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参与游泳的调查研究
——以连云港市为例

2018-03-07 17:12马金宁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州闽侯35011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高校学生游泳

□ 马金宁(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福州 闽侯 350117)

前言

刚开始游泳还仅仅是一项生活中的自救技能,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游泳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竞技、休闲和健身运动项目,和其他的健身锻炼项目比起来,游泳能够最少程度的减少运动对各关节的损伤程度,被誉为是21世纪的最佳锻炼项目。因此,世界上众多发达国家、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都将游泳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让学生从小就学习游泳技能,强化体质。清华大学从2017级新生开始,学生入学后必须要通过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将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游泳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增强柔韧性和力量,塑造健美的体形,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心理健康、个性的发展、培养自身顽强的意志和毅力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质,愉悦身心,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培养终身锻炼兴趣。规律科学的游泳锻炼亦能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与其他运动相比,游泳运动对人体的作用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水环境中运动,囿于水的密度较大,人体要承受更大的阻力,对呼吸系统的锻炼远大于其他运动。由于静水压的作用,会使静脉回流加速,肌肉的静力性紧张减少,因此可以使循环系统得到更好的锻炼。长期游泳锻炼可以使心脏扩大、心搏徐缓有力、心率以及心力储备增强,氧运输系统也能够得到更好地提升。人体在水环境中锻炼时,能量的消耗程度要比其他运动大的多,长时间游泳活动会提高人的抗寒能力,亦可锻炼神经系统的协调和兴奋能力。

连云港市高校学生参与游泳锻炼符合我国颁布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也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育层面的发展需要。因此,游泳符合连云港市高校学生的身心需要。笔者试图对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内因、运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游泳锻炼,从关键层面上加强学生对游泳运动的认知。力求学生从游泳锻炼中收获广泛深刻的身心效益,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高校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淮海工学院的大学生。以下分别简称为职大、财经、康达、师专和淮工。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连云港市图书馆、中国知网收集相关研究资料,检索关键词为“高校”、“学生”、“游泳”、“调查”等。阅读文献 40 余篇,在此基础上,对连云港市学生参与游泳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文章的完成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设计了《连云港市高校学生参与游泳的调查问卷》。本课题中通过重测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信度良好。通过专家认定了问卷的效度较好。发放问卷有360份(每所高校的男生女生各发36份),其中共回收到有效问卷有350份,无效问卷10份,其中职大71份、财经70份、康达69份、师专72份和淮工68份,问卷有效率为97.2%。调查者男女生各180份,参与游泳的大学生为280人。

(3)逻辑分析法。

对所参阅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运用逻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分析了连云港市各高校学生参与游泳运动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结论与对策。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参与游泳的内因分析

本课题中的内因是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游泳的内在因素,是港城大学生参与游泳的内部动力和源泉,具体的主要包括他们参与游泳的兴趣和动机两个方面。

兴趣通常是以个体的需求为前提,人们若是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到有需求,他们就会很热情地去接触、了解、参与这项体育活动,并探究其中奥秘。兴趣对于港城高校大学生参与游泳锻炼的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维持学生参与游泳锻炼的潜在因素。

调查发现:喜欢(包含非常喜欢)游泳运动的大学生为28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80.0%;不喜欢(包含非常不喜欢)游泳锻炼的大学生为70人,所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0.0%。因此,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大多数都比较喜爱游泳运动,对参与游泳锻炼的兴趣也比较浓厚。这对游泳运动在港城高校大学生中推广是有利的积极因素。但是也不乏少部分同学对游泳锻炼没有兴趣。例如连云港市高校学生参与游泳的男生人数为188人,明显大于女生的92人。尤其是女大学生的惧怕心理,相比于男生而言女生体质上的不足,容易遇到呛水困难。那部分对游泳锻炼没有兴趣的学生显然不会参与到游泳运动中去,这可能是由于那少部分学生往前的游泳体验感较差或者是受亲朋好友的影响。科学规律的游泳锻炼对于大学生具有重要的身心意义,如何使那少部分学生积极投入到游泳运动中去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连云港市大学生参与游泳锻炼的动机是参加游泳运动的基础和前提,是督促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由此,参与游泳锻炼的动机是直接引导和维持大学生学习或参与游泳运动的主观条件,是引发大学生游泳锻炼的主要动力。

