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视角下高职生文化自信教育实效性探析

2018-03-05 19:43欧阳意
大学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自信

欧阳意

[摘 要]论文从高校思政课视角阐述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三门课程为平台,增强高职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教育内容、有效教育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生;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1-0096-04

一、增强高职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文化自信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个自信并且是最根本的自信

十八大以来,我党对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愈加重视,习近平也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及“文化自信”,特别是在2016年7月1日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至此,文化自信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个自信。不久,习近平在同年10月24-27日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要“坚定四个自信”,同年12月7-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增强四个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仍采用“三个自信”的提法

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共有3门课程,其中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使用的国家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目前是2015年修订版,而按照教育厅建议使用的广西区级统编教材《形势与政策教育读本》目前是2016年修订版,以上3本教科书仍然采用“三个自信”的提法。

及时补充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任务,党的十九大在2017年下半年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必然要及时写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5门必修课程中。由于教材的修订、审核、出版需要时间,因此在新教材出版之前,对仍然在校的2015级、2016级和即将入校的2017级学生,高校思政课任课教师应本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文化自信”相关理论增加到原有教材中,灌输到学生头脑里,落实到学生行动上。

二、高职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容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学术界关于“文化自信”主要有6种界定,笔者采用学者云杉2016年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红旗文稿》第16期题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一文的含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 [3]

(二)文化自信的内容

习近平“七一讲话”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4]由此可见,文化自信至少包括三个层面,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5]一是思想文化。它代表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着人民的价值追求(例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社会理想的追寻(例如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扬(例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二是文学艺术。它代表着文化的血脉,体现出人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标准,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文学(例如古代四大名著)、戏剧(例如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等360多种戏曲,还有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书法(例如草书、楷书、行书、大篆、小篆、隶书等)、绘画(例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民间艺术(例如舞龙、舞狮、龙灯、彩车、旱船、高跷、秧歌、剪纸、泥塑、变脸、皮影、口技等)。三是文化遗产(例如长城、敦煌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兵马俑、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布达拉宫大昭寺、颐和园、天坛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6]

其二,革命文化,主要包括四个不同革命时期形成的文化。一是革命根据地时代的艰苦奋斗开辟精神。二是长征时代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团结进取、奉献忘我、坚苦卓绝、智勇双全、人民至上、信仰天高、世界大同、不胜不休的红军长征精神。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自力更生、不屈不挠、代表中国新希望的延安精神。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心系人民、众志成城、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西柏坡精神。[7]

其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发展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文化自信的意义

1.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基石与力量源泉

习总书记“七一讲话”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9]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倡导“以民为本”理念,在革命年代凝炼了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文化,在当代又形成了为国、为社会、为民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是我国自信的源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过去建设新中国已经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而当我党将第三步细化为“小三步”之后,“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已近在咫尺,正在奔向“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步,也就是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是我国自信的底气;古代圣贤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有容乃大”,当代我们倡导、建设“一带一路”,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并为全球治理注入人文精神,得到全球认可、世界赞誉,这是我国自信的资本。“七一讲话”中,习总书记用4个“是在……中走出来的”排比句深情地揭示了文化自信的源泉,“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10]层层递进、追根溯源、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足以使中国人自豪骄傲。endprint

2.文化自信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习总书记明确文化自信和中国梦的辩证关系是“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1]增强文化自信,在全中国逐渐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经久不衰的思想先导、精神动力、理论支撑。

3.文化自信有助于高职生成长成才

当今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多元文化的激荡特别突出,客观地说,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占优势,可他们思维活跃特别容易接受新信息和负面信息。与所有大学生一样,身处知识和文化前沿地带的他们也常常处于多元选择中,但由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因此既有可能被高尚积极健康的文化影响,也可能被低俗封建腐朽的文化俘虏。高职生只有增强文化自信,具备科学的文化鉴赏和选择能力,才有可能在政治信念、价值取向上不出现偏差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文化自信使他们自觉地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从政治理论的高度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社会,加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增强自身对腐朽落后文化的抵制力,进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

三、高职思政课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

(一)高职思政课与文化自信内容上的契合点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2]在上述3门思政课中可以有机融合“文化自信”的内容如表1。

文化自信内涵深刻、内容博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学生成为“思想好、有道德、懂法律”的人,而文化自信是衡量高职生“思想好”的重要指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着重帮助高职生完整地理解掌握党的文化自信理论,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形势与政策课侧重于帮助高职生从时事政治高度理解文化自信对在全球治理中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的引领作用,又接地气地将文化自信落到实处,指导高职生的学习和工作。文化自信的内容融入这3门思政课程当中,对高职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大价值,使文化自信成为一个整体镌刻在高职生心灵深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

(二)高职生思政课文化自信教育有效性的路径分析

1.思政课课堂教学是最系统的途径

在高职院校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其优势没有任何课程可以替代。利用教育部规定的国家统编教材和充足的课时,以思政课教学为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对所有学生进行广泛、系统的主题教育,效果明显。

2.思政课课程实践是效果最明显的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13]大学生是青年的核心力量,要“引导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更好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4]实践证明,在课程内开展紧扣“文化自信”主题的实践活动,使高职生充分认识、理解、感悟、践行中华优秀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这两门课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促使学生对“文化自信”之“信”产生积极情感,发挥思政课教学“认知驱动、意志提升、信念固化、行为激活” [15]功能,而且通过“文化自信”之“行”,促使学生落实在学习、生活、班团干或社团工作或志愿服务、公益服务、业余兼职等方方面面。

四、结语

文化自信事关“中国梦”的实现,影响高职生的成长,高校作为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优势,通过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增强高职生文化自信意义深远。

[ 参 考 文 献 ]

[1] [4] [8] [9][10]中国网.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http://news.china.com.cn/2016-07/01/content_38789860.htm.

[2][12]中国政府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

[3]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8.

[5] 谢惠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支点[N]. 光明日报,2017-04-06(12).

[6] 中国政府网.中办 国办印发實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EB/OL].http://www.scio.gov.cn/zxbd/wz/document/1541575/1541575.htm. 2017-02-07.

[7] 吴四伍.革命文化何以铸就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8-25(6).

[11] 人民网.习近平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7/0213/c385476-29075643.html.

[13][14]人民网.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 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414/c1001-29209622.html.

[15] 程婧,段鑫星.论积极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82-85.

[责任编辑:庞丹丹]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自信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