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足球组合训练的实践研究

2018-03-07 12:44杨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受训者足球运动体能训练

杨涛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 215137)

足球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具有竞技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高校学生很乐意从事这样的体育活动,高校也在此基础上深化了足球教学的内容。受我们国家足球大环境不力的影响,在高校足球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阻力。面临此种情况,就需要我们高校的体育教师不断进行足球教学理论的创新,在把握足球训练的原则基础上,寻找足球训练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在高校足球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的情况下,组合训练这样一种足球训练方式已经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以其积极的质量效应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青睐。

1 组合技术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在足球运动训练中组合训练方法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随着足球运动训练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因为研究界首先提出了组合训练理论,能够为组合训练的实践和调整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同时对组合训练理论进行分析,其主要结合了足球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并综合考察足球运动员的实际水平,进而在综合分析相关要素的基础上对运动员实施针对性指导,并为了提升训练效果对训练活动进行良好的规范。

1.1 组合技术训练的原则

1.1.1 从容易到复杂的原则

在进行足球技术方面的训练中,教师应当进行单项的技术训练,学生在对单项的训练要领能够掌握的情况下,再进行组合训练,实现运动技能和水平的稳步提高。高校的足球运动员,实际上有着较为丰富的思维创新技能,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这对教师进行技术方面的训练已经是奠定了较强的基础,高校体育教师要掌握这一点,在训练中鼓励他们展开想象。此外,练习的过程中,要从简单到复杂,由慢步到快速的原则,开始可以是单人进行练习,然后才是组织比赛,最后才是进行实战的模拟训练。

1.1.2 运动员训练量加大的原则

足球运动员提高自己足球运动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参加比赛。在比赛中,足球运动员会发现自己技术上的薄弱环节,然后再参加单向的训练,进行传球、进球、点球等多种形式的技术练习,使自己的足球水平得到长足的提高。

1.2 组合技术训练的具体应用方法

组合技术训练的有效开展,就要求在进行足球训练前,要对组合训练的目标、内容、技术要求、训练方法、训练时间做出明确的要求。在训练中,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三站循环练习,以1m为单位,架设10根标志杆,对受训者要求运球的时候需要绕过最后一根标志杆,再返回原先之处。跑动时,可以安排两人进行训练传接球,两名受训者站立同一方向,之间的距离在5~10m,在行进间和跑动间相互传接球。在负荷训练中,训练强度控制50%~70%以内,心率140~160次/min,训练时间为40~50min。训练中的方法采用连续性训练法和间歇性训练法进行训练。在训练要求中,站的间距可以设成8m。在训练期间,受训者要接受老师的指挥调度。在训练中,可以将18名队员按3个组划分,每组6人,在前面的受训队员带着球经过第3个标志杆后,后一名受训队员才进行运球,期间有5次间歇,间隔时间是30s。

2 组合体能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2.1 组合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2.1.1 训练强度和量同步提高的原则

足球运动在训练场上或者比赛中拼抢多,拼体能、拼耐力,有较强的运动量和强度,这样的运动量和强度非常人不能承受。因而在进行体能的训练中,需要把握训练强度和量同步提高的原则。

2.1.2 和球的训练互相结合的原则

球是足球受训者最基本的运动工具,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具。高校中被选拔担任足球运动员的和专业的足球运动员比,其“球感”“球龄”是属于差的级别的,因而进行体能训练这一时期,就更需要紧密结合足球进行,可采取综合体能训练、单独体能训练的方式,达到训练目标。

2.2 组合体能训练的具体应用方法

足球运动的显著特征是高强度、间歇性的运动,这就需要运动员的速度爆发力强大,在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足球运动员速度和力量及其耐力怎样,对其在比赛场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有时甚至能主宰比赛的胜负。在高校足球训练中,这一因素是要认真考虑的。按照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训练中,按照以下三种模式进行训练。

2.2.1 训练的内容是四站循环练习

可以用一根粗皮筋捆绑在受训者腰部,做跑步的练习,将足球置放在较高的地方,受训者姿势半蹲并跃起朝上顶球反复10次;可以置放有标志的旗帜10面,距离放在1m,受训者从左右侧滑步绕杆;可以进行两名受训者取同向站立,距离控制在3~5m内,一名受训者将足球从另一名受训者双腿间踢过,接着追球,双腿间经过球的受训者也转身追球。以上方法是进行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2.2.2 训练的内容是三站循环练习

置放旗杆10根,相互距离3m,受训者绕着旗杆实施曲线跑步和变换速度跑步,看首杆做直线减加速运动,看末杆做绕杆曲线加速跑步,当然,因为是队列行动,在后面紧跟的受训者要跟紧。选3名受训者站底线,手拿足球掷界外球。其中一人掷界外球,另一人前跑抓球,并将球掷回,再慢步跑到起点。另一受训者掷球,站在第一的受训者追球等,这样进行反复的训练,实行间歇性训练法、持续性训练法、特莱特训练法进行训练。训练强度控制的最大负荷在55%~70%间,时间训练控制在35~50min间,间歇期心率恢复至120次/分,心率140~160次/min。往返训练的范围控制在20m范围,受训者可以分成5个小组,一个组4个人,两人一队,训练中第一队先期到达,第二队再出发,一套完成就是训练一轮结束。在整个训练期间,受训人员要服从老师的安排,在训练中,对受训者脚传球不限制,但要求是球不落地,受训者不能停,调整球的次数不能多于3次。

2.2.3 训练的内容是五段加速跑

借助足球场边线与底线,分训练距离为300m、200m、100m、50m和30m五段,训练中一组受训者两人,实施其中的三项进行传球。训练强度最大负荷控制在55%~70%内,时间训练控制在35~50min,间歇期心率恢复至120次/min,心率140~160次/min。每完成一段加速跑后,受训者可以放松跑回起点,每名受训者每项进行3min跑动传球,休息1min后更换人员,保证每个参训者三项做完。

总之,高校足球今后也是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组合训练这一模式为高校足球训练提供了新的模式,必将在今后的足坛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受训者足球运动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