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台收报机

2018-03-05 18:11张敏杰
党史文苑 2018年1期
关键词:我军电台敌人

张敏杰

摆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馆内的这台收报机,是1930年12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江西永丰县龙冈战斗中缴获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张辉瓒部的。

在此之前,我军在无线电通讯上是一个空白。通讯指挥只能靠有线或骑马、徒步进行。党中央对这半部电台非常重视,决定成立自己的无线电队。这台收报机成了无线电队唯一的装备。它是我军创建无线电事业的开始,对我军的无线电侦察事业、通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总政委毛泽东、总司令朱德决定成立无线电队,任命脱离国民党军队而参加红军的王诤为队长。在黄埔军校学习无线电报务的王诤从此用这半部电台开始为党工作。首批训练12名学员,9位男同志,3位女同志,有胡立教、曹丹辉、温亮彰、李建华、李赤华、周淼等人,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无线电报务,还有几个学机务,他们就利用这部收报机進行实际练习,训练报务。王诤知道敌人电台的呼号,由此可知道敌军各部队的驻地,这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王诤利用这台收报机,抄收国内外新闻,监听敌人动向,从此开始了我军无线电技术侦察工作,为我军打胜仗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国民党当局调集约20万兵力,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红军主力只有3万余人,集结在东固。毛泽东决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经过分析,决定先打国民党驻在江西吉安县(今青原区)富田的王金钰、公秉藩两个师。要消灭敌人,必须让敌人离开富田的巩固阵地,在运动中歼灭他们。怎样才能知道富田的两个师什么时候出来呢?敌人出来了又会向什么方向去呢?就在这关键时刻,王诤于5月12日用这台收报机听到富田的敌人电台同吉安县城敌人电台的谈话,富田的敌人说:“明晨出发。”吉安县城敌台问:“到哪里去?”富田的敌台答:“去东固。”王诤立即把这个重要情况报告了毛泽东。敌人正好送上门来,毛泽东布置好了捉敌人的口袋,等着敌人来。5月16日,红军第—仗就歼敌王金钰直属第四十七师和公秉藩第二十八师大部,然后追击敌人的郭华宗师、孙连仲师、朱绍良师、刘和鼎师,走了700里,打到江西的黎川和福建的建宁、泰宁,红军几乎每一仗对敌人的命令都很清楚,电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红军根据敌人的电报打仗,仗就打得非常主动。经过半个月的战斗,红军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并俘获敌第二十八师无线电队全部人员、缴获一部完整的电台及全部器材。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第二次“围剿”。

1931年11月,红军又成立了无线电总队,宁都起义后红军无线电通信实力大大增强,拥有6部无线电台,王诤担任队长,冯文彬担任政委(后翁瑛、伍云甫继任)。1934年8月,成立了军委总司令部通信团,王诤兼任通信团团长。我军的无线电通信联络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走过了创建、发展、壮大的路,这和王诤的辛勤劳动是紧密相连的。1950年5月,王诤被任命为中央军委通信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责任编辑 / 陈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我军电台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敌人派(下)
足够是够的敌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最后一个敌人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
我军第一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