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胎次加系母猪繁殖性能的相关研究

2018-03-07 09:07陈松玲卓如意蔡月明陈晓
猪业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死胎产仔长白

陈松玲,卓如意,蔡月明,陈晓

(1.福建梁野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4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 100093)

在现代猪繁育体系中,繁殖性能占有主要地位,繁殖性能水平的高低与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故猪育种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繁殖性状的选育。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养猪生产者通过引进优良品种、配制全价饲粮、加强疾病防治和使用一些先进技术等,对猪群繁殖性能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养猪生产中,提高养猪生产效率是规模化生猪养殖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母猪是规模化猪场的核心生产工具,而最佳胎次的有效利用是提高猪场效益的重要途径,不同胎龄的母猪,其产仔性能、泌乳能力及后代的生长速度均不相同。如何构建并保持良好的胎龄结构,提高母猪群生产水平,实现猪场最大效益,是规模化猪场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加系种猪成为了国内引进种猪的主要品系之一,福建梁野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12月从加拿大引进了1 349头加系原种猪,包括了大白、长白、杜洛克和皮特兰4个品种,经过3年多的严格选种选配,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核心群。为了更好地了解加系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以福建梁野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加系大白、长白、杜洛克和皮特兰母猪繁殖资料为素材,从不同的胎次分析了加系母猪的繁殖性能情况,为猪场确定种猪最佳利用年限并为制定母猪淘汰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期提高加系种猪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来源于福建梁野山农牧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3月-2017年2月份KFNets养殖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中的8 285窝纯繁母猪(其中5 256窝大白母猪、1 623窝长白母猪、895窝杜洛克母猪和511窝皮特兰母猪)的生产数据记录。

1.2 统计分析

按不同胎次分组:1~6胎次的生产成绩,以每1胎次为1组,分为1~6组。

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分别统计不同胎次母猪的受胎率、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初生体重大于0.93 kg的健康猪)、畸形数、死胎数和木乃伊数。

原始数据用Excel2007汇总整理,然后采用SPSS17.0单因素ANOVA进行方差分析,使用Duncan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试验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X±SD)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胎次对大白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

不同胎次对大白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知,在受胎率方面,大白在6胎次表现最好(受胎率为96.55%),2胎次表现最差(受胎率为94.25%),总的来说,胎次对受胎率影响不显著。在分娩率方面,4胎表现最好(分娩率为85.74%),5胎最差(分娩率为78.35%),6胎又保持较好的分娩率(85.34%),从数据分析看,胎次对分娩率影响不显著。

胎次对大白种猪的产仔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1~4胎的产仔性能随着胎次增加而逐渐提高,第4胎达到高峰,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分别为14.39头、12.10头和10.89头,且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从第5胎开始下降,第6胎的产仔性能最低,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仅为13.39头、10.65头和9.73头。

表1 不同胎次对大白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

表2 不同胎次对长白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

表3 不同胎次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

表4 不同胎次对皮特兰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

4胎母猪在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或产健仔数与6胎之间差异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说明6胎以上的母猪繁殖机能已经开始下降,提示我们在生产管理中要优化母猪的胎龄结构,使母猪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

胎次对死胎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1、2胎母猪死胎数较少(低于1.3头),极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0.01);3、4胎死胎数趋于稳定,保持在1.6~1.8头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第5胎开始,死胎数迅速上升,5胎以后均达到2.25头以上,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不同胎次种猪的畸形数和木乃伊数差异不显著(P>0.05)。

2.2 胎次对长白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

不同胎次对长白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知,在受胎率方面,长白在6胎次表现最好(受胎率为98.86%),1胎次表现最差(受胎率仅为85.51%),2胎后(含2胎)受胎率在92%以上,总的来说,胎次对受胎率影响不显著,但长白的后备母猪受胎率不是非常理想。在分娩率方面,6胎表现最好(分娩率为94.32%),5胎表现最差(分娩率仅为72.83%),从数据分析看,胎次对分娩率影响不显著。

