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斗场里”

2018-03-07 06:33陈奕通
江苏地方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建康云锦佛寺

◎ 陈奕通

云锦代表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云锦至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东晋时在都城建康(今南京)“斗场里”设立的“斗场锦署”。然而,查遍如今的地图,也没有“斗场里”这个地名。历史上的斗场里,究竟在哪里,这里又发生过哪些故事呢?

“斗场”之名源自大阅兵

东晋成帝咸和元年十一月壬子,也就是公元327年的1月5日,都城建康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式。今天的我们从《晋书》的只言片语中,还可以依稀想见当年的盛况——“内外诸军戏兵于南郊之场”。东晋王师英姿勃发,旌旗招展,壮观的景象、雄浑的气概既展现了天子威仪,也历练了军队战力。这一场阅兵后,各地藩镇纷纷效仿,足见影响之深远。而建康南郊阅兵场所在的里,也因此有了“斗场里”这一名字。

里,是中国封建社会城市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实质上就是居民居处之所。东晋时期,大批北方流民南迁,原本盛行于中原的里坊制度也被带到了江南,当时的建康城中,里坊星罗棋布,“斗场里”便是其中之一。山谦之《丹阳记》载,东晋安帝隆安年间,斗场里区域内,逐渐形成了热闹的集市——“斗场市”,它与建康城中的大市、东市和北市并称“京师四市”,热闹繁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高僧云集的“斗场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晚唐诗人杜牧一首《江南春》道出了南朝时期南京佛教的盛况。其实不仅是南朝,自东吴时江东首座佛寺“建初寺”起,佛教就开始在南京逐渐兴盛起来,东晋时期,迎合了玄学和清谈之风的佛教逐渐中国化,得到了皇室和世家大族们的普遍推崇。加之江南地区较烽火连天的北方中原相对安定,建康的佛寺建设如火如荼,俨然成为整个中国的佛教中心。

据《南朝佛寺志》记载,斗场寺正是因其所在的“斗场里”而得名。这样的命名规则在当时很普遍,比如阿育王寺在长干里,就叫长干寺;建初寺在大市,所以也叫大市寺。

斗场寺之所以名动京城,不仅因其地处繁华闹市,还与其在佛经翻译和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崇高地位密切相关。翻译佛教经典是传播佛教的重要手段,而斗场寺可谓是东晋、刘宋之际京城建康的佛教经典翻译中心。东晋末年,天竺僧人佛驮跋陀罗在这里翻译了著名的《华严经》,一代高僧宝云法师也在此译成《无量寿经》,僧馥作《胜鬘经注》亦在此寺。而在花甲之年西行求法,历十余年艰辛东归传经的法显大师,更是在这里,先后译出《摩诃僧祗律》《泥洹经》《杂阿毗昙心》《大船尼戒本》等六部二十四卷经律论,总计达一百多万字。此后,释慧观、释法瑗、释慧询、释法庄、释法畅等高僧大德都在斗场寺传下衣钵,当时的建康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斗场,禅师窟。”足见斗场寺影响之大。

开南京织锦业先河的“斗场锦署”

东晋时期,政权虽偏安江南,但始终没有放弃收复中原、统一南北的梦想。义熙十二年(416),太尉刘裕分兵数路北伐,历时一年,最终灭掉了建都于长安的后秦政权。灭秦后,刘裕将汉魏以来集中于长安地区的各类手工业者迁往东晋都城建康,以发展江南手工业。在这批东迁的“百工”中,织锦工人占有很大比例。义熙十三年(417),建康成立了管理织锦业的常设机构——“锦署”,因为建在斗场里,故亦称“斗场锦署”。斗场锦署的设立,结束了江南历代不产锦的历史,也开启了南京织锦业发展的全新篇章。至明清时期,南京的织锦艺人们博采众长,创造性地发展出木机妆花织造技艺,成为后世“南京云锦”最闪亮的一块金字招牌。

寻找“斗场里”

关于“斗场里”的所在,清代成书的《南朝佛寺志》中这样记载:“斗场寺在秣陵县三桥篱门外斗场里,因以里名寺。”原书中,作者接着注释道:“(位置在)当今聚宝门外赤石矶左近。”根据《建康实录》的记载,秣陵县的辖区在秦淮河以南。而三桥篱门则位于光宅寺附近,即今天的雨花门一带。结合蒋赞初教授《南京史话》、贺云翱教授《南京外秦淮河廊道空间文化遗产研究》等著作,我们推测出“斗场里”大致的范围,即今南京秦淮区雨花门外,秦淮河南岸的“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一带。

昔日盛极一时的斗场里,如今早已湮没无闻、难觅其踪。但缓缓流淌的秦淮河水却会永远记得这里的人和事,以及他们延续至今的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建康云锦佛寺
《金陵四景》(之一) 金文云锦作品
丹江蓝里望故乡
方一新《建康实录释词》手稿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敦煌吐蕃佛寺隆福寺及藏经洞之探究
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佛寺山水楹联
从刘裕运筹建康保卫战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