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爱心 造就和谐

2018-03-05 00:22张云霞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家访班会爱心

张云霞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伟大事业,爱心是基础,班会是抓手,家访是有效途径。

[关键词]班会;家访;爱心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3-0085-02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就其核心而言是德育工作。下面我通过一个案例来阐述班主任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深刻影响。

一、案例背景

我班有个学生王某,去年秋季刚入学时,他上课经常捣乱,小动作不断,从不听教师的劝告,每天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课间在楼道里乱喊乱叫,推推搡搡;每天早晨就餐卫生习惯最差,乱扔垃圾,挑三拣四;平日里爱上网,作业书写不堪入目,基本上都是脏、乱、差。当然,他的成绩平平……

每天都有科任教师或者班干部向我反应他的不良行径,真让我头痛不已。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规守纪,以自己的学业为重,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口头上虽答应要洗心革面,行动上却不落实。看到他不思进取,我心凉了无数次。但是,作为班主任,我始终有一个信念——绝不放弃,只要有一分的希望,我就会付出万分的努力。沮丧之余,我觉得逃避不是办法,必须正视现实,下定决心,改变王某!

二、案例展示

为了对王某“精准扶贫”,使其早日“脱贫”,我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先到他家去家访,进行一番详细的了解,然后再找对策。第一次,我见到的是他妈妈—— 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陪读妈妈。在和他妈妈交流的过程中,我才知道他爸爸是开半挂的大车司机,经常跑长途,十分辛苦。王某在家也不太听妈妈话,妈妈对他很娇惯。那天,据他妈妈推测王某可能又上网去了,我长叹了一口气,倍感任务的艰巨。于是我和他妈妈促膝而谈,真心沟通了约一个小时。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生气归生气,工作不能停滞,我转化他的行动一直在进行。

接下来我又进行了一次家访,这次王某在家,仍然不是学习,而是在手机上看电影,他妈妈忙里忙外、操持家务。我察觉到王某点不好意思,当时是因为顾及他的自尊心,我并没有发怒,只是好言相劝,让他好好学习。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星期天的晚自习,据班长反应王某不在教室读书,他去哪儿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厕所里找到了王某,他正抽着香烟在“享受”。看到他堕落的样子,气得我火冒三丈,只想狠狠地揍他一顿。我呵斥的声音几乎占据了整个楼道,“你怎么这么不长心眼呀!你让我好伤心呀!我已经家访过几次了?为了顾及你的感受,不想在你妈妈面前批评你,你却不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不懂父母无私的爱,随心所欲,放任自流,花父母的血汗钱花得那么潇洒!全身从上到下都是名牌,你有啥权利这样挥霍啊?一个人活着连一点学好的毅力都没有,那还有什么意义,让别人瞧不起,让父母老师伤心,你就这样情愿堕落吗?”

第二天,他给我交了份检讨,我仔细阅读了他的“作品”,彻头彻尾只透露出一个信息:他很委屈。于是,我召开班会——谁最委屈?下课后,我又找他私下谈心。我心平气和,语重心长,不带任何批评的话语。我问道:“你爸爸开车挣钱容易吗?危险不危险?妈妈在家既照顾你又做家务辛苦吗?”这次我终于等到了久违的星星之火——泪光。他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我让他暂时不要急于上课,而是好好思考并回答我的两个问题:①你到学校是干什么的?②你将来要到哪里去?他这次的反思很真诚、到位,他决心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顺势鼓励,给他信心。我教会他如何做人,特别是要学会感恩父母、体贴父母,学会在学校遵守纪律、踏实做人,然后好好学习,考出最理想的成绩,报答父母。后来,我又给他调换了座位,他的同桌是全班第一名李某,当然是他学习的得力帮手。渐渐地,他能在教室里静心学习了、能在操场有秩序地活动了、能在食堂文明就餐了,并且碰见老师能够主动问好,老师们都反应他在进步,同学们肯和他交朋友了,他的学习成绩也比以前有了大的进步。

今年的家长座谈会期间,王某的妈妈作为家长代表发言,尽管她的表现有些腼腆,她的言语带有浓重的乡土味,但在朴实无华的语言里她表达了对学校教育的肯定、对孩子进步的喜悦。他妈妈说王某的变化很大,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现在不向家长要钱上网了,放学回家首要的任务就是写作业……本学期期中考试,王某成绩进步突出,学校给他颁发了学习进步奖状,我很欣慰,星星之火现已达燎原之势。

三、案例分析

1.育人德为首,做人孝为先

作为一班之主,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有才无德、无才无德我都不喜欢,德才兼备才是我的教育追求。“孝敬父母”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所有事情都能直接或者间接和孝敬父母挂钩,教师可时时事事讲述父母的不易,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感化学生的心灵。对于王某这样的后进生,我的良知没有让我放弃他,反之,我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大爱去温暖他,用真情去感化他,用道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改正错误。

2.班會德引领,反思鉴真品

德育主题班会是班级工作的导向,班主任利用好一切可以以德育人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善意的提醒。让自我反思来左右学生的言行,是很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王某在后来的反思中,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用心地去改正,我改变了他,他也改变了我,他没让爱他关心他的人失望。

3.家校真诚沟通,天堑变通途

班主任要定期做有效的家访,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形成家校合力,从而推进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针对王某的情况,我一共家访了两次,召开了三次主题班会,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我觉得我的班主任工作在实践中得到了砥砺,工作经验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断积累,工作热情不断高涨,人生阅历不断升华。我真正懂得了爱心播种希望,感化造就和谐的硬道理。

4.案例反思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一直在琢磨班级管理的捷径,向同行请教,看书学习,上网查询,收集资料。现在我已经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摸索到可让学生通过感恩父母来激发爱的激情和学习的热情,感受了家访的力量,懂得了家访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班级管理的方法还不高效,教育学生的方式还不科学等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必然会坚持用心做教育,用爱做教育,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感化每一名学生,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我相信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托起明天的“太阳”!

(特约编辑 斯 陌)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访班会爱心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家访策略研究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