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

2018-03-06 21:37陆建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大学生

陆建珍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 214405)

1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创业创新现况

我国高职院校推行大众创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理论基础及创业创新的实践条件,除了用于专业课程教学和校内实习、实训的汽车各专业实训室,如汽车钣金实训室(包括钢制车身维修流水线、铝制车身维修流水线)、冷作实训室、机电维修实训室、汽车美容实训室等,还具备可联合利用的实训资源,如策划营销工作室、淘宝等。同时,高职院校学院已经建成相对稳定、功能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群,可以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提供深入企业一线学习的机会,从实践层面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高职院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力求打造本地区综合素质型创新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全面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模式,必须遵循相关部门的教育改革要求,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课程的设置体制,全面落实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使高职教育转变成为新时代创业创新发展的就业新风潮,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新一轮转型创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实施落实策略,在国家层面、大局层面、社会层面基础上掌握理解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就业发展局面。

2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管理存在的不足

2.1 创业创新教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思想理念落后。从高职院校教育情况或者学生本身的学习情况上进行考虑,缺乏专业角度与时俱进的行业发展动态联系。传统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培养理论基础过于僵硬,跟不上新时代创业创新的指导思想,在实践操作上达不到理论结合实践的创新要求,难以灵活地运用创业创新的大好形势。其次,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观念薄弱。高职院校不完善的创业创新理念,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角度受到严重的制约,大学生创业创新意识薄弱、自主性不强,缺乏创业创新的实干精神和勇于挑战精神,导致一些大学生在创业创新方面犹豫不定,很多学生只停留在空想创业创新计划阶段。再次,高校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初见雏形并不完善。我国的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从整体角度来说,仍然处于不完善阶段。国内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课程基本上就是形势上的理论就业指导课程,并没有针对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进行系统跟踪式就业指导和反馈。从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实践教育课程体系角度来看,尚未做到为学生分析出适应社会需求切实可行的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就会导致大学生在创业创新教育课程实践过程中无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创业创新趋势步伐。

2.2 缺乏有创业创新实践经验丰富的教育团队

加强高校创业创新教育团队的建设,高校必须具有创业创新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教育工匠和高校实践操作的讲师,配合高校就业创业创新的工作人员,对学生制定一系列的高校创业创新培养机制,以其能够培养大学生获得创业创新实践教育能力。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在创业创新专业课程内容建设层次上,其专业水平非常有限,所以导致创新思维的引导和开发总是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创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创业教育让创业创新发展活动流于形式。家长的认识方面,都对学生创业创新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校企合作基本只是以人才简单输出和输入的形式存在,缺乏深度合作,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创业创新意识及行动不够。大学生中具有创业创新意识和行动的人寥寥无几。不愿冒险的就业倾向,举办创业创新大赛,为比赛而比赛,从单纯的比赛到真实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职院校严重缺乏能够开设创业创新课程的专业教师,从学校到创业和创新的经历和经验,对学生真正的创业创新没有指导意义。

3 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管理体系模式

3.1 完善创业创新课程体系设置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要按照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的思路,创业创新教育课程强化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探索和实践各科专业课程平台设计、准入准出课程设计、专业及个性拓展课程等教学模块体系的建设。与此同时还设立了创业创新教育模块,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培训教育课程,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专业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证等与创业创新相关的实践教育教学环节。在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中,结合专业学科的特点设计精品课程教学模式体系,兼顾考虑到个别大学生的个性差异,起到突出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探讨与实践研究,又要积累创业创新技能的实践经验,使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创业创新实践相结合又相渗透,以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3.2 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业创新教育的理念改革

一是精心采用“嵌入式”教学内容,将创业创新教育嵌入日常的专业教育之中,实现创业创新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的结合培养目标。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把创业创新教育贯穿于创新教学模式之中,采用引导启发式、调查讨论式、开放式研究等创新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引导教学新方式。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大胆开拓学生视野。二是提升学生创业创新教学条件及能力。改善办学教学的硬件设施,完善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学生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发挥学生专业特长活动,随着社会需求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专业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特长活动及科技创新训练、社团各种比赛活动等拓展和补充能力的活动,促进学生独立完成学业与专业融合的积极作用。三是支持及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教育环境。启动各类创业创新训练项目及政府帮扶政策,从地方政府政策、大学生创业资金等方面予以经费上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开展高职院校科技文化节,共享与协同创业创新共享资源。举办大学生共享创业BBS论坛和成功人士报告会,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发展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建设大学生产业科技创业孵化园,从模拟创建阶段发展到实体创业阶段。通过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竞赛比赛,培养条件成熟的优秀大学生团队,帮助其注册公司实现高校帮扶大学生创业的实战对接。四是创业创新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要求学校领导层高度重视,成立由主管教学的校领导牵头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负责本系本学院创业创新教育的教学实践探讨,要将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包括开设讲坛、指导学生、共同开发创业创新项目等,逐渐形成与学院办学特色相适应的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对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并收到一定效果,在课堂上除了传授学生创业创新理论外,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设置相应的学分和课程。五是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高职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聆听创业大家的思想,这对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学习的公共必修课。除了专业知识外,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创业创新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核心点。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考取相关职业证书,鼓励教师多关注最新的创业创新理论研究动态,高职院校还服务地方经济的长效机制、积极整合重要环节、营造人人参与,在建设好学生创业社团的同时,在比赛中发掘、造就一批具有创业潜质的优秀学生。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应顺利这一时代的大潮,改革教育思路,开展特色化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4 结语

基于高职院校创业创新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课程教学,搭建全新的创业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带领学生参加创业创新大赛,在教学过程与最终考核结果中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分析考核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教育衔接问题,推动创业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创业创新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在高职院校创业创新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课程的开发提供基本的方向,为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提供指导,培养人才质量显著提升,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等,落实到高职院校创业创新发展的课程目标。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掌握高职院校创业创新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操作步骤技能,使学生具备能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预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高职院校发展建设的高质量就是与时俱进发展独具特色的创业创新教育管理体系的实践提升,才能整合资源提升高职院校的创业创新教育管理体系模式的办学探索和改革。

[1]崔玲玲,伊宏伟,马晓利.高职院校创业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4(6):88-90.

[2]白广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4):1-5.

[3]介晓磊,燕海茂,朱伟峰,等.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1):34-41.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大学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