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陌上花开缓缓归

2018-03-06 02:42
北广人物 2018年8期
关键词:孙儿外挂作弊

本期沙龙主题“开挂”,是年前大家一起定下的。“开挂”这个游戏用语,如今被频繁使用于各种超常发挥的态势。其醒目程度?这么说吧,吃瓜群众是否被闪瞎,完全看自身功力了。于是,整个春节假期我得空就瞎琢磨:本期沙龙主题的成长方向在哪儿?实话,未果。

经常自我安慰:如果失业,一个口罩、一副手套,我可以做个很好的保洁员,还擅长科学收纳。春节假期,我多次保洁员打扮,乐此不疲。最大的收获,不是一尘不染、井然有致,而是,我把我的偶像给收拾出来了!苏轼苏东坡。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还有各种苏东坡的书。于是,我就想,问问偶像吧:老苏啊,您老说现如今这个开挂,是咋回事儿啊?然后,回答还不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而是老苏淘气学舌的另一句,吴越王给亲爱的夫人的家书:“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闺蜜是演员,近年来,作品一部接一部,总被人开玩笑:“你开挂了?”而很多人不知道,她挣来片酬,一大部分都不计成本地投入到公益纪录片的出品了。我提前看了刚在伦敦做完后期的新纪录片:一对“冰花”姐弟的上学路。弟弟路上冻哭了,手冻破了。姐弟情意,暖心;贫穷、艰苦掩盖不住的少年朝气,惊心。英国摇滚老炮儿大卫·鲍伊(David Bowie)的《I Dig Everything》作为主题曲,竟然和孩子们的奔跑、跳跃,合拍到仿佛量身。这姐弟俩的上学路,又冷又远,哪儿有什么花儿?但看着他们,我就像看到花儿开,心里舒缓了很多。“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开挂,应该是一种表现认定或者节奏呈现吧。

比如,16岁小姑娘在古典文学领域开挂,那睡衣拖鞋鸟窝头就是特定的节奏呈现,而奖项和书就是表现认定;而在各种学习领域开挂的母女,赶场是节奏呈现,学有所成是表现认定。

不得不说,俺们女性咋这么勤劳、勇敢呢?

接下来,两位男性作者开始撤火:开啥挂啊?不如奋斗;开挂?那不就是作弊?其实,他俩的意思我明白,再给翻译一下子:开挂,作为奋斗的副产品比较踏实,别没事儿就瞎惦记;开挂,就是前置条件改变后的竞争结果。如果竞争,没有了公正、公平、公开,开挂还有意思吗?

不得不说,你们男同志咋这么紧张、严肃、不团结、不活泼呢?

来,团结、活泼一下。春节央视大热了清代才子袁枚的一首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世界,有牡丹也有苔,牡丹花开富贵,苔花即便盛开也很难被看见。而生命呢?基本都是三尺之榻、七尺之躯,谁是牡丹?谁是苔?说你牡丹,你就牡丹了?说你苔,你就苔了?生命终点之处回望,牡丹如何?苔又怎样?

说到底,生命自身认定比较重要。是牡丹,还是苔?答案愿意分享,我们拊掌;当隐私收纳心底,您请随意。愿每个人的生命节奏,都能自己主控。春天到了,陌上花开了,我们缓缓归…… (朱子)

开挂三部曲

彭立昭

几乎没有人会在路程的起点的时候就知道终点在哪里,开挂谈何容易?我以为所谓人生“开挂”,首先得有叛逆的勇气。

加油!想拥有开挂人生,必须先有一颗勇敢的心。

变异的“开挂”

李雄峰

现在很多毛孩子嘴里动不动喊着:开挂、开挂。起初,不明白什么意思,于是,就自己瞎琢磨——在我们还是毛孩子的时候,时常听说火车为了增加运力,会多挂上几节车厢。无论是运客还是拉货,都能多装不少呢。这就是我们当年理解的多拉快跑,“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也是我们如今理解的开挂。

把自己的理解跟儿子一交流,给他乐喷了。“您老快去百度一下吧……‘开挂’的解释估计‘更新’了。哈哈……”于是,自己还真认真地上网一查,“开挂,原意是指开外挂,外挂是指某些人利用电脑技术专门针对电脑游戏进行一些修改后,达到充分有利于自己玩游戏的作弊程序。开外挂原意指的是玩游戏时作弊的意思。”原来是这样,敢情就是不玩“爷版”,玩“孙儿版”啊!

