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为例

2018-03-07 06:35宋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生辅导员心理健康

宋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佛山 528000)

大学新生从中学过渡到大学,是他们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他们的生活方式、自我管理、学习方法、思想观念、人生目标等,都面临一系列的改变,心理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研究者甚至发现,由于高中阶段所承受的压力,本科生的心理状况要低于专科生[1]。为此,很多高校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放在大一新生上。其中包括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心理档案的建立,以及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案等。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为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前提。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17)》再次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一个主要工作职责[2],因此将辅导员的工作融入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都是由学校专门的心理机构来完成,笔者所在的学校也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设置存在双重从属关系,管理不清晰责任不明确等,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难以正常运行并发挥其作用。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是由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其它学科的教师兼职担任。兼职教师时间经历不足,专职教师数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3]。此外,高校对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不够。一方面表现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设置不完善,利用率较低。调查显示:9O%的高校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然而其中78%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场所利用率非常低[4]。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较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较少,主要依靠划拨和收费。投入较为随意,学校管理不够导致经费投入渠道较少。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学生比较了解,新生也比较信任他们。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急需将辅导员工作与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完善的效果。

2 高校辅导员在新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中的优势

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很多高校都采取专、兼、聘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高校辅导员也在这支队伍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工作中他们可以利用优势,充分发挥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他们平时与大学生联系最多,他们的工作涵盖了大学生包括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的方方面面,与大学生紧密相关,大学新生也愿意相信他们,让他们进入大学新生的教学工作,比较有利。其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职责也包括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咨询工作,培育学生理性随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因此,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辅导员职责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进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是进一步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的具体表现。最后,辅导员也是学生组织的指导者。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笔者是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还兼任学院分团委书记。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笔者就积极组织团委学生会、心理健康协会开展“释放情绪让心发声”、“微笑、微绘、微青春”心理涂鸦等活动来配合第一课堂教学,这些活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很多的学生也愿意参与这些活动,活动让他们有效的释放了心灵上的包袱,在心理上让他们彻底释放了自我。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心理素质。

3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应发挥的作用

3.1 辅导员要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发挥信息员的作用

由于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所以他们对学生的了解比较全面,十分清楚。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在学校、学院和班级的层次建立了防护措施。大一上学期,学校也会对全部的新生进行心理普查,所有学生的心理信息,辅导员最清楚,这是其他的专业老师所不能比拟的。辅导员可以将这些有用的信息和第一课堂教学工作相结合,并在课堂的教案中进行体现,有效拉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心理教学工作的粘度。笔者在发挥信息员作用上课时发现,将学生面临的具体问题,具体事务与教学相关联,尤其一些具体的学生案例,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大学新生上课的抬头率和专注度也会普遍提高。辅导员在上课的同时,也可根据新生上课的反馈情况与心理普查相配合,进一步完善心理档案信息,有效应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3.2 辅导员要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发挥指导员的作用

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割裂了专业授课与课下指导之间的联系。很多专业教师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指导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校的心理专业或者心理机构的辅导老师,他们偏重于处理心理案例或者有效的应对心理危机。由于工作职责的分工,他们并不了解学生的日常情况,所以,对于心理问题的预防,他们也是束手无策。再加上有些老师还要申报学术研究课题,他们也没有精力和时间来了解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事务。而辅导员有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案例的经验,并且他们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他们可以将以前处理的学习困难、交际障碍、宿舍问题、女生问题等案例融入课堂进行指导。这样在给新生上课时,辅导员就可以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语言表达、沟通交流、信心建立、情绪控制等方面的训练,丰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使新生以后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能处理自如。

3.3 辅导员要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发挥疏导员的作用

个别大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若缺乏适时的引导,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尤其是大一新生,他们处在适应大学生活这一关键阶段,很多方面都需要慢慢磨合。辅导员担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指导课程有别于其它专业课程,它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教学还包括课下的疏导工作,而这又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相对一致。很多辅导员在处理日常工作时,需要深入班级,深入宿舍,从各方面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学生的角度来处理学生面临的问题。这样在处理新生的心理问题时,不会 “一刀切”,能够为受挫者提供抒发受挫情绪的场所和机会,做到因事而化,让他们从心理上心悦诚服,并接受忠告和建议。

[1]王东华,何元庆,汪海彬.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6,19(2):78-8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17.

[3]颜廷.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完善对策思考[J].学周刊,2016(1):205-206.

猜你喜欢
新生辅导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重获新生 庇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