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研究

2018-03-06 21:37卢一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技术员古籍技术人员

卢一龙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长沙 410081)

1 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的重要意义

古籍是历史的产物,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无论是经典史传、诸子百家,或者是文学总集、作家别集,也不论先秦两汉晚清近代,或者古文今文、文言白话,凡属古籍,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著作者,用当时的文字,根据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思潮,就某一领域的理论或实践的知识内容著作而成的。古籍承载着不同阶段历史时期的文明和文化,其背后深涵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发展的精华,古籍背后更是彰显民族行为、文化的异同,为后代进行多领域科学研究提供源头。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文明与信心传播的重要部门,古籍的保护妥当、古籍的修复技术是否适时适当关涉古籍的留存,其意义重大。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古籍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古籍承载的文化信息关涉历代文明文化,对损坏的古籍进行原貌修复,能够让古籍得以有效保存,让后现代的人们进行科学研究以及探索文化提供重要科研线索;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的意义还在于提高修复技术,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就是加强对古籍所反应的文化历史阶段的再尊重,每一本古籍反映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古籍背后续写着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修复已破损的古籍能够让人、物与故事得以保存与流传;最后,古籍修复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技术的进步与否需要通过比较才能明确,在古籍保护的道路上,近年来虽然受到国家和社会对古籍文化保护的高度重视,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为进一步推动古籍保护与修复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其意义非凡。

2 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的问题及原因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对古籍修复主要采用搜集、整理、改善古籍保护的环境,同时对已经损坏的古籍通过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修补,或者采用现代的图书馆技术扫描成电子版,并记录存档,修复的过程大致分为清理、归原和修复。虽然近几年以来大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对图书馆古籍的保护和修复,并且对古籍的保护与修复在完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方面多有所增强,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单一,投入少。古籍的修复技术不同于传统的书籍复原,因为古籍本身具有文化性、年代性与历史性,对其进行修复并不是简单的翻新,修复是一项极为细致、极为专业和复杂的工程,按照国家对古籍的保护原则,一般采取整旧如旧的原则来进行(“整旧如旧”的意义就在“尽可能保留古籍在我们进行修复之前的面貌”),这给古籍修复技术人员提出了高要求。早起的国家图书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曾专门为了保护古籍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但是这些修复人员受工资待遇低、高校对古籍保护不重视以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他们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古籍修复工作,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

(2)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员少,缺乏精湛技术员。近年来,国家委托几家高校图书馆,对我国古籍收藏情况和修复人员状况进行了一项调查,被调查47个高校图书馆中,古籍总藏量为1186万册,破坏率为26%,而少数民族古籍存量本来就不多,现在有些面临失传的境地。统计显示,全国修复从业人员不足200人,还有个别图书馆一名修复人员也没有,一些图书馆至今没有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古籍修复缺乏场地和管理人员,尤其是修复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导致技术人员缺乏的原因分为多方面,跟高校思想重视、财政投入与政策完善缺乏有必然联系。

(3)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设施落后。古籍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工序繁琐复杂,修复时间较长,一方面要求修复的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素质,对古籍修复技术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和推敲,发挥敬业精神,才能做好古籍修复工作;另一方面,古籍修复技术的特殊性,很多原著并不能用现代化的文化科技力量简单的复原原貌,需要通过一定的设施设备对古籍进行清理、除尘、除虫或者祛湿,才能更好的保护古籍和修复古籍的原貌,以此来促进古籍第二次生命的绽放。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古籍修复设施设备相对落后,给古籍修复带来难度。

3 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的创新策略

高校作为文化保护、传递与发扬文章的重要科研单位,有效对古籍实施保护和修复,是对祖先文化、祖辈智慧以及历史的尊重,图书馆提高古籍修复技术能够让我国的文化得到有效延续,让文明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扬,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任道而重远,需要重视才能防止古籍流失。

(1)加强古籍修复技术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中国古籍修复专业人员普遍缺乏是历来古籍修复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我们同样面临这方面的问题。古籍文献卷帙浩繁,但是在部分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素质参差不齐,这需要高校对图书馆古籍修复高度重视,改变传统的古籍保护方式、方法,采用新时期的古籍保护技术,完善古籍修复技术员队伍的建设,加强技术员日常培训,多途径提高技术员的专业能力,才能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从实际提高古籍修复的技术。古籍保护需要高校马上重视,并注重这支队伍的建设,才能有效改善对古籍修复的技术,才能尽快防止古籍保护的尴尬局面。

(2)加强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的财政投入,改善古籍修复的环境。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已经无法适应网络信息化时期的发展,随着新型高校图书馆的深度发展,信息化、电子化和数字化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建设和创新的主流,古籍的修复需要高校借助图书馆创新改革的机会,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一方面改善图书馆的物质环境,完善各项设施设备;另一方面,需要高校重视古籍修复,加大对古籍保护的投入,包括改善古籍藏书的场地、抗氧化设施以及防虫防水等设备的改善,尽最大努力防止古籍被损坏。新时期电子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高校加大投入才能改善传统图书馆的环境,才能创造符合古籍保护的环境。

最后,完善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技术的设备,拓宽修复技术。与传统的图书馆古籍保护相比较而言,网络信息化时期的古籍保护为其修复创造和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修复技术,在这种背景下只继续采用传统修复手艺,难以达到对古籍原貌的修复,同时修复过程中靠技术员精湛手艺也有无法修复的地方,如果采用科技手段来弥补手艺的缺陷,不仅能够缩短修复的工期、减少修复的复杂程序之外,还能够大大提高修复率,这无疑要求高校需要加大对古籍修复的新设备、新设施的投入,才能在拥有精湛修复古籍人员的前提下,依托高科技设备,才能提高高校图书馆古籍修复的成效,这需要一个时间来改善,也是发展图书馆建设的一个必然的过程。

[1]耿宁.中、西古籍修复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杜伟生.古籍修复原则[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4):79-83.

[3]何谋忠.我国古籍修复技术的发展[J].发展,2015(8):74-75.

[4]杨芬.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104-109.

猜你喜欢
技术员古籍技术人员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不许撵他走
转运
我是古籍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