儿子打小就在我的熏陶下知道: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我们每一天的一举一动其实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就是我们所说的“游戏规则”。只有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才会过得踏实,获得永久的快乐,过的、玩的都讲究“爷版”,就是守规矩;而那些靠投机取巧、靠偷奸耍滑也许也能获得快活,但都是暂时的,而且,在“爷版”的面前,这些“机巧”全是上不了台面儿的“孙儿版”。

“爷版”和“孙儿版”经常被我们爷儿俩用在共同喜欢的三国杀这款游戏中。

当初,三国杀游戏刚从桌游进军电脑游戏的时候,儿子迷得不行,每天都喊着要玩。可进了场,由于年龄小,经验不足,屡屡被自己人“误杀”、或被对手“集火”(集中火力消灭)。于是,他便央求我玩“孙儿版”,好在我的庇护下,多玩一会儿。我答应他只玩一会,他很高兴。我俩在一间屋子里,玩着两台电脑,互相通风报信,儿子开心地玩到了最后。然而,当这局游戏结束的时候,他却高兴不起来了——因为游戏中“敌我”关系的我们爷俩,被其他玩家骂了个狗血喷头。多么鲜活的教材啊!“这就是作弊的结果,在你享受刚才短暂快乐的时候,你就要做好被人唾弃的精神准备。”从此,儿子再不开挂玩“孙儿版”。

前几日,在外留学一年的儿子回来了,懂点事的他想陪我玩,让我高兴。于是,一人一台电脑又开玩三国杀。可是没想到,由于电脑上显示出我俩的IP地址相同,始终无法组局,也无法进其他游戏房间,准被“踢”出来。“你看,科技水平提高了,都能做到如此识别了。这就是开挂给人们带来的后果,你就是玩‘爷版’,但同IP,也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了,这就是对开挂的惩罚。”一心想陪我,让我高兴的儿子生气起来:“那就让我让他们开开眼,知道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开挂。”儿子闷头鼓捣起来,一会工夫,他喊道:“老爸,开玩!‘爷版’的!”我一看,惊讶地发现,儿子用所学的知识,成功地隐藏了IP,我们可以共同愉快地游戏了……

不过,在我看来,儿子无疑又开挂了,我们玩的是“爷版”,可万一有人用同样的方式在玩“孙儿版”呢?人与人,该靠什么建立彼此的信任呢……

开挂的妈妈 开挂的娃

程戈

刚开始说起“开挂”这个话题,心里有些打鼓,从小到大唯一做的一件可以称得上“开挂”的事儿,应该是在小学时代。800米跑始终在达标线徘徊的我,居然一抽风报名了学校的冬季长跑比赛,穿着单衣单裤,在校外沿着马路不知跑了多远,甚至跑掉了一只鞋都不能阻止我的脚步,居然拎着鞋、光着脚,一路呼哧带喘地跑到了学校门口,硬是挤下了一名同学,成功晋级此次比赛所取的最后一名——第15名。这也是体育细胞欠发达的我唯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从此之后,我的外挂基本上就关了,一路平平静静地上学、考试、升学、毕业、工作……直到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我的身边。从她在我的肚子里孕育,我的“外挂”就开了,从确认怀孕到生产前,每一次的孕检都是我一个人,挤公交,排队,挂号,拿化验结果,一路挺着肚子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不管是坐班的老公,还是退休的老妈,都对我无比的放心。生产前的两三个月,正赶上一个演出季,我带着老公话剧、音乐会、音乐剧、舞蹈,甚至摇滚演唱会看了一个遍,嘴不吐,脚不肿,行走生风,誓要把多方位胎教进行到底。

如今,闺女上了小学,当妈的更是全面开挂了。英语、古筝、长笛、书法、跆拳道、舞蹈、声乐(后面两种各有两个不同的班),九个课外班火力全开。为了上好这九个班,我和闺女的日常是这样的:放学以后先用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完成学校作业,其余时间就留给了课外班的作业:练习古筝一小时左右,吹长笛半小时左右,练习书法半小时左右,写英语题半小时左右,录舞蹈视频给老师回课半小时左右,视唱半小时左右。除了古筝几乎天天练,其余各项以一周一次到两次的频率进行。即便是这样,时间还是不够用,于是我开始挤“海绵里的水”。声乐课和舞蹈课中间,有一小时的间隔,赶紧练练长笛;上课、回家的路上,把新学的歌唱一唱;出门旅游坐高铁,一点不影响边坐车边背古诗;临睡前冲个澡,顺便把英语单词记忆一下……最忙碌的是去年的最后一个月,四场演出加期末复习,每天感觉都在快行线上奔跑。记得第一场演出那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早八点到下午三点半,舞蹈排练加演出;下午三点二十到六点,合唱排练。两个地点就在斜对面,简直是无缝对接。”孩子的班主任忍不住在下面评论:“我感觉她的时间每天都是按分计算的。”的确,我们俩的时间都是按分计算的。在她练古筝的时候,我一边干家务一边挑错音;在她学音基(音乐基础知识)的时候,我一边陪读一边认五线谱;在她上舞蹈课的时候,我扛着电脑挤在靠背椅上整理采访录音;在她写书法的时候,我拿着字帖亲自上阵做示范;在她打跆拳道的时候,我就成了后勤保障加人肉桩……三年了,我们的周末都是在上课中度过的,很累,也很充实。

