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项目驱动融入Web程序设计中的探索

2018-03-07 17:08郑宏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程序设计内容课堂教学

郑宏云

(沈阳工业大学化工过程自动化学院,辽宁辽阳 111003)

1 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Web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突出的特点是实用性很强,着重强调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内容涵盖了前端网页布局及视觉效果设计、应用程序逻辑层的开发和数据访问层管理等内容,是集页面美工设计、程序开发、数据库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开展项目开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为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与社会无缝连接打下坚实基础。

2 教学内容的设计

《Web程序设计》课程涉及的主要技术有ASP.NET架构、C#语言程序设计、CSS层叠式样式表+DIV布局和ADO.NET。这是基于微软公司的.NET架构,是面向下一代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的首选平台。

Web程序开都采用结构和表现分离的理念来加以实现。而当前以简单易学、备受软件人员推崇的ASP.NET+C#技术恰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完美平台,成为软件项目开发的首选工具之一[2]。本课程也基于这点组织教学,分成两部分内容。其一,是应用程序的可视化设计部分;其二,是实现业务逻辑的程序设计部分,重点学习以下内容:C#程序设计、ASP.NET内置对象部分和ADO.NET对象数据访问控制技术等内容[3]。

上述内容是具备Web开发技能必备的基础知识,而课程知识点多、内容广等特点决定了学生在短时间掌握如此多的知识,难度颇高。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就是难上加难。很显然,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目的仅靠有限的课内学时按照传统模式授课是基本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如何将 “教”、“学”、“做”有机地结合,使相对分散的知识点连贯起来,使课程内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就成了重中之重。

3 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3.1 翻转课堂的应用

3.1.1 翻转课堂的内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合理运用网络资源是现代人适应社会,完善社会角色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日臻完善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创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完美结合,合理运用到课程建设中,以高标准、高质量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学”、“做”脱节等不足之处的模式首选翻转课堂[4]。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指教学目标不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由教师事先录制教学视频并通过手机终端进行传输,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并做针对性的练习,然后再回到课堂中进行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翻转课堂丰富了教学手段,是对新事物的探索求知,是以新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好地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完成从学生到社会有用人才的厚重积累。

3.1.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经过了细致的研究后,选择了“部分翻转课堂”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实践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从教学效率入手,科学分配课堂时间Web程序设计课程课内学时40学时,其中30学时的理论。这次主要针对课内的理论教学部分作为改革的目标。

为提高课堂效率,解决制约提高授课质量的瓶颈问题,激发出学生爱学习、学好习的热情和能力,引入了一款手机APP——雨课堂。这款手机的APP,能够将PowerPoint课件与微信同步,教师和学生进行实名注册。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后复习的内容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准确掌握学习重点所在,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将传统教学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和课后甚少交集的空白地带给连接起来。

节选辽宁省资源共享课的相关内容视频,供学生自学,构成课前预习的一个环节。课上时间,教师可以就学生们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课堂讲授的内容变得有的放矢。

首次允许学生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带进课堂,在组织好课堂内容之后,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来实际操作,帮助消化理解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课后作业以真正的程序设计为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条,把课堂时间最大化延长。

(2)从教学质量入手,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 让学生利用手机的APP来辅助完成课堂教学。技术的发展,使所有学生同一时间回答授课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计入成绩变成可能,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样做就对教师的授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控课堂的秩序成了老师应该加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灵活运用翻转课堂这种模式,使用学生感兴趣的APP软件,课堂教学不再像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状态。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利用资源共享课中的部分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问题分解,引导式教学,便于激发出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思考的正能量。课后完成其中的练习题、在线测验环节,方便师生沟通并及时反馈。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的模式更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互动带来的良好效果,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举足轻重。

(3)从教学效果入手,推动学生角色的转变 由于引入了部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以往都是坐在课上听老师在前面讲,自己在下面听,或者记录。由于课程是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授课,学生不方便记笔记,老师和学生不能完全同步,而雨课堂的APP可以将课件内容推送到学生的手机上,还可以将互动的内容也推送到手机上,学生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课上还会安排学生的讨论,甚至是学生就某一问题的讲解,他们的参与意识更强了,同时还能够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树立自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项目驱动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课堂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小的案例,最后将这些案例进行整合、集成,形成相对完整的有一定实用性的项目。参与项目的开发,对项目的开发过程有感性的认识。将整个项目逆推,分解成小的案例。选取了电子商务类的网站、新闻管理系统等常见的项目作为授课案例,按照课程的进度分解。要逐一突破、由表及里地组织练习。学生分组,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促进,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4 结语

尝试在《Web程序设计》这门课上进行了翻转课堂、项目驱动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系列改革,将课堂讲授、课后自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入到整个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授课质量有了提升,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达到了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1]庄新妍.《ASP.NET程序设计》案例式教学改革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4):400.

[2]段红义.《ASP.NET程序设计》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法”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3(13):95-96.

[3]崔淼,关六三,彭炜.ASP.NET程序设计教程(C#版)[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xxgk_133322.htht.2012.3.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内容课堂教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主要内容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