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预算和GDP展示了中国的稳健(社评)

2018-03-06 06:09
环球时报 2018-03-06
关键词:中国崛起军费耐力

中国2018年的国防预算计划增加8.1%, GDP计划增长6.5%左右,这两个数字成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天最抓眼球的信息。

国防预算8.1%的增幅高于去年的7%,但远低于2016年以前连续多年的两位数。考虑到美国2017至2018财年的军费增加了10%左右,美国目前的年度军费总额是中国的4倍,中国的8.1%就实在不算多了。

中国显然没有掉入与美国搞“军备竞赛”的思维,否则的话,中国重新把军费增幅提高到10%以上是完全做得到的。毕竟中国军费的GDP占比仅为不到1.5%,而北约国家的标准是2%,美国是4%左右。

美国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军舰不断在南海挑衅,美日澳印不断谈论“四国联盟”,台海再现紧张,这些都对中国增加国防预算提出要求。不过中国坚持了自己的国防现代化节奏,没有太受外界新变化的牵制。

8.1%这个数字体现了中国的国防自信。外界压力并没有撼动我们自己的规划,中国对当前国防建设速度能够有效匹配国家安全的需求很有把握。

这一数字还对应了中国和平崛起的信念,因为如果中国真的想搞“扩张”,那么中国现在就必须出现一个非常态的军力建设的高潮,军费一年增加百分之二三十,“砸锅卖铁”造航母也是合乎逻辑的。

然而现实是,中国国防建设虽然速度挺快的,但它是与中国经济社会综合发展高度协调的正常行进。中国人在大步走路,但不是慌张地疾跑。

中国注重稳健,这从2018年GDP计划增长6.5%左右的另一关键数据中也能看出来。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6.9%,前景被广泛看好。但是政府调低了计划目标,保持了2017年计划增长率的水平,就是要给全社会应对各种难题和风险留出空间,不让社会的运行呈紧绷之势。

中国发展在形成巨大的积累之后,已经不再是一叶轻舟,而成为巨轮的行动。这时的中国只要把握好方向,不让自己的左脚绊住右脚,我们的继续前进就是不可阻挡的。因此稳健是中国第一战略性原则。

8.1%加上6.5%,对外透出的最大信息就是这一战略性选择。中国这几年不断改革,革除的其实都是各种浮躁、急功近利,建立起来的则是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牺牲了一定的速度,但消除了各种风险,中国的治理逻辑在迅速靠近大国运行的规律,中国的经济转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大国的转型”。

经济增长6.5%左右,中国一年的新增经济规模就将是世界最大的,这意味着中国崛起的势头得到延续。8.1%的军费增长用来延续军队现代化以及应对中国核心利益所面临的挑战,也将非常给力。这一切都将促进中国发展的有条不紊。

中国是个全面发展的国家,中国逐渐现代化不是某个单项的成就,而是体系性进步。这决定了中国很难爆冷门。全面很容易成为负担,因为它意味着什么都得照顾。但是全面对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突出优势,它将不断为中国崛起的耐力做出贡献。现在中国就是在不声不响地对世界展示这一耐力。▲

猜你喜欢
中国崛起军费耐力
中国崛起在全球舞台上
《老人与海》读后感
全球军费支出创30年新高
特朗普又改口未来军费要大涨
游戏《穿越小树林》耐力跑教学设计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倍耐力亚太赛车产品销量六年内增幅达四倍
“中国崛起”内在逻辑与领袖抉择
奥巴马拟追加330亿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