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协同机制建设研究

2018-03-06 21:37银奕淇欧迪巧欧长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有色金属职教校企

银奕淇 ,欧迪巧 ,欧长贵

(1.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6;2.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6)

发展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是有色金属工业由弱转强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全面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目标关键在人才。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色金属行业同样也不例外,更加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有色金属工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建设现状

目前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地方政府举办的职业院校,另一类是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学历与技能共同培养,中高职相互衔接的教育发展格局[1]。近年来,在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指导下,成立了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领导协会[2],组建了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建设了一批有色金属行业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基地[3],出台了促进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相关文件,进一步提高有色金属工业能力发展,产业和教育结合、校企之间紧密合作的有色金属行业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建立,行业指导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工作全面提速[4]。一批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术院校面对市场的需要,根据市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健康合理发展之路。例如山东铝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铝业职教集团,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南有色金属职教集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整合行业资源成立的云南冶金矿业职教集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满足区域冶金行业经济建设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组建北方冶金职教集团。成立职教集团,合理调动资源,解决了有色金属行业企业需要与高校人才培养不匹配现状,对打造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的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建设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的重要意义

2.1 建设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是有色金属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色金属产业大军的重要力量,是有色金属行业“转方式、谋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5]。因此,加强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建设,把发展行业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校企职教资源,加快有色金属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利用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来弥补资源的不足。

2.2 建设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是有色金属工业加快技术进步的重要前提

当前有色金属行业工业正处于由大转强的关键时期,在经历产能扩张高峰后,呈现出资源透支、产能过剩、产品同质、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劳动生产率、企业开工率、资金利用率、产品科技含量并未同步提高。因此,加强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建设,依托校企技术优势,将专业人员的基础理论、共性技术研究与广大一线工人的技术革新相结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能力。

2.3 建设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是有色金属工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有色金属工业门类复杂、产业链长、条件艰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典型。加强有色金属职业职教集团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延伸到实训基地和企业车间,使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相结合,在实践操作培养中,提升职业培养,使有色金属企业文化、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对接与融洽。

2.4 建设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是构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

行业职业教育既是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建设,组织、协调和指导集团成员,根据行业企业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建立符合有色金属行业特点的“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新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才能为有色金属工业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3 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协同机制的构建

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成员主体与组成要素紧密联系起来,互作用、协调运行,从而充分发挥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各成员主体的作用,加强职教集团内的全方位合作,整合职教集团内的各项资源,建立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促进职业教育集团的长期、全面、和谐发展。

3.1 建立校企合作动力机制

校企协同必须遵循“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使双方都享受到合作所带来的利益,这种分享利益必须“按劳取酬”,否则会严重挫伤利益受损方参与创新的内生动力[6]。因此,在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的框架下,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鼓励、优惠、扶植政策,引导企业投身职业教育,学校应积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在土地、资金、税收以及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派遣骨干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从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吸引企业投入资源,获得企业的支持。

3.2 建立人才培养的共育机制

在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的框架下,学校根据有色金属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成立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等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引入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不断契合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产业与专业,岗位与课程的对接。

3.3 建立集团运行的共同管理机制

在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的框架下,应进一步健全管理机构,通过理事会、工作委员会等管理机构,调控、统筹集团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建立定期协商机制,通过理事会全体会议及常务理事会议,审议集团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件及有关议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沟通,通过会议、网站、新闻等多种途径,向各个成员部门或单位发布办学需求。完善监管机制,对风险进行评估,不光要在决策的指定时进行监督,更应该对政策执行及落实方面进行跟踪回访,从而确保职教集团各项活动有序的开展。

3.4 建立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

在有色金属行业职教集团的框架下,应进一步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条件保障,通过建立集团运行规范文件,对集团内开展的各种活动建立常规性管理,确保集团内各成员之间合作的质量控制和改进提升。建立良好的信息交互途径,面向集团内各行业企业及社会开放相关信息,完善多方互通的信息渠道,优化校企合作环境,涵盖开放校企合作。以达到集团内资源的整合,从而完成对校企合作中项目、培养的人才、学生的就业给予有力支撑,从而确保职教集团的规范运行[7]。

[1]陈全训.珍惜机遇,主动作为,开创有色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2-07-21.

[2]葛道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19-252.

[3]张祺午.“对接”进入新阶段[J].职业技术教育,2017(14):46-49.

[4]张祺午.行业指导提速教育部与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行业职教工作会[J].职业技术教育,2012(27):76-77

[5]宋凯.为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J].江苏教育,2013(6):18-22.

[6]查恒效.高职就业工作体系与机制建设[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2-134.

[7]付向阳,李赞忠.基于职教集团视角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66-70.

猜你喜欢
有色金属职教校企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Cross-Lingual Non-Ferrous Metals Related News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NN with A Limited Bi-Lingual Dictionary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有色金属设计 欢迎刊登广告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