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市S老年公寓的个案调查看民营机构养老

2018-03-06 07:41曹婷婷俞群俊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年公寓公寓收费

陆 烨,曹婷婷,尹 芹,俞群俊

(昆明医科大学人文学院,昆明 650500)

根据《2010年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4个百分点。”近七年来,随着昆明市老龄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备受群众关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多年后的今天,“421”家庭增加,靠传统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选择经济、适宜、有效的养老方式才是应对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基本路径。养老机构的发展与老年人所获得的机构养老服务水平直接相关,机构养老的长效发展是有效应对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S老年公寓的现状

S老年公寓位于昆明市城区,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6月的民营养老机构,占地面积1.3万多平米,投资1000万元。它背靠公园,内外环境宜人,交通便利。现有床位500余张,常住老人274人;现有工作人员68人,大量员工在护理部,占员工总数的66%,其他人员占比为办公室占19%、餐饮部占12%、医务部占3%,人员配比倾斜到老年人护理工作上,贴近工作需求。专业医护人员和按摩师可提供院内服务,让入住的老人及时得到治疗,做到小病不出门。公寓内设有阅览室、电脑室、娱乐室、健身器材等可供老人娱乐。

表1 S老年公寓收费情况统计表 单位:元/人/月

二、S老年公寓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一)收费较高,群众接受程度低

从表1和表2可知,入住S老年公寓的费用为2340—6060元/人/月,全年费用在28080—72720元之间,大部分住客选择最低档次,每年仍需支付3万元左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373.26元。该公寓的最低级别房间和护理费的全年花销大于云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房间类型及护理级别的升级,此项支出将逐步提高,最高级别房费和护理费的年总费用已近3倍于上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如此高消费令大部分入住的老人感到吃力,特别是夫妻同住者倍感经济压力大,同时也令很多前来咨询的老人及家属因此而却步。

(二)人员流动性大,阻碍服务质量的提升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的六个月内该公寓员工共离职39人,占现有员工的57.35%。一半以上的人员流动难以确保单位开展长期、系统的员工培训,服务水准下降。

表2 S老年公寓入住者总费用付费档次统计表

表3 员工工时与工资

通过表3看到,在岗员工需超时加班完成工作但收入并未增加,员工们颇有怨言,服务乏力,使得该公寓服务质量下降。在工作内容繁杂、时间超长、强度大而工资收入偏低的环境下,员工们没时间、没精力与被护理的老人们沟通和交流,无法细致了解老人的需求,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三)缺乏专业的护理人员和管理人才,长远发展受限

S老年公寓的护理员43人、特别护理员10人、主管1人,年龄从25—58岁,仅1人是大专学历,其他人均是小学文化。员工在岗工作时间最短的仅3个月,最长的5年3个月,应聘前均未受过护理培训或从事过护理工作。副总经理1人,29岁,大专学历,所学专业与康复及护理相关,在岗工作5年半。S公寓每个季度聘请护理专业教师讲课,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但从上述员工离职率可以看出,员工流动性大、离职率高阻碍了该公寓服务水平的提升。加之该公寓几乎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没有劳动保障,留不住人才。

(四)民营养老机构普遍缺乏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通过调研显示,民营养老机构相对公办养老机构而言,得到的补贴、税收减免较少。民政局等机构来该老年公寓时主要以物资发放、慰问老人、参观视察等活动为主,并未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民营养老机构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只能靠机构自身的能力,能力、财力受制约,长远发展自然受限。

(五)公众对民营养老机构的认知不够

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中国社会主流,社会上存在着不了解机构养老的现状,也有不了解甚至不信任民营养老机构的情况。该公寓从建立至今近六年时间里不断发展完善,入住老人和员工也不断增加,住客主要通过亲友、同事口耳相传地介绍而来,即便S老年公寓打了广告但其仍不为广大市民所认可。

三、S老年公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吸引更多老人选择机构养老

价格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因素,靠退休金过活的老年人更是对老年公寓的收费极为敏感。“养老机构在管理过程中的收费标准应根据当地实际状况进行量化,收费不仅须考虑政府、社会福利因素,还要与当地的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工资水平具有密切关联。机构养老收费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假若收费过低,无法保证其正常运营;反之,收费过高,导致老人形成心理阴影。”[1]政府层面若能考虑对民营养老机构给予适当的补贴、税收减免和财政政策鼓励,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入住老人的费用水平,从政策上鼓励民营养老机构吸纳更多的老人,减轻家庭养老的负担。

(二)合理地提高员工薪资,减少员工流动,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适当提高护理员等一线员工的薪资,增加节假日慰问补贴,以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员工流动,增强业务队伍的稳定性。建立合格的管理层,加强有效管理。有规划地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技能。

(三)转变观念,加强同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提升知名度

民营机构切勿“等”和“靠”,要转变观念,一方面,建立与民政等政府部门的联系,寻求政策引导和支持;另一方面,与高校合作,使高校成为护理、养老等相关专业的定点实习单位,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注入,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档次。宣传方面也要转变观念,既要有传统的广告渠道,也要打开思路建立新渠道,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广而告之。可招募志愿者、社工来做短期社会实践,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因素,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关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获得更多的支持。

(四)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民营养老机构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政府可两方面扶持,一面从扶持民营养老机构的角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减免等方式加强对民营养老机构的支持;另一面从养老人群出发,如养老资金补贴、养老保险优惠等使老人在民营机构养老的成本下降,从而使其养老方式有更多的选择。政府通过上述制度的建立,逐步规范民营养老机构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1]方亮.机构养老管理中收费的量化与路径分析——基于广西A老年公寓的实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2):124-125.

猜你喜欢
老年公寓公寓收费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老年公寓呼叫装置使用不便惹纠纷
智能引导停车、不停车收费及寻车系统设计
数字公寓
德国的“敬老储存”
德国的“敬老储存”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审计收费探讨——以H会计事务所为例
本市取消和免征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