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民生礼包”分量重

2018-03-06 05:39何欣赵觉珵
环球时报 2018-03-06
关键词:叶青个税起征点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何欣 本报记者 赵觉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英国《金融时报》5日报道说,中国总理承诺推进一系列有关民生的经济改革措施。在各项改革措施中,房产税立法和个税调整尤其受到关注。路透社称,中国政府试图推进结构改革,同时,还将更为重视实际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实现。

提高个税起征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改革个人所得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解读称,实施个税改革的重点是要提高起征点,将2011年设定的3500元月收入标准再次提高。此前,全国工商联建议个税起征点从目前的3500元提升至7000元,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则建议将这一标准提至1万元。

“涨是一定要涨的”,叶青认为,上一次提高起征点还是6年多前,由于物价上升快,3500元的个税免征额显得偏低。目前看,全国工商联提出的7000元,即将3500元翻一番可能性比较大,1万元可能还要等待下次调整。

叶青表示,目前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工资收入减去各项社会保险费、减去起征点3500元,报告中提到的“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实际上是根据个人特殊情况,在现有基础上再进行一定的扣除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这是一种人性化的改革,对于减轻居民负担是一件好事。”叶青认为,这也代表着个税正在向家庭所得税的概念变化,不仅考虑个人,也要考虑婚姻、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具体情况。

房产税立法“重要一年”

关于老百姓尤为关心的住房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及,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报告还明确表示将“稳妥推进房产税立法”,不少观察人士称,今年将是房产税立法“重要一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与房地产管理系主任、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赵秀池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报告中的思路很清楚,要恢复房子的居住功能,让真正有刚需的居民有房可住。赵秀池认为,随着各地法律的出台为租住者赋权,实现“租购同权”,子女上学问题、落户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买房的必要性也会减少,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多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都提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房地产税”其实应该从地方财政的角度看待,而非调控房价角度。赵秀池表示,房地产税对房价的调控作用并不明显,其主要有助于财富的调节,让拥有多套房产的人把房子让出,也打击投机炒作。

首提“城镇调查失业率”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总理在讲到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提到,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城镇调查失业率作为预期目标。

叶青表示,现行登记失业率虽然能反映大的趋势,但并不能全面反映失业情况。调查失业率由于样本科学,能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也更能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路透社称,报告中,中国总理承诺将继续提高养老金水平,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取消流量“漫游”费等,也被列入能够使民众切实受到实惠的政策清单。经济学家们认为,中国政府政策方针正趋向规避风险,顾及平衡,确保经济以及社会面的稳定。▲

猜你喜欢
叶青个税起征点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小议个税新政下年终奖的纳税筹划
谁贡献个税最多
逆转
新一轮个税改革如何更好地贴近民生
分类与综合相结合个税制度改革中起征点的变革思路
个税起征点须提高,但要以所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为据
飞燕传情
“起征点”和“免征额”有何区别
张抗抗呼吁提高稿酬个税起征点:800元起征已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