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科发展浅议

2018-03-03 06:19王侣赵婧一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会计教育

王侣 赵婧一

[提要] 会计学科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也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而发展。会计学科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能有效帮助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利润。本文从目前我国会计学术研究和会计学科设置角度出发,分析会计学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发展建议。重点介绍目前会计学术研究以及会计学科的设置,探讨面临发展瓶颈的会计学科如何找到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会计学科;会计学术研究;会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1月14日

会计学科的出现主要是会计社会实践活动带来的客观要求,会计学科最开始是由数学发展而来的,随着经济学的发展成长起来。我国的高校对于会计学科的认定更为系统和全面,会计学科在高校中至少有三个本科专业,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它们既属于会计学科,也属于工商管理专业。随着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会计的学术研究以及会计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会计学科的变化越活跃,越有利于会计学术研究,也给会计教育带来更大的规模。

一、会计学科概述与发展现状

(一)会计学科概述。会计学科是会计学经历多次分化整合的结果,形成理论性的会计分类,包括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學、审计学、财务管理等多个学科。财务管理和审计专业可以说是从原来的会计专业衍生而来,独立于新的专业进行发展壮大。财务管理专业从1998年进入教育部本科教学大纲目录,审计专业从1998年进入试点专业,并于2012年正式进入目录。会计学科的出现晚于会计活动,是会计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会计学科的诞生,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并以其著作的出版为标志。换言之,在研究对象方面会计问题已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在使用的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反映会计本质和规律的会计概念、范畴及其体系。

(二)会计学科发展现状。我国会计学科研究形成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会计研究分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两类,基本上实证研究相当于会计学术研究,实证研究的经验和实践比较少。目前的会计实证研究是基于利用一些公开的文献资料,参照一些英美的外文期刊,运用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的工具,通过相关分析或回归分析来检验预先提出的假设,这些假设的理论基础和演绎推理往往非常薄弱。规范研究偏重于实践性,在会计目录中被划分成专业会计学科,对于理论的研究没有像学术研究那么多,却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可否认进行一定程度严谨的实证研究,有利于会计学科的发展,但是盲目提倡会计实证研究是忽略规范研究也是不可取的。会计学科、会计学术研究以及会计教育的关系也成为影响会计发展的关键。会计学术研究和会计学科直接为会计教育服务,会计学术研究成果质量和会计学科设置是否合理,也将直接影响会计教育水平。由于会计教育师生是会计学术研究的主体,提高会计教育质量应成为会计学术研究的重要动力。

二、会计学科发展遇到的瓶颈

(一)会计学科没有实现有效整合。会计学科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学科被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类。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整合,出现一系列更为详细的分支学科,比如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等等,但是这些分支学科却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主要会计学科,而是隶属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类。这就导致了会计学科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影响着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财务会计偏重于美国的会计理论基础,不采用我国传统的理论框架,但它的概念模式也陷入了新的困惑中,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管理会计采用的理论基础还是以往的理论模式,没有创新的发展,概念模式也是一如既往。他们二者之间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的不一致,严重影响着会计学科的发展。会计学术研究不符合自身学科的性质,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研究脱节,未能实现有效整合。

(二)会计学科设置层次不完善。我国对于会计学科设置的权利管理比较集中,只有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才有学科设置的权利,普通的高校没有自行设置的权利。关于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审计的关系,高校有着不同于官方的学科设置观点。会计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着坚实的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作用远远超出了工商管理的范畴。另外,只要存在信托责任关系及其相应的会计活动,就需要相应的审计活动作为担保,因此审计学科存在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财务管理的层面。这三个专业虽然有分离的必要性,但三者相互依存,联系紧密。如果不以宏观和综合的方式进行观察和管理,就容易人为地忽视三者的关系,难以实现三者的共同目标。在国家教育部门评估管理学科的过程中,针对会计学科的设置层次比较单一,导致教学过程中不能对会计细化教学,影响学生更好地学习会计学科。

