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奖”走向“政治奖”(聊天室)

2018-03-06 05:47董铭
环球时报 2018-03-06
关键词:最佳影片冷门卡洛斯

董铭

奥斯卡作为好莱坞的神庙和美国意识形态的阵地,从不避讳自己的政治化倾向。去年为批评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就把最佳外语片奖授予伊朗影片《推销员》。今年也不例外,第一个冷门就把最佳纪录长片奖授予《伊卡洛斯》,一部揭露俄罗斯体坛丑闻“内幕”的片子,而非夺冠热门的法国电影《脸庞,村庄》。《伊卡洛斯》此前并不被看好,但光凭印在红色海报上的普京头像,就不难让人联想到俄罗斯刚刚在平昌冬奥会的遭遇,也令人明白美国人此举的言外之意。

电影是社会现实的投影,奥斯卡作为每年一次的表彰大会,必然会推动和引领潮流。“政治正确”的红线越来越成为好莱坞创作热点。本届奥斯卡另一大冷门,就是惊悚片《逃出绝命镇》拿下最佳原创剧本奖。在熟悉美国当代社会构成的观众眼中,这部植根于种族冲突的电影,不仅必然获得提名(如最重要的最佳影片,导演和影帝),且基本确定会分得奖项。最佳动画长片奖获得者《寻梦环游记》虽实至名归,但其创作理念也算为左翼发声——生死两界都挡不住墨西哥人团圆,更何况区区一堵美墨边境墙。

如果说上世纪奥斯卡还只是少量触及“印第安人、黑人、反战、女权”等政治话题,偶尔褒奖《杀死一只知更鸟》《末路狂花》等艺术作品,新千年之后则是全面开始拥抱这些题材。如今的奥斯卡奖更是在强调电影本身的社会价值,把其重要性放在艺术价值之前来考量。去年获得最佳影片的《月光男孩》就是最显著体现,其集合的“同性+种族”这两大政治热点,已然被美国主流价值观所接纳肯定,今年又被拆成《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和《逃出绝命镇》两部电影,且各自都获得“小金人”。

不过,就算是学院评委内部对“政治正确”的评价也是摇摆不定的,所以才会出现2009年《拆弹部队》击败《阿凡达》的一幕。本届获奖结果甚至显得不那么“政治正确”,毕竟在大家都往社会热点上靠拢时,最终取胜的还是要靠优秀的作品本身。▲

猜你喜欢
最佳影片冷门卡洛斯
《蜘蛛侠:英雄无归》 冲击奥斯卡提名
西班牙前国王 流亡海外
动物“冷知识”
“冷门”歌剧亦有新鲜亮点
浅析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现实关注性
“足球永远有冷门,这个冷门我却没能预见”
马晓春杜绝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