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会计信息含量实证研究综述

2018-03-03 06:21杨思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5期

杨思师

[提要] 会计信息的含量是衡量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测度方法和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对国外学者以往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希望能够为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市场环境以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含量;信息观;盈余反应系数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25日

一、引言

企业编制并发布财务报表供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披露的目的是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有用的信息。

1968年出现了实证会计,开始对会计信息含量进行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Beaver、Ball和Brown等学者的信息观。信息观大背景前提条件是市场是半强有效的,在这样的市场上,如果通过财务报表传达的信息能够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那么说明该会计信息是具有“信息含量”的。随着有效市场理论的深入和发展,衡量会计信息含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对会计信息含量进行实证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以此来研究会计信息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对于会计信息资本市场会做怎样的反应,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反应。前面学者的研究成果,首先有助于会计界人士了解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反应规律,甄别出投资者或者债权人注重的哪些信息,所以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其次,会计信息有用性的提高,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更有助于提高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在资本市场和经济环境迅速发展的今天,第一,企业面对的是金融危机之后显现出来的日益复杂变化的资本市场;第二,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爆炸和激增的信息需求。在已经变化的经济形势下,对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有更深远的意义。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对以往国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望对后续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二、会计信息含量的测度方法

會计信息含量实证研究的主流方法主要是利用事件研究法通过统计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的短窗口期内资本市场中股票交易量或者股票价格的变化来检验各类会计信息含量是否具有信息含量,主要有:交易量的异常变化分析、盈余反应系数分析、累计非正常报酬率分析等方法。

(一)交易量的异常变化分析。资本市场对信息的反应不仅可以体现为股价的波动,并且也体现在股票交易量的变化方面。Beaver(1968)第一次提出通过股票交易量变动来检验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在他的观点看来,“信息是对事件结果期望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会足够大到引起决策者行为的变化”。根据这个定义:如果会计数据具有增量信息,受到此增量信息的影响,投资者会调整他们的投资倾向,购买或者减少某种股票的持有量。所以,通过把会计数据期间的交易量与非会计数据披露期间的交易量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则表明会计数据具有信息含量。分析的模型如下:

Wit=Vit/Nit

其中,Wit表示第i家公司t日的股票交易量的百分比,Vit表示第i家公司t日的实际股票交易量,Nit表示第i家公司t日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如果会计数据具有信息含量,那么信息披露时间附近的Wit将会明显增加;反之,Wit则无明显变化。即使股票交易量这个变化指标看上去简单,便于读者理解,但是它有其片面性。一方面导致股票交易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比如投资者会考虑到税收、协调收支等而进行股票交易;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发生交易,增量信息仍然可以传递到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所以,交易量的异常变化分析方法通常会与其他股价波动性相关的分析方法结合使用,以更全面地检验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

(二)盈余反应系数分析。20世纪80年代,盈余反映系数成为检验会计盈余数据信息含量的一种最重要的方法,其本质为回归分析,通过“盈余-报酬模型”将研究窗口期间的股票累计非正常报酬率对未预期盈余进行回归,来考察会计盈余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幅度。模型如下:

CARit=a+bUEit+eit

其中:UEit——第i家公司t期的未预期盈余。回归分析得到的系数b即为盈余反应系数,通过b的显著性可判断会计盈余是否具有信息含量。

三、会计信息含量的研究内容

会计信息含量方面,历年来学者一般在这方面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问题;二是非盈利公告的会计信息含量的检验,如股利分配、审计意见、社会责任报告等的信息含量。除此之外,还包括对会计信息含量影响因素的探讨和研究。

(一)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研究学者主要集中在盈余变化和股票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上。最早的研究是Ball和Brown(1968)发起,他们首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科学地验证了会计盈余具有信息含量。他们做实验,通过对样本进行分组检验,发现:未预期盈余的符号为正时,公司股票的平均非正常报酬率也显著为正。未预期盈余的符号为负时,公司股票的平均非正常报酬率也显著为负。Beaver(1968)则利用股票成交量和股票价格方差的变化情况来研究资本市场对会计盈余的反应,发现在盈余的公告期内,股票交易量大幅度增加,股票价格变化幅度要比非公告期间的平均变化幅度大很多。因此,我们可以得知,资本市场反应可能以股票价格波动或者是股票交易量两个方面反应,都能够说明会计盈余向资本市场传递的新信息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具有决策有用性。但是之前的研究并没有揭示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反应程度,是怎样反应的,表现在什么方面。

(二)非盈利公告的会计信息含量。当前大背景下,投资者的信息需求的增加,财务报告内容披露内容越来越丰富,学者对会计信息含量方面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包括各种类型的会计信息,比如审计意见、股份回购公告、业绩预告、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含量。业绩预告披露预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具有及时性,可以改善会计信息质量,从而降低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形。Vermaelen(1981)以1962~1977年间宣告股份回购的公司为样本进行检验,发现在股份回购宣告之后,企业股票获得明显正向的非正常报酬率。endprint

(三)会计信息含量影响因素。会计信息含量受公司自身特征、所处经营环境以及制度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根据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发现在公司自身特征方面的相关研究最多,包括企业规模、管理层的持股比例、股权结构等因素。

四、研究总结及展望

资本市场和会计学研究领域对会计信息含量的实证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更加多样。但是,经济环境變化越来越迅速,以前相应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事件研究法是目前研究信息含量的主要方法,但是一般用来探究会计信息引起的短期市场反应,对长期的市场反应的研究结果会受到经济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干扰;其次,信息技术全方面地影响着现代经济,更广泛、更深入地运用到会计领域方面;最后,以往研究的会计信息具有滞后性,缺乏及时性,如公司战略、EVA指标等对投资者决策越来越重要,学术界缺乏相关管理会计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相关研究。所以,研究者在进一步研究中,一方面应探寻更加创新、科学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要结合相关管理会计信息和相关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主要参考文献:

[1]Alan M.,S.Donald,P.David and G.Rob. Do FinancialMarkets Care about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ccounting[J].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06.

[2]Fan J.,T.J.Wong.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2.

[3]Foster G.Stock Market Reaction to Estimates of Earnings per Share by Company Official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73.

[4]Ikenberry D.,J.Lakonishok and T.Vermaelen.Market Underreaction to Open Market Share Repurchas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5.

[5]Pownall G.,C.Wasley and G.Waymire.The Stock Price Effects of Alternative Types of Management EarningsForecast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