出缓解他们孤单和孤寂的解决方案,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避免了空巢老人的孤独无助。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老年人社会养老状况。社会化养老就是慢慢减少老年人口给家庭养老带来的经济压力和依赖,转而将养老的这个任务放到社会中。社会化养老的内容包括劳动就业和收入保障,医疗保健和生活服务,以及社会参与和生存意义创造等多个方面。但是,目前一些二三线城市和大多数农村老人对社会化养老方式——敬老院非常的不认同,这主要还是源于中国的国情。我们团队为了了解老年人的想法进行了调查。(图1)

从调查结果来看,独居但不远居是较理想的居家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往更多的私人生活空间,因此现在许多家庭都面临着老人是否应该与儿女同住的问题。在就此问题对老年人的调查中,有29%的被调查老人希望与儿女同住,5%的老人请家政保姆照顾,8%的老人由于种种原因被迫在养老机构度过晚年,而有58%的老人表示在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希望独居在距离儿女较近的地方。他们大多因为儿女们有自己的生活,平时工作很忙,不想成为他们的负担,同时由于代沟问题,各自的生活习惯不一样,老年人早睡早起,而年轻人精力旺盛,而且做饭的口味不同,儿女们都闲我们吃的东西不好吃,没味道,而且老年人同样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要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大部分老人还是希望独居,但是最好和儿女住的很近,这样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应,有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大家还能时常聚聚,又可以过各自的生活。这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想法,我们应该尊重老年人的选择,独居但不远居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比较理想的居家养老方式。(图2)

从调查结果来说,对于中国老人,家人的情感支持要比朋友重要和有用。而家人的情感支持也并不是说非要住在一起,事无巨细,日日交流。事实上,如今社会中,在一些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中,受骗老人也是和子女住在一起的,可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层次很低。到位的情感交流包括关心、爱护、尊重等方方面面。关心和爱护很好理解,那么,对老年人的尊重呢?老年人退休之后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落差,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否定自我的现象。我们查阅资料发现,经常跟老年人聊天沟通,遇事跟他们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感觉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对指导儿女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这对他们积极的生活状态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难想明白,骗子利用老年人情感的脉门进行诈骗,但是反思之后我们更清楚这个机会是我们给骗子创造的,所以帮助老年人构造出被尊重的情感氛围是他们心理情感再建设的重要一步。

(二)老年人身体状态。西安市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市老年家庭半数以上为空巢家庭;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的到来,对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劳动力供给、产业结构调整、文化建设等将产生重大影响。西安市共发展养老机构127家,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631个,农村幸福院566个,全市养老床位4.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1.4张。(图3)

从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大多数还是拥有自理能力的,但是住进养老院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则是限制了他们这部分能力,让他们被迫的接受照顾,这样就会出现我们上文提到的老年人情感需求上的一个大问题——尊重。老年人退休之后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随之降低,在家庭中失去决策权,心理上会产生今不如昔,无能为力的感觉,加上我国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儿女可能会忽视父母这方面的心理变化。其实大多数退休的老年人仍具有工作能力,希望继续发挥余热。

(三)老年人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这些年来,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修建了一些文化广场,各地人们也都自发地组织起来举办一些娱乐活动,尤其是中老年人。清晨傍晚之时,有些老年人会去打太极拳或者长拳,或者晨跑,而夜幕降临之时,随处可见的是一些老年人随着音乐跳舞,棋牌室大多也是老年人。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住所附近没有建活动场所,满足不了老年人的活動需求。有36%的老年人对现在的生活状态一般满意,29%的老年人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几乎没有。可以看出,老年人勉强过着现在的生活,但有自己更加理想和向往的生活。(图4)endprint

(四)老年人社交。在本次朋友情况调查中发现,有52%的老年人表示有少数几个朋友来往,28%的老年人表示平常没有什么朋友来往,只有7%的老年人有很多朋友,说明老年人的精神压力无处宣泄,导致他们心理缺乏安全感。并且平常的活动范围小和来往对象少,因此老年人的情感慰藉比较贫乏。大多数老年人因子女不在身边而经常感到孤独。(图5)

三、影响老年人情感生活的因素

不知不觉中中国已经迎来“银发浪潮”,压在每个家庭上的压力也越开越大,计划生育让独生子女增多,但是负面的影响是他们将来要面对的是两个家庭的老人,伴随着“90后”即将步入而立之年,他们要面对的是来自生活的沉重压力。