1~4胎的产仔性能随着胎次增加而逐渐提高,第4胎达到高峰,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为12.92头、11.36头和10.56头;第5胎开始下降,第6胎的产仔性能最低,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仅为11.95头、10.48头和9.94头,显著低于4胎(P<0.05)。从数据分析来看,胎次对长白产仔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胎次种猪的畸形数、死胎数和木乃伊数差异不显著(P>0.05)。

4胎母猪在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或产健仔数与6胎母猪之间差异呈显著(P<0.05),说明6胎以上的母猪繁殖机能已经开始下降,建议长白母猪在5胎后可以适当地进行淘汰。

2.3 胎次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

不同胎次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知,在受胎率方面,杜洛克在3胎次表现最好(受胎率为93.14%),4胎次表现最差(受胎率仅为90.09%)。总的来说,胎次对受胎率影响不显著。在分娩率方面,2胎表现最好(分娩率为83.08%),3胎最差(分娩率仅为75.43%),从数据分析看,胎次对分娩率影响不显著。

1~4胎的产仔性能随着胎次增加而逐渐提高,第4胎达到高峰,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为10.73头、8.75头和8.22头;从第5胎开始下降,第6胎的产仔性能最低,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仅为10.33头、7.67头和7.31头。胎次对总产仔数没有显著差异;2、4胎的产活仔数极显著高于5、6胎(P<0.01),2、4胎的产健仔数显著高于5、6胎(P<0.05)

胎次对死胎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1、2胎母猪死胎数较少(低于1头),极显著低于其他胎次(P<0.01);3、4胎死胎数趋于稳定,保持在1.0~1.5头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第5胎开始,死胎数迅速上升,第6胎的死胎数达到2.42头,5、6胎的死胎数极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1);不同胎次种猪的畸形数和木乃伊数差异不显著(P>0.05)。

在总产仔数、胎产活仔数或产健仔数、死胎数等产仔性能指标上,在5胎时呈迅速下降的趋势,与2~4胎之间差异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说明5胎以上的母猪繁殖机能已经开始下降,提示我们在生产管理中要优化母猪的胎龄结构,使母猪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

2.4 胎次对皮特兰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

不同胎次对皮特兰母猪繁殖情况的影响见表4。由表4可知,在受胎率和分娩率方面,1~4胎均随着胎次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在4胎时达到高峰,受胎率和分娩率分别为94.44%和90.74%;5胎时开始迅速下降,到6胎时,受胎率和分娩率分别为88.46%和65.38%,从数据分析看,胎次对皮特兰的受胎率和分娩率有显著影响。

胎次对皮特兰种猪的产仔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1~4胎的产仔性能随着胎次增加而逐渐提高,第4胎达到高峰,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为10.53头、8.45头和7.16头;从第5胎开始下降,第6胎的产仔性能最低,平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仅为8.24头、6.00头和5.35头;显著低于4胎的总产仔数(P<0.05)、极显著低于4胎的产活仔数和产健仔数(P<0.01)。

2胎母猪死胎数最少(0.91头),3~6胎随着胎次的增加死胎数呈上升趋势,6胎时母猪的死胎数为1.76头,从数据分析来看,胎次对死胎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不同胎次种猪的畸形数和木乃伊数差异不显著(P>0.05)。

在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或产健仔数、死胎数等产仔性能指标上,在5胎时呈迅速下降的趋势,6胎与2~4胎之间差异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说明6胎母猪繁殖机能已经开始下降,提示我们在生产管理中要优化母猪的胎龄结构,使母猪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

3 讨论

3.1 胎次对母猪受胎率和分娩率的影响

在育种、生产实践中,后备母猪的合理选留是保证猪群繁殖性能、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通过比较不同胎次母猪的繁殖性能可为后备母猪的选留提供科学依据[1]。目前有关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报道较多,但尚未获得一致结果。张力等[2]研究认为:胎次对受胎率的影响有的是差异显著和极显著,有的是不显著。伍少钦等[3]研究表明:胎次对大白和长白母猪的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影响不大。罗海彬等[4]研究表明:美系长白猪的1胎和8胎以上的分娩率同2、3、4、5、6、7胎差异显著,其他胎次无明显差异。本研究也获得与前人研究相似的结果,胎次对大白、长白、杜洛克这3个品种的受胎率和分娩率没有显著影响,但胎次对皮特兰的受胎率和配种分娩率有一定的影响,1~4胎均随着胎次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在4胎时达到高峰,分别为94.44%和90.74%,5胎时开始迅速下降,到6胎时,分娩率只有65.38%。从该场的受胎率看,平均受胎率高达90%以上,这说明该场的发情鉴定比较准确,且能进行适时配种。

