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文题训练

2018-03-04 21:50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读诗角度状态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奋斗是长期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

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

要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读了这些话,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六句话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奋斗,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述奋斗的特点或意义:阐述奋斗与幸福的关系;阐述奋斗与时代的关系;强调奋斗是长期的,需要持续不断;强调奋斗的目标要明确,要把个人奋斗与人民利益结合在一起;强调要把奋斗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去。写作时,可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两三句,以此为基础立意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2018年正月初一,一部演绎中国历史传统诗词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火爆荧屏。节目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流行乐,即所谓的“和诗以歌”,用歌声诠释诗词之美。

材料二: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间传统游戏——沙嘎。全园大、中、小9个班级,330多名幼儿和家长共同参加了活动。沙嘎是蒙古族民间传统智力游戏之一,该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竞争意识和合作、分享、谦让以及成功的快乐。同时,在幼儿们的玩乐中传承、发展和保护蒙古族传统文化。

材料三:1937年5月,商务印书馆从《史记》《左传》《战国策》中撷取公孙杵臼、程婴、子路、荆轲等人的故事,编成《中华民族的人格》小册,向全民推广,激励全民以先民为榜样,保全固有的精神,像典籍中记载的仁人义士一样,筑起血肉长城,保家卫国,这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读了上面三则材料,你对传统文化传承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使之形成有机联系,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本题要求从三则材料中选取两三则材料来确定立意,写作空间较大,易于激发作者的个性思维。首先我们需要分别确定三则材料的含意。材料一是传统文化以现代创意形式传承,材料二是传承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材料三是传承传统文化要与时代民族精神相结合。据此,选两三则材料来立意,选择时注重内在有机联系。例如以材料一、三来立意,可写传承传统文化要注重现实需要,与时代相结合;以材料二、三来立意可写传承传统文化,从学校教育抓起,凝聚民族精神,等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雷海为的对手、《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第四现场年度总冠军、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

对上述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两则材料对两人各有所赞,但两人读书状态是不同的。雷海为的“状态”:在送外卖的状态下读诗,他需要挤时间,体现了生活中挤时间读书的辛苦,但读诗的追求让他有所成就,这种状态,叫“身处喧嚣”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读书是不容易的;彭敏的“状态”:在校园求学的状态下读诗,他有充裕的时间,也懂得珍惜这大把的時间,一个人最容易迷失的恰恰是在拥有幸福却不自知的情况之下,不学习,而是玩游戏、玩手机、睡觉、逃学……在校读书,这种状态,叫“雅室”求学,同样是不容易坚持的。

“两种状态下的读书方式”是离开校园后的“挤时间读书”方式和在校园内的“专门读书”方式。两种状态、两种方式,都是值得称赞的,写作时,应该两者都有所涉及,可以有所侧重。“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其实就是联系你现有的学习环境和你所持的学习态度。

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终身学习酿诗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保持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对学习的热情和渴望,才酿就了雷海为心中的诗意。“雅室求学”这种读书方式,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很多人却在校园学习之后泯然众人矣,何哉?就在于没有雷海为“身处喧嚣”读书方式。这种读书方式增加的不仅是知识,更锤炼“心”的韧性,在诗词大会与彭敏对决时,其实雷海为就是赢在社会的历练上!校园学习,让他知道了诗的魅力;而送外卖时挤时间学习,则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

雅室读诗志趣高。汉字夺魁、成语夺冠、诗词屈居亚军,这就是北大硕士彭敏取得的成绩!字、词、诗,涵盖了中文的三个要素,这样的成绩正是校园读书方式结下的硕果。在“喧嚣”中学习,采用“挤”的学习方式,固然能够酿诗意,但也限制了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只能在“诗岸”上徜徉!而雅室学习条件更好更专注,理应更容易达到学习目标。

“雅室”“喧嚣”皆可读,读书岂能论环境。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及条件,坚定读书的心志,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雅室”读书固然可喜,“喧嚣”读书亦能有成!在校园,亦应学海为;在社会,也要仿彭敏。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十九大绘就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某班学生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小谭说:“再有不到20年,我们国家将实现现代化,那时我们才30多岁,真是幸运的一代啊。”

小张说:“进入现代化,都实现了高收入,人工智能,我们到时候就不用干活了,我看现在也不用费劲学习了。”小雍说:“李克强总理说的‘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应该是主打‘中国装备,真是鼓舞人心。”

小蔡说:“中国还须掌握核心技术,我辈还须努力;最近美国制裁中兴,七年停止对中兴‘芯片供应,中兴处于‘休克状态,我们不能有‘缺芯之痛啊!”

小唐说:“现代化不可能从天而降,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就像登山,越到高处越不敢松劲。”

小袁说:“这个好像和我们个人没多大关系吧,我们只管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小钟说:“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几代人奋发图强换来的,我们不能辜负前辈,要担起这历史性的责任。”

如果你是该班一位同学,针对上述对话,你有怎样的看法?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该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前应先审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是某班同学围绕十九大这一话题展开的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看法不一。(1)有充满期待憧憬的,认为生逢盛世,幸运之至。这一角度可以立意为赞美祖国的发展和进步,歌颂祖国的巨变。(2)有同学认为到时收入高,用人工智能,现在可以不用学习了。从这一角度立意,应该否定和批评这种观点。任何时候人都不能失去学习的能力,我们要与时俱进,这样人工智能才能不断发展。(3)针对“缺芯之痛”可以阐述“创新、创造的重要性”;(4)也有同学认为现代化也要靠脚踏实地地努力才能取得。这一角度可以立意为:踏实进取、善始善终等。(5)还有同学认为与自己无关,管好自己就行了。这一角度可以立意为:小我与大我、个人与国家等。(6)还有同学认为不能辜负前辈,因为这是几代人奋发图强换来的。这一角度可以立意为:肩负历史的责任(使命)、感恩的心等。(7)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材料要求,都可以。

猜你喜欢
读诗角度状态
智珠二则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读诗的窗口
角度不同
人啊
看花的人回过头来读诗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