与其说我是一个开挂的妈妈,不如说我有一个开挂的娃娃。琴弦弹断了无数根,舞蹈鞋穿破了好几双,曾经死活弹不好的谱儿,突然有一天一气呵成;曾经死活踢不破的木板,突然有一天一脚踹成了三块;曾经死活抬不起的腿,突然有一天一扳就上了头顶……三年里,闺女有过抱怨,有过泪水,有过退缩,但始终没有放弃。遇到每一个看似过不去的坎儿,我们都会互相鼓励,抱着取暖。很庆幸我有一个省心的“开挂”娃娃,用纯真的微笑和暖心的话语给了我坚持的勇气。这样的“开挂”生活不知道我们还能继续多久,但是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做事情总要持之以恒,如果轻言放弃,又怎能有“开挂”的资本呢。

与其开挂 不如奋斗

毕明

提起“开挂”这词儿,玩过电子游戏的人都知道,其实就是作弊。

记得小时候在电视机上玩“红白”游戏机的经典游戏“魂斗罗”时,所有的人都学会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ABAB”的作弊秘笈,30条命让你打到关底,很爽。可是在秘笈的陪伴下取得的“骄人战绩”无法让人扬眉吐气,甚至不好意思与小伙伴提起,不守规矩的成就被人不齿,可是在私下又总要玩上几把过过瘾。那时好像也没有“外挂”这一说法,外挂应该是源于pc游戏出现之后。再后来外挂一词儿也就被大家广泛用于生活中,普遍用于某人在某领域取得不俗成绩称此人“开了外挂”。

从议论别人开了外挂分析,一是佩服人家有本事,二是酸葡萄心理。其实别人成功之前的奋斗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马云先生说过一句话:在一个聪明人满街乱窜的年代,稀缺的恰恰不是聪明,而是一心一意,孤注一掷,一条心,一根筋。

深处这个资讯随处可得且得到成本极其低廉的现实时空,聪明人的的确确多如牛毛,而更多的聪明人整天想的大多是如何“开外挂”,如何以小搏大。本来这种追求“事半功倍”的想法与做法无可厚非,但一旦这种想法一头扎在“靠外挂”上,甚至梦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坐等天上馅饼的心机上,大多也就是天天做梦而已,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它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记得十多年前,当股票一片红的时候,多少人都是怀着进去就挣钱的心理将血本投进股市,这里“股盲”可谓不计其数,结果就是至今还有相当的“前辈”套在其中,堪称血本无归。这何尝不是做梦“开挂”的投机心理制造的惨案呢?没有对股票知识和技能的日积月累,没有实操经验的磨炼,“开挂”的结果大多都是“挂了”。也算应了股市中那句至理名言——股市中的钱都是老股民挣新股民的。此言颇有道理。

中国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更完整的句子是“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这里的“不过三代”在大的方面肯定与国家的太平富强有关,但从小的方面讲,比如现在的富二代,有多少是真正地在自身素质能力上“开挂”,多少富家子弟在炫富,在拉仇恨。也许他们不会很快坐吃山空,但是没有了自身在各方面的奋斗进取,挥霍殆尽其实也很快,世上有一夜暴富就必然存在一日坍塌,游刃有余于两个极端的则是“代代相传”。守业难于创业,打天下易守天下难说的莫不如此。

所以与其人人想开挂,不如认清目标,踏实奋斗。做一件事之前要权衡可能的结果,但真正的结果只有做完才会真实地呈现。至于那些不诚实甚至违规的“开挂”,弄不好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远不如踏实奋斗迎来的“开挂”更稳妥,因为世上任何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如果不认真对待,都可能给我们怼回一个巨大的惨痛教训,很多人真的承担不起。

猜你喜欢
孙儿外挂作弊
制售网络游戏外挂行为的刑法规制
雕像
作弊
石材反打外挂墙板应用技术
枪械的“外挂神器”
我的『秘密武器』
战斗机武器外挂投放与内埋投放比较
孙儿元夕赏月记
没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