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的发展及使用策略研究

2018-03-07 17:08李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模态记忆英语教学

李静

(宝鸡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方式由原来单一的文本式发展到现在的电话、传真,视频会议等,出现了多样化趋势。模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等,使个体和外部环境中的动物、人或者其他事物间的一种互动方式。单个感官互动是单模态,两个感官互动是双模态,三个或者三个以上互动是多模态。多模态教学模式是借助不同媒介把静态资源,如服饰、发型等和动态资源如声音、表情等融入教学过程,给学生以全方位多感官充盈的体验,引起多层次的联想,而促进大脑的记忆。目前这种多模态不但用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还用在教材的编写上,并成为一种趋势,逐渐引入我国的教育。

1 多模态发展的必然性

1.1 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对人才衡量的一个标准。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能达到综合型人才的要求。至此,多模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方式将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利用多模态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播放录音磁带,观看视频等不同的教学工具和方式,多方面同时去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促进学习提高成绩的效果,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2 课程教学多样化的要求

2007年,我国教育界人士在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做以研究后,对原有大纲进行修改并调整。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写道:“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实现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并指出,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教学的多样化,对教学材料的要求,也从单一的书本变为书本与硬件相结合的学习材料,多模态的使用成为一种趋势。。

1.3 信息技术发展的支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手段保障,为多模态教学方式的使用提供了可能。多媒体的发展和使用给现代教学提供了更高级的辅助。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数字资源比如文字,图像,视频等通过编程的方法整合在一个交互式的整体中,通过生动活泼的动态方式表现出来,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单调枯燥的传统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实现了整个教学的多模态化。

2 多模态的选用原则

张德禄认为模态选择的总原则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表达讲话者的意义,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目标和重点,按照一定的原则,选用不同的教学模态,使讲话者的意义能完整的表达出来。

2.1 经济有效原则

在选用模态时,必须起到积极的作用,来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并加深记忆。教师在讲授课文的时候,经常运用图片,PPT等方式去细化所讲的内容,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讲的内容,但是如果图片、PPT过于花哨,反而会使学生过于关注图片或PPT上的内容而忽视教师的本意。

2.2 强化关系原则

在使用多模态教学时,主模态只有一种,其他模态对其起强化和辅助作用。如讲授前,除了用语言模态描述之外,可做一些短片或图片进一步去解释,对语言描述进行强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或播放视频短片时,教师先用语言对短片的背景知识,人物关系等做以简短介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理解所播放的视频,也可以帮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影评,提高教学效果。

2.3 协调关系原则

教师选用多模态是为了更加清晰的达到教学目的。在综合使用多模态时,各模态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否则会扰乱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讲授听力的时候,为使学生了解背景知识而给学生播放短片或者讲述故事,虽对学习有所帮助,但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无法快速回到课本内容当中。因此,一定要协调好各个模态之间的关系。

2.4 整体部分原则,即抽象具体原则

指当一种模态表达一些概括,抽象或者生涩的道理时,其余模态则提供实例,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国际音标时,都知道从一号到四号元音,嘴型是由小到大,但是张嘴的程度却无法比对。教师若以图片并配合有语言解释,学生照着图片进行嘴型模仿,则能快速掌握发音技巧。这种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多模态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现代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行大班授课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将多模态教学模式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借助多媒体,使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相应机能区,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声、光、色、图俱佳的交互式教学环境,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模态转换可以强化记忆,提高内容记忆的持久性。研究发现记忆力跟获取信息的模态 (感官)有关,大脑的记忆与联想密切相关,联想越多,记忆越深刻。多模态教学方式把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纳入教学,给学生全方位、多感官的体验,引起多层次的联想,强化记忆,加强教学效果。

其次,多模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多模态条件下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变得更加立体化,根据内容营造出有利于对理解和掌握乃至运用的真实语境,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加深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多模态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将文化内涵和语言学习自然地结合起来,如从电影中可以直接了解西方不同层次人物的举止习惯、仪表谈吐等。视、听模态的融合使得鲜活、地道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故事描述,把社会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文化以一种大众都能接受的方式反映出来。

再次,综合运用多模态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加强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和多元识读能力。比如视听说课堂,教师以电影视频开始,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再将对视频的观点用口语模态表达出来共享,最后以书面评论的方式做以总结。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输出和书面输出能力。

最后,合理使用多种模态教学,可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积极的课堂互动氛围,激发学生使用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并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因为多模态下声、光、色、图俱佳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使学生的眼、耳、口等各种感官不断受到刺激,逼真、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神经器官和浓厚的兴趣。

4 多模态使用的建议

教师应该加强对多模态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升多模态理论素养,严格按照多模态的选用原则选取合适的模态用于教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从语言、图像等多渠道了解内容,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多模态手段在课堂上进行呈现和交流,培养其多元读写能力和多模态交际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应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注意力要集中,分清主次。不能一味地只观看课堂视频、图片信息,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进行思考,讨论,这样才能体现出多模态信息的价值。

5 结语

进行多模态教学,不但丰富了信息的输入途径,还强化了学生对内容的记忆。但是,多模态课堂就像一把双刃剑,使用的合适,达到一个“度”,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知识的获取上。但若过了这个“度”,则学生对于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只会是感觉很热闹,很好玩,之后便感觉“空空如也”,无所收获。但是如何才能达到“度”?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程,使用的多模态手段也不同,还需教师在进一步的教学中进行摸索。

[1]Halliday MAK.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M].London:Arnold,1978.

[2]Kress G,Van Leeuween 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3]摆贵勤.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认知意义[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4):120-122.

[4]代树兰.关注多模态话语教学 提高学生交际能力[J].山东外语教学,2011,32(3):48-53.

[5]曾庆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性及其作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141-144.

[6]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30(4):15-20.

[7]彭耀兰.论多模态技术在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188-189.

[8]陶军海.大学英语课程多模态教学设计初探[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8(5):73-76.

[9]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10]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1]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猜你喜欢
模态记忆英语教学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