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时期的油灯

2018-03-05 18:11杨海峰
党史文苑 2018年1期
关键词:灯芯油灯工农

杨海峰

1927年9月9日,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爆发了,起义部队在敌人的攻击下遭到了很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起义人员失散了,一部分不坚定分子离开了起义部队。毛泽东根据当时部队状况和敌强我弱的形势,认为占领中心城市已不可能,决定把革命工作的重点转到敌人统治势力薄弱的农村去。毛泽东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9月21日,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军。

井冈山位于湘赣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这里山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距离中心城市远,也有群众基础。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的中心——茨坪,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1928年4月24日前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在宁冈龙市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随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8年12月,由平江起义部队组成的红五军在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带领下与红四军在宁冈龙市、新城胜利会师。

井冈山革命力量的壮大,对敌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国民党开始对井冈山进行多次“进剿”和“会剿”,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要守住井冈山,粉碎敌人的围攻,部队除了构筑工事、练兵杀敌以外,还要克服敌人围攻所带来的困难。当时,在井冈山上,由于敌人的封锁,生活越来越困难,部队所用的粮米油盐、服装弹药日见短缺。当年,朱德曾以他40多岁的年龄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当时,部队用油非常少,煮菜、点灯都少不了油,而油又在敌人手里控制着,在最困难的时候则几乎见不到油了,油和其他物品一样成了宝贝。为此,毛泽东关于用油的问题专门向全军宣布了一个规定,规定各连(直至营团机关)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在不办公时,即应熄灭。连部要留一盏一根灯芯的灯,以作带班、查哨用。从此,在井冈山上,全军都严格地执行了这个规定:每到夜晚,随着熄灯号的响起,战士们就吹灭了灯,只有连部的一盏灯,点燃着一根灯芯。

毛泽东抓了这件看似小事的大事,使部队懂得了怎样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使有限的物资能坚持更长的时间,以度过困难,迎来胜利。

井冈山的油灯一直在亮着,毛泽东在灯下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夺取革命胜利的计划。在灯下,毛泽东先后写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名文章,从理论上回答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理。

井冈山的油灯成了革命胜利的象征,它像茫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推翻腐朽的旧制度,建立新中国。井冈山的油灯照亮了全中国。

军事博物馆收藏的这盏油灯制作非常简单,它由南方常见的竹筒制成,有提梁,筒内放油后再放入灯芯即可使用。如今,这只被油煙熏黑的油灯虽然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它对革命作出的贡献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责任编辑 / 陈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灯芯油灯工农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灯芯草的陪伴
朱德:“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为什么煤油灯需要借助灯芯才能燃烧
油灯收藏或成市场新宠
“过时”的油灯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成立前后史实辨析
福建工农武装革命的先声——平和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