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模型在生涯教育课中的应用

2018-03-05 17:34刘鹏志金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规划

刘鹏志?金琦

〔摘要〕随着职业生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们愈发关注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和突变性因素。生涯混沌理论应运而生,澳大利亚学者在生涯混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蝴蝶模型。蝴蝶模型结合了计划和机会的因素,让生涯规划更加贴近实际。教学实践在蝴蝶模型一般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对蝴蝶模型及操作步骤进行了修改,让蝴蝶模型更加适用于中学生涯教育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生涯教育;蝴蝶模型;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6-0017-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职业环境开始呈现出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易变性职业生涯初现端倪。随着职业生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们愈发关注职业选择和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和突变性因素。Bright 和Pryor 在生涯领域引入混沌理论,关注职业生涯现象与生涯心理,进而提出了生涯混沌理论,用来解释职业发展的复杂性、变动性等问题。基于该理论基础,澳大利亚学者重点关注了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将其用于学校职业生涯教育,提出了职业生涯的蝴蝶模型[1-2]。

一、蝴蝶模型

“蝴蝶模型”源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气象专家洛仑兹发现的第一个混沌吸引子,因形状与蝴蝶相像,洛仑兹将其命名为蝴蝶吸引子。见图1左。

蝴蝶吸引子左邊像一个同心圆,运动到一定时候会突然跳到图案右边,接着又返回——“稳定性”与“内在不确定性”纠缠于其中。蝴蝶模型与洛仑兹蝴蝶吸引子类似,在它的轨道上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图中的箭头预示着运动的必然性和突变即将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关联计划和非计划,蝴蝶模型强调对极有可能(稳定性)和意外(内在不确定性)事件的处理,这在本质上与蝴蝶吸引子相同[3-4]。

蝴蝶模型充分表明,个体在实施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可控的、稳定的因素,更要考虑到意外或者运气等不可控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日益变化的外部世界。

二、蝴蝶模型的一般操作步骤

图2左侧的部分表示可以计划的、可能发生的事情,右侧的部分代表无法预料的、偶然的事件。蝴蝶模型将生涯可规划的内容与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有机地联系起来了,通过这样的联系,着重强调了要妥善地处理好计划和不期而遇事件的关系,并提示学生为满足生涯发展的需要应具备哪些关键能力。

图2左边是“计划圈”,指一个人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会实现的各阶段目标,右边是“机会圈”,指一个人在遇到的机会、困难、挑战等偶然事件后可能做出的不同选择。这两个圆圈就像蝴蝶的两只翅膀,承载了人生的各种可能,因此被称为“蝴蝶模型”。

以专业选择为例,这一模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在一张学习单上,要求学生描绘出他们设想的未来1年、4年和10年后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假如高三时我报考了心理学专业,1 年后就是我高考结束后在大学的专业学习情况,4年后是大学毕业时的情况,10 年后是工作或继续深造的情况。在“计划圈”相应位置的实线框中填写这些预期的结果。

第二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事先帮忙填写一些你在未来1 年、4 年和10 年之中可能遇到的“事件卡片”,如“未考上第一志愿”“得到赴国外大学参加交换学习机会”“本专业就业形势不理想”等,可以是好的机遇,也可以是面临的挑战,还可以是其他偶然的事件。

第三步:分别抽取决策后1 年、4 年和10 年之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卡片”,思考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自己规划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填写在“机会圈”相应位置的虚线框中,如“未考上第一志愿的心理学专业,因此进入了中文系学习”;从决策起点开始(高三专业选择),沿着“计划圈”顺时针运动,在相应位置的虚线框中分别填写在“事件”影响下1 年后、4 年后和10 年后的情况。当然,实线框中的内容可以和虚线框一致,这说明偶然的事件并没有影响某一阶段目标的实现。

第四步: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关于计划和偶然的例子,如某个家庭成员的职业路径或一些他们父母相遇的故事。

第五步:教师在黑板上展示蝴蝶模型图,大家一起讨论它的事实真相。

三、经过修改的蝴蝶模型

蝴蝶模型所传达的理念非常好,而且综合了计划和机会等多方面的因素,让生涯规划更加贴近实际。但是,按照蝴蝶模型的一般步骤来设计生涯教育课,无论是操作性,还是趣味性,都感觉不是特别强。为了使蝴蝶模型更加直观形象和便于理解,更加具有趣味性,因此,我将蝴蝶模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便于它在生涯教育课中的应用。

操作步骤:

第一步:每位学生发放一张设计好的蝴蝶模型图(见图3),要求学生在蝴蝶的躯干上写下自己的生涯规划。从下至上共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代表的时间长度可以根据辅导目标的不同而灵活设置。比如,可以设置每个阶段代表3年,那每个阶段分别代表3年、6年、9年和12年以后的生涯目标。

第二步:学生写好以后,让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涯规划。然后教师提问:自己以后的发展道路完全按照生涯规划路径发展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什么?本环节通过规划未来并评估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意识到步步为营的规划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第三步:教师提问。影响生涯规划目标实现的因素都有哪些?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明白影响生涯发展路径的因素是非常多的,生涯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endprint

第四步:教师引导。俗话说得好,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们的生涯规划遭遇变化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变化有好的变化,也有不好的变化;或者称之为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我们每个阶段各设想一种积极事件和一种消极事件,在这种事件的影响下,你的生涯规划该做如何的修改。分别把它写在蝴蝶的四个翅膀上。出示课件(见图4)并详细讲解如何操作。

第五步:学生将自己的蝴蝶模型用蜡笔涂色,先在小组展示,每小组推荐2~3名同学在全班分享。

第六步:教师总结。

四、修改后的蝴蝶模型的優点

1.直观形象,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原来的蝴蝶模型和蝴蝶的真实形象相差较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经过修改、完善的蝴蝶模型和蝴蝶的真实形象相近,而且将计划因素和机会因素融入模型,非常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2.易于操作,容易启发学生思考

先写下自己的生涯规划,接着评估完全实现的可能性,然后思考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自己生涯规划方案,最后想象各个阶段可能会出现哪些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对生涯规划方案会造成何种影响。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使他们认识到人生并非是线性发展的,生涯规划方案也需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

3.适合保存,容易引发学生反思

制作模型时,可以选择好的纸张,学生经过精心涂写以后,不啻一件艺术品(见图5)。这样学生更愿意保留起来,有时间可以时常翻看一下,想想自己的规划实现了多少,可能会更加激励和鞭策自己,也会让自己经常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

经过修改的蝴蝶模型忠于蝴蝶模型所传达的生涯教育理念,而且更容易操作,也更生动有趣,更适合应用于生涯教育课中。

参考文献

[1]唐振华, 刘珊珊. 澳大利亚职业生涯教育的“蝴蝶模型”:介绍及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1, 32(7):90-93.

[2]朱凌云. 生涯适应力:青少年生涯教育与辅导的新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 2014, 43(9):92-100.

[3]刘鹏志. 捕捉生命中的蝴蝶——课堂实录[J]. 江苏教育, 2016(40):17-19.

[4]蔡婧. 澳大利亚职业生涯蝴蝶模型及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20):116-118.

(作者单位:1.浙江省温州中学,温州,325014;2.浙江温州市九山学校,温州,325005)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生涯规划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生涯指导课程的开展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生涯中的选择
北京中学课堂兴起“生涯教育”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