随着子女工作外出,结婚组建家庭,越来越多的老人与子女分居独自生活,他们就是所谓的空巢老人。他们所面对的是身体不便带来的生活困难。

(一)家庭人口流动的波动性比较大。成年子女伴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他们和自己爸妈居住的地方越来越远,尽管经济收入上的好转可以让他们给父母相对更多的金钱,但是长久的分离,老年人的心里话无处诉说,这些情况无疑会使得老年人情感生活的质量大大降低。

(二)家庭照料资源的缺乏。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家庭的代际人口结构呈现“四二一”,这样家庭需要照顾的老人增多,而可以供养老人的家庭成员减少。加上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他们所要承担的自己小家庭的责任,让他们难以对父母物质生活进行进一步改善。

(三)配偶是否健在。大家都知道,生活中除了自己的儿女,与老年人相处的就是自己的配偶了。两个老年夫妻一起生活不仅可以相互照顾,还能有个可以说心里话的亲人。但是,失去配偶的老年人由于儿女在外,自己有没有事情做,注意力难以转移,精神恍惚。据有关医学研究,这样会比较容易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四)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情感生活质量。城市老年人一般在空余时间看看书、读读报纸,或者看看电视、唱唱京剧、练练太极。但是,一部分农村的老年人和被儿女接到城市养老的老年人,他们几乎无任何娱乐活动,只有待在家里发呆或者做农活以及家务。他们的生活单调且乏味,对他们来说生活更多的是在熬日子,没有一点快乐和幸福可言。

四、关于养老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大对社会福利的投入,能够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享受安乐晚年的幸福生活。各地政府还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建立自己独特的一套养老体系。还可以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集思广益,探寻新的社会背景下养老的新模式和出路。

二是加强老年人文体设施和活动建设。近几年来,老年人最流行的娱乐方式非广场舞莫属,广场舞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又锻炼了身体,可以说是益处多多,但是由广场舞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少,如噪音扰民等。对此,各地基层群众组织可以有组织、有规矩地进行文化活动,政府要加强引导。还可以定期举行专属于老年人的活动,这样既能够丰富老年人单调以及无聊的生活,而且还能带动一定的经济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修建文化广场供老年人散步、乘凉、跳舞,定期地播放一些老年人爱看的免费电影,图书馆对老年人也免费开放等,这些举措无疑会让老年人单调的生活出现一些明亮的色彩。

三是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家庭以及社会氛围。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当前所提倡的和谐社会下,“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思想指导,人人都会老,关心老人就是关心我们自己,因此我们更加要重视老年情感生活质量。媒体要加强正能量的舆论引导,儿女要树立正确的抚养老人的观念,要让尊老爱老的和谐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四是养老要道德和法律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爱老敬老,父母养育我们成人,我们理应承担照顾他们晚年生活的责任,但是社会上难免有一些拒绝抚养父母或者忽视父母的儿女存在。我们能够理解他们有一部分迫于生计,子外出打工,自己已经建立家庭,生活上很无奈和拮据,但这不能够成为他们忽视老年人的理由。对于这一情况,政府要加强宣传,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全社会养老意识,而且还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对养老敬老模范要进行宣传和表彰,对于他们给予精神上的支持表彰,并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帮助。有奖就会有惩罚,对于那些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行为则给予严厉打击,政府制定和完善符合实际情况的法规法例,为家庭养老提供法律支持,使得老年人拥有幸福快乐的晚年受到法律保障,切实地为他们的生存状况以及情感生活质量着想,落实服务,这样他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

五是新的经济模式下养老的探索。在互联网经济下,我们可以调整和整合现有的養老资源,在大数据的配和下精准洞悉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比如,在我们的调查中,老年人对服务方式的需要依次为:聊天解闷、精神慰藉,多彩多样的文体活动;家政料理;陪同看病;社区医疗保健、康复护理;老年饭桌或送饭;帮助日常购物;都不需要。但比例最高的是聊天解闷、精神慰藉,多彩多样的文体活动所占比例为67%,最低的是什么都不需要,所占比例为4%。大多数老年人因子女不在身边没有人可以陪他们聊天说话而经常感到孤独和寂寞。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有的放矢,为老年人幸福的晚年生活加入科技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恺悌.中国农村老龄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2]宋健.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苏保忠.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张春秀.浅谈农村的养老问题[J].当代旅游,2013.5.

[5]赵彤.浅谈新农村养老方式的问题及出路分析[J].青春岁月,2013.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