(三)会计学科研究人才不足。面对会计学科研究的发展,急需更多的人才,只有拥有更多致力于发展会计学科的人才,才能实现我国会计学长足的发展。对于会计学科研究人才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需要我们各方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从高校培养、加强自主学习、通过培训组织积极推广对会计学科研究的学习,全面培养更多会计学科研究方面的人才,为会计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我国发展会计学科研究较晚,国内的会计学科研究人员实务能力有待于提高,只有人员拥有较高的研究能力,会计学科的研究才能发展迅速。会计学科研究人员对会计分支学科实证研究较少,仅仅学习一些理论知识,缺乏真操实练,也没有前辈的经验,作为一个研究的领域急需提高研究能力,从会计学科研究的工作中积攒经验,交流感悟,为会计学科的未来发展寻求道路。

三、会计学科发展合理化建议

(一)进行会计学科的理论整合。伴随会计学科发展进步,着力打造完善的会计理论整合更加有意义,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会计教育的工作,为会计学科提供新的活力。会计学科的理论整合,可以有效实现会计研究成果信息同步一体化,便于会计理论与会计研究成果的完美衔接。会计学科关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影响着会计学的理论基础。财务会计偏重于美国的会计理论基础,但应该借鉴结合我国传统的理论框架,建立完善的概念模式,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管理会计采用的理论基础虽然是以往的理论模式,也要加入更多创新的发展,概念模式也要改变。他们二者之间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要形成一致,才有利于会计学科的发展。将会计学科的理论整合,形成统一的标准也是现在众多会计学科研究者的重点工作。endprint

(二)提升研究会计学科的人才素质。在会计学科中尚无大批从事研究的专业性人员,会计学科的研究一定要与会计学科发展现状相符。会计学科研究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高质量的研究人才能够保障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企业规模的扩展和数量的增多导致对更多会计专门人才的需求增加,刺激着会计专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而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则成为促进会计学科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催化剂。因为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有机的学科体系,专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会计学科研究的方方面面,给会计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很多会计学科研究人员没有具备真正的科研能力,无法对会计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要让会计学科良好发展,必须培养更多的专业研究人才,促进会计学科发展的创新性。会计学科的研究人员作为会计发展的核心人物,必须富有出色的创造力,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研究理论与经验,结合我国会计学科的发展现状,提出适合我国会计学科发展的有效化建议。

(三)完善会计学科的研究模式。至今会计学科的发展都没有达成会计行业的共识,有着不同的观点,完整的理论与系统的方法也没有形成。很多研究人员对会计学科发展的意识还不是非常强烈,研究理论的成熟将在很大意义上帮助会计学科转型发展。会计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发展并不发达,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完善和学习,利用自身的条件积极向国际领先的会计学科发展理论学习。充分认识会计科学是社会科学的基本课题,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并衍生出财务管理、审计、法律会计等多个分支机构,应该重视会计学科的分支。基础会计反映了对会计发展的长期支持,是最基本的理论结构,用来实现最基本的会计目标。基础会计能够形成基本的会計报表,帮助使用者更加直观的利用会计信息处理问题。狭义的会计核算是基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会计系统,可分为对外会计核算和内部会计核算两个子系统。会计学科的研究模式不应该依靠以往的单一模式,而要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找到适合我国会计学科研究的多样化模式。从会计学科分支出发,探索每个分支研究的模式,进而整合在一起,找到适合整体研究的模式,加强会计学科研究的管理。

四、小结

关于会计学科发展的研究本论文从会计学科的理论研究起步,循序渐进地讨论会计学科与会计教育的关系以及会计学科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只有不断建立完善会计学科体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会计学科的重要性是它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能有效帮助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利润。研究会计学科的发展,能够完善会计日常工作的理论指导,更好地服务会计信息使用者。

主要参考文献:

[1]曹伟.会计学科的发展瓶颈和发展建议[J].财会月刊,2017.1.

[2]郭喜梅.企业推行管理会计的瓶颈与对策[J].河南科技,2011.3.

[3]袁卫.论会计学科的理论整合及会计学的边界[J].当代财经,2015.1.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教育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学的研究
会计智商及其提升
我国独立学院本科会计教育问题研究
互联网时代会计目标及职能重构与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