3.2 胎次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窝产仔数属低遗传力性状,遗传力估值约为0.1,说明该性状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环境因素,例如母猪的排卵数、卵子受精率、胚胎和胎儿的存活率、子宫容量以及来自公猪方面和管理方面等因素。所以母猪的年龄和胎次对该性状的影响较大,在统计学上表现为极显著(P<0.01)[5]。目前,有关胎次对种猪产仔性状的研究较多,但由于品种或品系不同,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Schwarx T等[6]研究发现,大约克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胎次增加而递增,并在第5胎达到高峰。Gerardo OO等[7]研究结果表明,母猪3~5胎总产仔数较高。孟庆利等[8]研究表明,在大白和长白母猪中胎次对产仔数影响显著;大白母猪产仔高峰在第4胎次;长白母猪产仔高峰也在第4胎次,胎次对产仔数的影响在大白和长白母猪中规律基本一致。罗海彬等[4]研究表明美系长白猪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从1胎到6胎随着胎次的增加而增加,6胎以后则逐渐下降。吴正常等[9]研究表明长白母猪第1胎产仔数最少,逐步上升至第3胎开始稳定,到第4胎达到最高水平,第5、6胎略有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加系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四个品种的1~4胎母猪的总产仔数、胎产活仔数以及产健仔数随着胎次的增加而逐渐增加,4胎时达到高峰,5胎时开始下降,第6胎产仔数下降明显,这对于调整猪场母猪合理猪群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与孟庆利[7]和吴正常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与Schwarx T等[6]、Gerardo OO等[7]和罗海彬等[4]的研究结果稍有差别,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品种和地域的差异造成,但有待进一步验证。

4 结论

在养猪生产中,保证猪群较高的繁殖性能,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就是保证合理的母猪年龄结构,以繁殖力高的猪群为主。本研究结果表明6胎母猪产仔数和配种分娩率下降,这对整个群体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建议母猪在5胎断奶后及时淘汰。为了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不仅要正确地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还要抓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优化猪群的年龄及胎次结构,充分利用母猪产仔高峰期,科学地应用繁殖机理,达到母猪繁殖成绩最大化。

参与文献

[1] 李晓霞,曹平华,禹学礼.胎次和配种季节对PIC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3,34(6):40-43.

[2] 张力,邵良平,刘昊.集约化猪场长大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06,27(4):66-69.

[3] 伍少钦,肖有恩,陈远鹏,等.不同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养猪,2014(5):31-32.

[4] 罗海彬,李平华.长白猪不同胎次对繁殖性状的影响[J].畜禽业,2010(1):20-21.

[5] 赵明夫.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讨论[J].养殖技术顾问,2012(6):74.

[6] SCHWARZ T,NOWICKI J,TUZ R.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polish large white sows in intensive production- -Effect of parity and season[J].Ann AnimSci,2009,9(3):268-277.

[7] GERARDO OO,AURELIANO JA,ANTONIO GV,et al.Effect of the number of parity on the main reproductive indicators of sows[J].Rev CientFacCien V,2014,23(6):511-519.

[8] 孟庆利,周海深,王朝军,等.不同胎次对不同品种猪产仔数的影响[J].养猪,2015(3):39-40.

[9] 吴正常,王瑾,郑先瑞,等.长白猪不同胎次繁殖性能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06-12908.

猜你喜欢
死胎产仔长白
长白老林
藏羚羊开始一年一度大规模迁徙产仔
一种圆桶式狐、貉产仔箱的应用与推广
秘密
死胎临床护理伦理困境与思考
月相影响奶牛产仔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孕妇肥胖会使死胎风险增加
助学老人马长白
怎样让母猪多产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