港城大学生参与游泳锻炼动机排名前几位的依次为 “健身和塑造形体”、“调节情绪”、“增进人际交往”、“休闲娱乐”,选择这四种动机的人数高达总人数的80%以上;而选填“游泳是终身锻炼的手段”、“游泳是种自救技能”这两种游泳参与动机的大学生人数相对而言是较少的,选择“培养个人意志品质”为参与动机的大学生最少,仅占总人数的8%。由此看来,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游泳的动机是丰富多样的,参与目的相对而言较明确。一方面来说,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游泳运动对个人生活健身健体、调节情绪、休闲娱乐和增进人际交往都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对游泳运动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当前连云港市大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动机目的还只局限于眼前所见到的,他们仍然没有意识到学会游泳对于他们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走上社会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培养个人意志品质的重要性,没有从关键层面上意识到游泳和其他运动的根本区别:它不仅是一项运动,而且是一种用于生活和救生技能的工具。这种现象必然会阻碍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格与情意的发展。学生对于游泳锻炼的认知还不够深入,价值观比较模糊,他们参与游泳的价值观还有待改善。

2.2、大学生参与游泳的运动负荷分析

运动负荷,也称生理负荷,是指人体进行体育活动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运动量是指人体在体育健身运动中身心所承受的负荷,以及机体能量消耗,由达成运动锻炼的频度与持续时间,并依据完成运动的准确性和游泳锻炼项目自身特征等一些要素来决定的。运动量对运动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次参与游泳运动消耗时间的多少显然是参与游泳健身水平的一个基本体现。高校学生如果想获得良好游泳锻炼目的,除了要保持游泳锻炼的频度,而且在每一次游泳运动中都要达成一定的时间,这样方可才能达成良好的身心效益。每次参与游泳的持续时间显然能直接影响游泳运动的质量。

统计数据显示,在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游泳活动的时间上,大学生每次参与游泳运动“1小时以下”的人数占大多数,占总体参与游泳运动学生人数的64.6%,每次“1-2小时”的人数较少,占31.4%。每次参与游泳运动“2小时以上”占参与游泳运动人数的3.9%。由此可见,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游泳活动的时间掌控并不理想,迫切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去规范。

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频度也是评估他们参与游泳运动质量的重要标准,既能反映大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认知和习惯的养成状态,又可以确切的反映部分高校学生游泳培训和业余游泳运动锻炼开展的水平。大学生参加游泳运动的频率为“每周三次以下”,参加游泳运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5.7%,“每周三次以上”的人数非常少,占全体参加游泳锻炼人数的比例仅为14.3%。笔者通过数据发现,港城高校学生参与游泳的频度不足,达不到一定的标准,自然会影响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收益。

运动强度是指体育活动对人体生理刺激的程度,是运动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参与体育运动不仅需要一定的运动量,运动负荷也是不可缺少的。只有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合理整合人体方可获得较好的身心效益。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选择“没感觉”的人数为198人,占全体参与游泳人数的70.7%;选择“微微出汗”的人数为78人,占参与游泳总人数的27.9%;而选择“气喘头晕”的人数为4人,占比1.4%。由此可见,连云港市高校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强度还不足,只有少部分同学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有4名同学游泳锻炼选择“气喘头晕”,或许他们认为大的运动强度会对健康长寿更有利,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一般来说,超强运动无益于身体健康。而低中强度和间断运动,能对个人健康产生良好影响。因此,一般的话,高校学生应进行低中强度的游泳运动,这样不仅有益于心血管健康,还可以减少老年心脏病发作的危险。

3、结论与建议

目前连云港市高校大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兴趣比较高,动机丰富多样,但对游泳运动的认知还比较肤浅。高校学生参与游泳的运动量和游泳强度不足,参与游泳的规范性不够。

高校教师组织宣传活动培养学生的游泳兴趣,明确学生参与游泳的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泳锻炼。高校建设专业化的师资,游泳培训中应普及游泳安全救生知识与技能,传授学生专业的游泳锻炼运动负荷知识,指导学生规范地参与游泳运动。

[1]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游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5.

[2]邓树勋,王健,乔德才等.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9.

[3]沈建华,陈融等.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10.

[4]李建军.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5]于兴洲.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6]兰雄超.山西省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太原∶山西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高校学生游泳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莲年有鱼》
学习母鸡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